-
公开(公告)号:CN11204861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73601.9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构件的激光表面处理方法及导波体,在实施强化过程中在管状构件内部填充一种与管状构件材料阻抗匹配的导波弹性体,控制冲击波传播,实现耦合应力场分布和宏观变形控制,用于包括航空液压导管在内的薄壁管状构件的激光表面强化处理,能够基本消除或减弱激光在管内壁形成反射、折射,避免与入射波系耦合,从而避免形成复杂的应力场分布及宏观变形,保证管状构件抗疲劳性能,最终降低使用故障率;以航空薄壁细管为例,本发明在航空用薄壁细导管危险部位形成不小于数值为200MPa分布均匀的残余压应力层,且影响层内无残余拉应力,同时变形量满足使用要求,能够解决飞机液压导管由于振动导致高周疲劳裂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5454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85941.X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西安天瑞达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5B11/00 , F15B21/042 , C21D10/00 ,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控激光冲击强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温油约束层的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罐、闸阀、油滤、油泵、单向阀、截止阀A、截止阀B、保护罩、回油管道。本发明,操作简单,可移植性高,可直接在已有设备上改装,通过该系统所生成的高温油温度高,且装置稳定性较好,创新设计回油系统,节约高温油的使用,并且没有污染,降低温控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成本,由于高温油的沸点较高,且具有和水一样流体的性质,可很好的满足温控激光冲击强化对约束层的要求,从实验效果来看,可显著提高残余应力层在循环载荷和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通过对高温油的回收过滤再利用,同时降低了温控激光喷丸的成本,对温控激光喷丸装置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81111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85236.X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西安天瑞达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冲击强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激光温喷丸装置。本发明,将激光冲击强化部件与试件加热部件集成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了温控激光喷丸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并且稳定性较高,较好的满足了工业制造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部件的加工,对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工业化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301431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71521.3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强磁场和电场提高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压力强化处理材料表面的方法,对于提高冲击波压力有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复杂工件下,水约束层施加不稳定,磁场和电场约束将起重要作用。与传统方法相比,磁场作用于整个等离子体团,与每个带电粒子发生作用,加速了电子的运动速度,加剧了等离子体发应,提高等离子体对激光能量的吸收效果,同时通过调整磁场电场方向,使带电粒子的洛伦茨力指向工件表面,可约束等离子体向激光入射方向的膨胀,提高冲击波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27384.1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宏微观损伤三维特征分析的航空发动机外物损伤叶片疲劳强度预测方法,针对外物损伤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的高周疲劳强度评估问题,开展缺口局部高精度扫描和重构,揭示缺口宏观和微观损伤特征,建立精准的外物损伤缺口叶片高周疲劳强度评估模型,然后利用模型进行一阶模态仿真,利用仿真得到的相关参数进行外物损伤叶片高周疲劳强度的分析和测算,得到有效的外物损伤叶片的疲劳强度预测结果。本发明可以准确评估含外物损伤缺口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疲劳强度,为叶片的免修或判废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663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29121.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B22F12/84 , B22F12/41 , B22F12/45 , B22F10/50 , B22F10/85 , B22F10/28 , B33Y30/00 , B33Y50/02 , B33Y40/0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打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皮秒激光辅助电子束的复合增材加工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真空室,所述真空室内设有加工平台,所述真空室的外侧设有与真空室连通的粉仓,所述粉仓用于向真空室内的加工平台上输送金属粉末;电子束增材加工单元,用于产生电子束,所述电子束沿着预设光路射入到加工平台上,以对加工平台上的多个打印区域中的金属粉末进行熔化加工;皮秒激光加工单元,用于产生皮秒级脉冲的激光光束,在电子束增材加工单元对任意打印区域执行熔化加工完成后,使皮秒级脉冲的激光光束射入到该打印区域内,以对该打印区域进行强化。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电子束增材制造零部件内部缺陷多,热应力大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50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01421.3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B23K26/00 , B23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齿轮激光表面加工方法,涉及机械制造及其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预先建立的齿轮参数数据库确定出待加工齿轮的工况参数;建立待加工齿轮的拓扑模型;基于待加工齿轮的工况参数和待加工齿轮的拓扑模型,对待加工齿轮的性能指标参数进行求解,得到待加工齿轮的性能指标参数;基于待加工齿轮的性能指标参数,对待加工齿轮的拓扑模型进行寻优,直到待加工齿轮的性能指标参数处于对应的性能指标参数范围内时,得到待加工齿轮的齿轮模型;对基于齿轮模型进行机械加工后所得到的齿轮进行激光加工,得到目标齿轮。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拓扑优化的齿轮激光表面加工方法可提高齿轮的精度,提升齿轮的寿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55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32798.8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高强度铝合金热裂纹形成的锻打印制造方法,涉及增材制造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在铝合金激光粉末床熔融过程中,利用超快激光诱导超高压冲击波的力学效应对熔融层进行冲击锻打,降低熔融层应力水平,逐层调控,消除局部应力集中现象,从而达到抑制热裂纹形成的目的。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过程中对应力场实现调控达到抑制热裂纹形成的目的,无需添加合金元素或采用后处理手段,工艺更加简单可靠。逐层调控热裂纹密度,精准高效,铝合金成形部件质量更高,性能更优。
-
公开(公告)号:CN11277632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1498777.7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B29C64/153 , B29C64/20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电扫超音速喷射沉积电子束增材制造装置,包括成形工作台以及安装于工作台上方的电子束喷射增材装置,所述电子束喷射增材装置包括冷喷头、高能电子束发射器以及电子束控制装置,冷喷头喷射方向可调以使得喷出的粉末粒子束在工作台上基于零部件形状扫描,所述电子束控制装置安装于高能电子束发射器出射口处用于控电子束的发射方向,以使得电子束与冷喷头喷出的粉末粒子束汇聚于一点并使得基体表面和粉末粒子被加热形成熔融状态。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定向喷射粉末并实时加热烧结形成零部件,无需逐层铺粉烧结,成形效率大大提高;粉末不会造成浪费,降低成形成本,而且成形质量一致性良好,提高成形质量,简化零部件烧结的工序,提高烧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4980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461752.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带热障涂层涡轮叶片上制备冷却膜孔的方法,所述带热障涂层涡轮叶片制备冷却膜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需要的加工涡轮叶片放置在工作台上,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冷却膜孔的角度来调节飞秒激光与涡轮叶片之间的夹角,开启飞秒激光器并设置激光参数为:脉冲宽度290fs~10ps、峰值功率12~14KW、脉冲频率1kHz~1MHz,通过控制系统中编程激光旋切路线,设定旋切速度为0.4~0.5mm/s、旋切次数为3次,此时将涡轮叶片利用高频进行预热后,本发明外界氮气通过氮气管输送至工作台以及涡轮叶片表面,能够对打孔时遗留的残渣及进行吹散清理,避免残渣移动至气膜孔内部从而影响飞秒激光对涡轮叶片的加工,使得对气膜孔加工达到较高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