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5550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85461.1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2 , B01J20/20 , B01J2220/4825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16
Abstract: 一种滤嘴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烟杆为原料制备梯级孔碳材料的方法,具体是以烟杆为原料在固体酸的作用下于醇水溶液环境中进行部分水解,随后升温碳化,经碱洗、水洗后即可得到梯级孔碳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梯级孔碳材料,在微孔( 50 nm)范围内均有一定的分布,更适合于粒径分布较宽的卷烟焦油的吸附,将所制备的梯级孔碳材料添加于卷烟滤嘴,对主流烟气焦油的降低效果显著,降低率在20%以上。本发明的优点是:固体酸催化纤维素水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酸与醇反应生成了酯,可避免有机酸对反应器的腐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04591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85573.7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4D3/163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17
Abstract: 一种梯级孔烟杆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烟杆为原料制备梯级孔碳材料的方法,具体是以烟杆为原料在固体酸和烯烃存在的作用下于醇水溶液环境中进行部分水解,随后升温碳化,经碱洗、水洗后即可得到梯级孔烟杆碳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梯级孔碳材料,在微孔、介孔、大孔范围内均有一定的分布,更适合于粒径分布较宽的卷烟焦油的吸附,将所制备的梯级孔碳材料添加于卷烟滤嘴,对主流烟气焦油的降低效果显著,降低率在20%以上。本发明的优点是:固体酸催化纤维素水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酸与醇反应生成了酯,可避免有机酸对反应器的腐蚀问题。烯烃的添加,有助于固体酸催化多糖的水解及水解产物的碳化,增加后续碳化阶段碳产品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441647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810176580.4
申请日:2008-12-25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企业专利数据库中专利法律状态自动更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定时触发法律状态自动更新请求,开始对专利数据库中的本地专利的法律状态进行更新;步骤S2:依次对企业专利数据库中的每一个欲更新本地专利,登录到该本地专利对应的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发布网站,并执行步骤S3;步骤S3:由计算机自动从该本地专利对应的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发布网站进行检索,获取相应的检索结果页面,并将检索结果页面公布的法律状态与本地专利的法律状态进行对比,以对专利数据库中的法律状态进行更新。通过法律状态数据库的自动更新,可以及时跟踪数据库中专利的法律状态变化,并且由于无需人员参与,减少了出错的概率,同时也可节省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74122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1810694213.7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气态爆珠卷烟,包括烟支段和滤嘴段,其特征在于:滤嘴段内设置有芯材为具有增香作用的气态物质的爆珠。爆珠可以位于滤嘴任意位置,可以为任意形状,优选球形。这种卷烟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显著提高爆珠芯材有效成分的递送率,且在正常燃吸条件下能够显著改善第一口卷烟烟气的口味。
-
公开(公告)号:CN10861819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810468221.X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关联反应型双爆珠卷烟,包括滤嘴和烟丝棒,其特征在于:在烟丝棒中沿棒体中心线布置有两个爆珠A、B,两个爆珠A、B之间的间距为0‑20mm,且爆珠A、B中的物质为瞬间接触时能进行脱保护释放醛类香料反应物质,或瞬间接触时能进行美拉德制香反应的物质。本发明卷烟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两个爆珠均置于烟丝棒中,在使用时通过挤破爆珠进而释放内容物,各爆珠内容物在接触时能够发生化学反应释放香气,进而提升卷烟香味。本发明拓宽了爆珠香料的使用沸程。既适用于普通卷烟,也适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264532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1520833.2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IPC: C01B32/342 , C01B32/348 , C01B32/324 , C01G45/02 , C01B33/18 , C01G23/053 , C01B33/26 , B82Y40/00 , B82Y30/00 , A24D3/16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碳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活化处理、形成包覆层和碳化处理,所述活化处理的步骤中的活化溶液包括活化剂和偶联试剂,所述形成包覆层的步骤在烟草活化颗粒的表面形成包覆层,该包覆层包括无机材料和造孔剂。在碳化过程中,所述造孔剂分解后,所述包覆层转化成无机多孔层;所述烟草活化颗粒中的碳源被碳化形成碳材料;在碳化过程中,在碳材料形成前期,烟碱所处微环境促进其参与到碳材料的形成中,偶联试剂促进烟草材料中的有机氮化物接枝到碳材料上,碳材料被所述活化剂刻蚀形成梯级多孔富氮碳颗粒。所以,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制备方法能够提高烟草基碳材料制备过程中内源氮元素的利用率和碳产品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617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72050.4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IPC: A24F4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烟行为记录仪,包括记录仪主体和设置于记录仪主体内的电源模块;所述记录仪主体上开设有滤棒插入通道;所述滤棒插入通道外壁上设有振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过供电线路连接振动模块,所述供电线路上设置有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设置在记录仪主体的外壳上。本发明通过在吸烟行为记录仪的烟支插装固定结构上设置电控振动装置,利用记录仪内自带的电源,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振动装置的供电,吸烟者在需要弹烟灰的时候触动开关,实现烟灰的自动振落,降低了吸烟者使用吸烟行为记录仪弹落烟灰的难度,提高了吸烟行为记录仪的自动化程度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4532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18739.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IPC: C01B32/348 , C01B32/342 , C01B32/324 , C01B32/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氮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对烟草材料进行活化、浸渍、碳化和净化等处理即得到含氮多孔碳材料,其中,所述浸渍的步骤包括在含活化剂烟草原料的表面形成包覆层。在所述碳化处理过程中从烟草材料中逸出的烟碱因包覆层束缚难以快速分散到包覆层外部,同时也会参与碳化,其中的氮元素作为最终碳材料的氮源,有效提高了烟草基碳材料制备过程中内源氮元素的利用率和碳产品的收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的含氮多孔碳材料的应用,所述含氮多孔碳材料应用于卷烟滤嘴、土壤改良剂、水处理吸附剂或电极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62410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18725.1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IPC: C01B32/318 , C01B32/324 , C01B32/342 , C01B32/348 , C01B32/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富氮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富氮草本材料进行预处理、活化、浸渍、碳化和净化等处理即得到多孔富氮碳材料,其中,所述预处理的步骤还包括提供一活化溶液,该活化溶液包括质量分数为1%~20%的活化剂和0.1~2 mol/L的偶联试剂;所述浸渍的步骤主要目的是在草本活化材料表面形成无机层。在所述碳化处理过程中,富氮草本材料中的含氮有机物在偶联试剂的作用下接枝到碳骨架中,其中挥发性含氮化合物在升温过程中因被包覆层束缚进而改变碳化的微环境,所以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草本基碳材料制备过程中内源氮元素的利用率,同时增加碳产品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3754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710736157.4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应用。该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包括:1)利用含氮杂环化合物对沸石分子筛进行吸附,得到改性分子筛;2)将改性分子筛在800~1000℃进行原位碳化,即得。本发明提供的沸石分子筛催化剂,首先利用含氮杂环化合物对沸石分子筛中较大孔道内的酸性位进行吸附,而后进行原位高温碳化制得;该方法在选择性消除较大孔道内的酸性位的同时,通过碳化反应定向向十二元环孔道内沉积惰性碳成分,减少较大孔道内改性物质的脱附,在不影响八元环孔道内的酸性位活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催化剂在二甲醚羰基化制备乙酸甲酯反应中的稳定性和产物选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