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5623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655391.3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输电线路现场人工雷击实验中减小注入电流波形波头时间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冲击电流器、被测杆塔、电压测量探头、示波器;述冲击电流发生器设置有接地端、回流极、输出端;所述接地端通过所述回流极与大地相连;所述系统还包括扁铜线;所述冲击电流发生器输出端通过扁铜线与被测杆塔顶部相连。与使用沉重的扩径导线相比,本发明使用扁铜线的弧垂更小,和被测杆塔之间的耦合小,测量结果更为准确;更容易满足对地安全距离要求,防止出现对地放电等危险情况;且取材简单,成本低廉,只需普通的扁铜线即可满足试验条件。本发明可以实现在人工雷击试验现场减小注入电流波形的波头时间,更准确的体现输电线路的冲击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9363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10491335.6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电磁骚扰的接地装置。所述抑制电磁骚扰的接地装置应用于特高压换流站直流场分压器单段信号电缆,继电保护小室与直流分压器之间设有信号电缆;信号电缆包括第一芯线、第一屏蔽层以及第一铠装层;继电保护小室内的第一屏蔽层通过屏蔽层接地引下线穿过第一二次接地铜排与第一二次等电位网相连接;继电保护小室内的第一铠装层通过铠装接地引下线穿过第一一次接地铜排与第一主接地网相连接;直流分压器内的第一铠装层通过铠装接地引下线穿过第二一次接地铜排与第一主接地网相连接。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抑制电磁骚扰的接地装置,能够提高电磁防护以及抑制电磁骚扰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06529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47967.1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陕西路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安装支架及安装方法,包括:横担和第一调节装置;横担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连接孔;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电线杆,第一连接孔用于安装绝缘子本体;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齿轮杆、齿轮和第一压板;齿轮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安装孔中,齿轮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压板连接,齿轮与齿轮杆啮合连接,调节杆与齿轮连接,转动调节杆能够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能够带动齿轮杆和第一压板沿齿轮杆的轴线移动。本发明的绝缘子安装支架及安装方法,用于安装绝缘子具有安装稳定,能够适应大风等恶劣天气环境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0081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506356.0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山东迅实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温变色材料及配电线路避雷器短路损坏指示方法,所述指示方法是在配电线路避雷器的金属电极表面设置感温变色材料涂层,根据所述感温变色材料涂层的颜色在工频电弧烧灼下发生改变这一现象作为故障标示,运行人员检查发现颜色改变即可判定该线路避雷器已发生故障。本发明相比现有配电线路避雷器短路损坏检测技术经济经济指标更优异的、更适合配电线路使用,其故障标示准确而明显,方便运行人员查找定位故障线路避雷器,同时增加的雷电防护成本不高,适合配电线路大范围采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2428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1242701.2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闸管阀型可控避雷器支架、一体化结构及抗震校验方法。该支架包括:避雷器支架;晶闸管阀支架,设置在所述避雷器支架的一侧,并且,所述晶闸管阀支架与所述避雷器支架相连接;晶闸管阀检修平台设置在所述晶闸管阀支架和所述避雷器支架的一侧,并且,所述晶闸管阀检修平台与所述晶闸管阀支架相连接,所述晶闸管阀检修平台、所述晶闸管阀支架和所述避雷器支架形成一体化结构。本发明将避雷器本体和晶闸管阀及相关组件进行一体化安装,极大地提高了避雷器一体结构的结构强度,以及提高了可控避雷器的力学性能和抗震强度,确保该可控避雷器满足安全、稳定、长期运行的工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011459105.5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荷电率直流母线避雷器动作负载试验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采用冲击电压或直流电压的方式,将试品内部进行加热,记录试品的实际最高温度;对试品施加实际运行电压,监测试品的内部温度,直到内部温度达到稳定状态,确定试品的热平衡温度;在热平衡温度大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则高荷电率直流母线避雷器的动作负载试验的起始温度为热平衡温度,否则高荷电率直流母线避雷器的动作负载试验的起始温度为预定温度;根据实际最高温度以及热平衡温度,确定实际最高温度以及热平衡温度的温度差,确定避雷器吸收额定电压的热能量后的升高温度;在温度差大于等于升高温度的情况下,确定高荷电率直流母线避雷器动(56)对比文件朱斌;张一鸣;李岩;吕金壮.±800kV直流输电工程用避雷器动作负载试验方法研究.电瓷避雷器.2009,(第3期),22-30.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66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10692213.0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直流避雷器电阻片的老化特性的方法及系统,包括:测量电阻片在加速老化试验前的第一正向直流参考电压、第一反向直流参考电压以及预设倍数的标称放电电流下的第一正向残压和第一反向残压;对所述电阻片进行加速老化试验,获取所述电阻片的功率损耗开始值、功率损耗最大值和功率损耗最小值;测量所述电阻片在加速老化试验后的第二正向直流参考电压、第二反向直流参考电压以及预设倍数的标称放电电流下的第二正向残压和第二反向残压;按照预设的老化特性判据,确定所述电阻片的老化特性。本发明的方法为更好的对避雷器电阻片在直流偏置电压下的长期运行稳定性进行考核,从而保证避雷器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637303.0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kV配电网区域化感应雷害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地区的雷电地闪活动信息、地表物体分布信息以及10kV架空线路参数信息,并将所述目标地区划分为n个网格;根据雷电地闪活动信息,确定第i个网格的雷电地闪密度以及电流幅值概率分布;根据雷电地闪密度以及所述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确定第i个网格的感应雷闪络率指标Ri;计算目标地区的n个网格的第一类区域面积和第二类区域面积的感应雷闪络率指标,获得目标地区的感应雷闪络率网格集合;对感应雷闪络率R网格集合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归一化感应雷闪络率网格集合中的数值大小,划分各网格雷害风险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4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505308.8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IPC: G01R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变电工程瞬态电场测量的非接触式电场传感器设备,所述电场传感器设备包括: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以及依次连接的入射准直器、起偏器、波片、电光晶体、检偏器和出射准直器;其中,所述电光晶体y切z传使用,被测电场作用在所述电光晶体的y轴方向,激光信号作用在所述电光晶体的z轴方向,x轴方向均垂直于所述y轴方向和z轴方向;所述第一金属极板和第二金属极板分别位于所述电光晶体y轴方向的两侧。本发明在电光晶体的两侧增加了第一金属极板和第二金属极板,提高了测量电场的测量灵敏度,同时降低了其他方向电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抑制了非测量方向电场对电光晶体折射率的影响作用,增大了测量信号的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03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16286.6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雷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连续生产的电阻片中抽取预设数量的电阻片;对抽取的每个电阻片均注入预设能量,破坏电阻片;根据各电阻片破坏前的能量和出现故障的概率允许值确定所有电阻片的额定能量;根据所有电阻片的额定能量确定避雷器中所需电阻片的数量;将确定数量后的各电阻片进行装配并进行隔弧处理以形成避雷器。本发明中,抽样步骤、破坏试验步骤、能量确定步骤和数量确定步骤确定电阻片的额定能量,使得缺陷的电阻片的数量大大降低,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而大幅降低避雷器出现的故障率,装配步骤优化现有避雷器的结构设计,有效抑制电弧的发展,避免避雷器出现故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