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合物相变过程中含水合物储层渗透率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1638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624622.3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合物相变过程中含水合物储层渗透率的测定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合物相变过程中含水合物储层渗透率的测定方法。包括:制备基准储层和分解储层;预备驱替气体和/或驱替液体;将驱替气体和/或驱替液体注入基准储层和分解储层,并测定在不同有效应力下基准储层的水平绝对渗透率或垂直绝对渗透率和分解储层束缚气状态下的水相水平有效渗透率或垂直有效渗透率;用稳态法或非稳态法测定基准储层和分解储层的水平气水相对渗透率或垂直气水相对渗透率。本发明可反映相变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藏中的气水渗流规律。

    多相体系钻井液混合器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76264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0008069.7

    申请日:2018-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体系钻井液混合器,包括:舱体、海水入口、基浆入口、添加剂入口、混合液出口;添加剂入口、混合液出口分别与舱体两端相连,海水入口、基浆入口位于舱体靠近添加剂入口一端且分居舱体两侧;舱体与海水入口间设有海水喷嘴,舱体与基浆入口间设有基浆喷嘴,舱体与添加剂入口间设有分流结构;海水喷嘴、基浆喷嘴均与舱体正对偏心设置;海水入口、基浆入口和添加剂入口将海水、基浆和添加剂通过喷嘴汇入舱体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液通过出口排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多相体系钻井液混合器可以使流体加速增加湍流度,扭转使流体形成一次漩涡和增大剪切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混合。

    钻井平台热量供应系统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1236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2639.3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井平台热量供应系统,包括水箱,固控设备,以及钻井泵,所述水箱内设有盘管,所述盘管包括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所述进口管线与所述固控设备连接,所述出口管线与所述钻井泵连接。本发明所述的钻井平台热量供应系统,在钻井液循环体系中加入了一个可以进行换热的盘管,并将盘管放置于水箱内,使得水箱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盘管与钻井液进行热交换,充分利用钻井过程中的地热能对水箱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有效的缓解了极地钻井后勤保障的困难,降低了极地钻井后勤保障的成本,且仅需增加盘管和相应的水箱即可,占用空间小,且热量来源于地热能,节能环保。

    用于开采海洋水合物的双连通井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564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0716966.3

    申请日:2018-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开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开采海洋水合物的双连通井结构及方法,本发明的双连通井结构通过在水合物层设置上下间隔排布的两个连通井,能够在两个连通井之间形成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水合物层内会形成相应的流动通道,以利于注入流体和水合物层中流体的流动,增大注入流体与水合物层的接触面积,而且流体的流动还能够带动热量的交换,从而能够提高水合物层的传热效率和导流能力,提升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效率。另外,本发明通过向水合物层注入二氧化碳,将注热法和置换法结合在一起,能够进一步提升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效率,同时维持储层的稳定性。

    水合物的微观观测系统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327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93768.9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合物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合物的微观观测系统。该微观观测系统包括高压反应模块(34)、流体输送模块(33)、控制模块(35)和显微观测模块(11),显微观测模块包括独立于高压反应模块设置的样品观测装置,流体输送模块设置为能够在高压反应模块与显微观测模块之间形成使水合物经入液口流入样品观测装置的样品室后由出液口流出的单向循环回路,控制模块包括用于控制高压反应模块的反应条件、流体输送模块所输送的水合物的温度以及显微观测模块中的流经样品室的水合物的温度的控制单元(14)。该微观观测系统能从微观角度观察水合物在不同温压条件下不同溶液中的生长聚集情况,提高了水合物相平衡的检测精度。

    组合物及传热介质的制备方法以及水合物相变制冷方法和水合物相变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66312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89683.4

    申请日:2018-10-12

    Abstract: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水合物相变制冷方法及相变制冷系统,所述组合物含有二氧化碳和制冷工质,所述制冷工质含有水、油基载液、水合物促进剂和浆液稳定剂,其中,二氧化碳溶于水中,水合物促进剂和浆液稳定剂溶解于油基载液和/或水中。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大自然源源不断的冷源供给,利用了水合物生成方式简单,制冷、蓄冷效率高的性质,以及其附加能耗低,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安全可靠的特点,同时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海水和地下水水源热泵的冷量利用问题以及水合物相变制冷循环中水合物聚集、沉淀堵塞管道的问题。本发明为实现能量的高效合理以及水合物相变制冷的实际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用于开采海洋水合物的双连通井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5643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16966.3

    申请日:2018-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开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开采海洋水合物的双连通井结构及方法,本发明的双连通井结构通过在水合物层设置上下间隔排布的两个连通井,能够在两个连通井之间形成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水合物层内会形成相应的流动通道,以利于注入流体和水合物层中流体的流动,增大注入流体与水合物层的接触面积,而且流体的流动还能够带动热量的交换,从而能够提高水合物层的传热效率和导流能力,提升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效率。另外,本发明通过向水合物层注入二氧化碳,将注热法和置换法结合在一起,能够进一步提升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效率,同时维持储层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