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632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0975638.1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含孔连续纤维复材结构的增材制造方法,该增材制造方法包括:获取含孔结构制件的应力数据、孔形状尺寸和含孔结构制件所采用的原料的单道熔覆层的宽度,基于应力数据,确定孔的边缘区域应力集中最严重的位点,根据应力集中最严重的位点、孔形状尺寸和在线熔融单道宽度,按照进孔点与出孔点关于过应力集中最严重的位点的直径对称且进孔点与出孔点之间的打印路径相应的弧对应的夹角大于180°的原则规划孔的边缘区域的打印路径,按照打印路径,进行3D打印,本申请通过规划打印路径,使应力集中最严重的位点的应力分散到其周围的连续纤维,进而显著提高孔边缘区域的材料强度,有效避免含孔结构因应力集中而发生裂纹、断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57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93466.0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式激光冲击强化水约束层施加装置,包括结构封闭模块、角度调节模块和水约束层施加模块;结构封闭模块包括壳体和变形罩,变形罩的后端固定安装于壳体,变形罩的前端的开合角度可调,壳体和变形罩构成前侧开口且开合角度可调,后侧封闭的隔离腔;角度调节模块安装于壳体用于调节变形罩的开合角度;水约束层施加模块包括用于向隔离腔内输送去离子水的抽水泵和用于将隔离腔内的去离子水抽出的真空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封闭式激光冲击强化水约束层施加方法,该方法基于封闭式激光冲击强化水约束层施加装置;整个装置及方法具有原理简单、操作性强、水流可控、结构适用性广、工程实用性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149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13809.8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冲击强化的激光柔性传输装置,涉及激光冲击强化技术领域。用于激光冲击强化的激光柔性传输装置包括硬光路;阵列光镜,所述阵列光镜设置在所述硬光路的末端,所述阵列光镜被配置为降低脉冲激光功率密度;传输光纤,所述传输光纤传输经所述阵列光镜降低脉冲激光功率密度后的激光;反向阵列光镜,所述反向阵列光镜设置于所述传输光纤的末端。本申请通过在硬光路的末端设置阵列光镜,阵列光镜用于降低脉冲激光功率密度,降低功率密度后的脉冲激光通过传输光纤进行传输,传输光纤具有很好的柔性、操作性、可达性等,便于对内部结构进行激光冲击强化,从而提高结构修复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6086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648443.6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IPC: C09D127/06 , C09D163/00 , C09D123/28 , C09D5/32 , C09D7/63 , C09D7/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冲击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结构复杂型面部位吸收保护层制备与涂覆方法。吸收保护层包括粘接层、增塑增韧层、吸光层三种功能层组成。按照各功能层成分比例进行混合、加热融化、搅拌均匀,分别制备成粘性液态的粘接剂、增塑增韧剂、吸光剂;按照粘接剂、增塑增韧剂、吸光剂顺序依次均匀喷涂在大型结构复杂型面部位;冷却凝固成具有层状结构的塑料薄膜,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后可一次性撕下。整个吸收保护层的制备与涂覆方法,原理简单、易操作、高效、通用性强,可用于飞机、高铁、核电站等装备大型结构倒角、转角、凹槽、焊缝等复杂型面部位吸收保护层的快速、高质量涂覆,显著提升激光冲击强化的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7100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0927116.X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nventor: 柳平 , 聂祥樊 , 延黎 , 邓涛 , 杜玉环 , 李建 , 张书博 , 文张军 , 曾杨洋 , 彭思逸 , 胡铭薇 , 程彦凯 , 王嘉鑫 , 白文亮 , 唐远沛 , 王中昊 , 李冰 , 王相龙 , 戴家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式仿生多杆虚拟穿戴式髋关节,包括腰环、胯环以及连接于腰环和胯环之间的多个主动连杆组件,所述主动连杆组件包括主动伸缩杆、上铰链头和下铰链头,所述上铰链头上端与腰环以Z向轴线为中心转动配合,所述上铰链头下端与主动伸缩杆上端以水平轴线为中心转动配合,所述下铰链头下端与胯环以Z向轴线为中心转动配合,所述下铰链头上端与主动伸缩杆下端以水平轴线为中心转动配合。本发明通过腰环、左半胯环和右半胯环并结合多个主动连杆组件构建多杆型多自由度虚拟髋关节机构,以主动连杆组件为执行机构,用于主动驱动胯关节运动,可用于助残外骨骼用于控制身体,实现人体姿态控制的电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65140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970285.6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IPC: C08L79/04 , C08L63/00 , C08L79/08 , C08K7/14 , C08K7/10 , C08K7/20 , C08K9/04 , C08K3/04 , C08J5/04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雷达透波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由纳米级雷达透波材料、改性氰酸酯树脂和连续纤维丝为原料,通过增材制造方法制得,所述改性氰酸酯树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氰酸酯、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催化剂,所述纳米级雷达透波材料为改性氰酸酯树脂的0.5wt%‑10wt%;通过在具有雷达透波功能的改性树脂基体中添加具有雷达透波功能的纳米级成分,极大提升材料雷达透波性能,同时协同增强、增韧树脂基体,随后以含有纳米级成分的具有雷达透波功能的树脂、连续纤维丝为原料,通过增材制造工艺实现零部件的加工,雷达透波功能树脂、纳米级成分和连续纤维丝协同提升复合材料的雷达透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6086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48443.6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IPC: C09D127/06 , C09D163/00 , C09D123/28 , C09D5/32 , C09D7/63 , C09D7/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冲击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结构复杂型面部位吸收保护层制备与涂覆方法。吸收保护层包括粘接层、增塑增韧层、吸光层三种功能层组成。按照各功能层成分比例进行混合、加热融化、搅拌均匀,分别制备成粘性液态的粘接剂、增塑增韧剂、吸光剂;按照粘接剂、增塑增韧剂、吸光剂顺序依次均匀喷涂在大型结构复杂型面部位;冷却凝固成具有层状结构的塑料薄膜,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后可一次性撕下。整个吸收保护层的制备与涂覆方法,原理简单、易操作、高效、通用性强,可用于飞机、高铁、核电站等装备大型结构倒角、转角、凹槽、焊缝等复杂型面部位吸收保护层的快速、高质量涂覆,显著提升激光冲击强化的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6523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600068.9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F16H47/04 , F16H57/021 , F16H57/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协同摆盘式轴向活塞驱动装置,包括缸体、传动组件和协同轴组件;缸体包括平行绕中心轴线圆周阵列布置的至少两个缸;传动组件包括摆盘,协同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绕所述中心轴线布置的协同轴,协同轴两端分别对应与摆盘和缸体通过圆柱副配合,实现相对转动和往复运动,以此协同缸体与摆盘之间的在圆周方向的同步,形成摆盘外缘到缸体距离的周期往复变化以驱动连杆活塞在缸内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连杆只传递往复驱动力,不参与传递维持摆盘与缸体在圆周方向同步的载荷,去除现有技术常用的滑靴结构,简化连杆与活塞、连杆与摆盘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使结构整体简单轻便,延长连接副的使用寿命,节约制造及使用成本,并可以扩展结构用途,能够满足活塞泵、压缩机、发动机的设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6364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600023.1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F16H47/04 , F16H57/021 , F16H57/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协同斜盘转缸式轴向活塞驱动装置,包括基体、缸体、传动组件和协同轴组件;缸体包括平行绕中心轴线圆周阵列布置的至少两个缸,缸体相对于其中心线自转使得缸绕中心线公转;传动组件包括斜盘,协同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绕所述中心轴线布置的协同轴,协同轴两端分别对应与斜盘和缸体通过圆柱副配合,实现相对转动和往复运动,以此协同缸体与斜盘之间的运动(转缸结构),形成斜盘外缘到缸体距离的周期往复变化以驱动连杆活塞在缸内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连杆只传递往复驱动力,不参与传递维持斜盘与缸体同步的载荷,去除现有技术的滑靴结构,简化连杆与活塞、连杆与斜盘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使结构整体简单轻便,延长连接副的使用寿命,节约制造及使用成本,并可以扩展结构用途,能够满足活塞泵、压缩机、发动机的设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6875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27126.3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nventor: 柳平 , 聂祥樊 , 延黎 , 邓涛 , 杜玉环 , 李建 , 张书博 , 文张军 , 曾杨洋 , 彭思逸 , 胡铭薇 , 程彦凯 , 王嘉鑫 , 白文亮 , 唐远沛 , 王中昊 , 李冰 , 王相龙 , 戴家俊
IPC: A61H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戴型电动智能助残外骨骼装置,包括腰环、胯环、连接于腰环和胯环之间的多个主动连杆组件、背架以及下肢助力外骨骼,所述背架与腰环连接,两个所述下肢助力外骨骼分别连接于胯环左右两侧,所述主动连杆组件包括主动伸缩杆、上铰链头和下铰链头,所述上铰链头上端与腰环转动配合、下端与主动伸缩杆上端转动配合,所述下铰链头下端与胯环转动配合、上端与主动伸缩杆下端转动配合;本发明通过多杆结构驱动形成基本步形运动,穿戴式助力外骨骼装置可通过人工控制实现身体姿态及腿部动作精细控制,在保持系统良好的负重助力前提下,实现步行运动助力,减轻穿戴者步行运动负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