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层梯度仿生关节软骨材料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288751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510752927.5

    申请日:2015-1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层梯度仿生关节软骨材料制备工艺,属于仿生材料制备工艺。制备材料包括:用于3D打印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重铬酸氧化溶液;酯化接枝溶液;聚乙二醇溶液;三种仿生关节软骨材料。制备工艺:1)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多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2)在3D打印多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表面交联PVA/HA复合水凝胶仿生软骨材料;3)步骤2后的试样经酯化处理,再次交联PVA/HA‑PAA复合水凝胶仿生软骨材料;4)步骤3后的试样再次酯化处理并交联PVA水凝胶仿生软骨材料;从而获得具有多层梯度结构的仿生关节软骨材料。制备出的仿生软骨材料与天然软骨结构、功能相类似,不易磨损松动、界面润滑性好、生物活性充足,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软骨的作用。

    一种基于三维图像的有限差分法预测材料热导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60130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632383.9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维图像的有限差分法预测材料热导率的方法,属于差分法预测材料热导率的方法,具体为一种利用材料的三维图像结合有限差分法预测材料热导率的方法。其基本原理为:一、利用图像分析法区分图像中不同的相或组分;二、利用计算机语言程序,将所有像素的位置和颜色信息读入计算机内存中;三、将每个像素构建为一个胞元,按照所属组分赋予其热导率;四、离散稳态导热方程,计算传热系数矩阵,构建计算方程组;五、计算方程组得出温度场;六、计算材料等效热导率。本发明采用三维模型,能够较准确的得出热导率结果;采用有限差分法,能够节省计算时间和内存消耗。全过程自动完成,对于节点数量巨大的模型非常实用。

    多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仿生软骨结合的材料及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41803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372024.5

    申请日:2013-08-23

    Abstract: 一种多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仿生软骨结合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属于仿生植入材料及制备工艺,材料包括:重铬酸氧化溶液、仿生软骨材料、接枝溶液和硬面基底;所述的重铬酸氧化溶液:重铬酸钾20%,浓硫酸80%;所述的仿生软骨材料:聚乙烯醇15%、去离子水82%、纳米羟基磷灰石3%;所述的接枝溶液:聚乙烯醇7%、浓硫酸1.5%、去离子水91.5%;所述的硬面基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体NaCl;所述的聚乙烯醇纯度≥99%,重铬酸钾为分析纯级,浓硫酸为质量分数98%级;所述的物质均为质量百分比。优点:基于人体天然关节骨-软骨-骨的配副形式,仿生制造软骨的人工关节,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软骨的作用,不易磨损松动、界面润滑性好、生物活性充足,真正实现了代替软骨功能。

    一种监测钢丝微动疲劳状态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53590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195119.5

    申请日:2011-07-13

    Abstract: 一种监测钢丝微动疲劳状态的试验方法及装置,装置主要由底座、支撑立柱、顶梁、液压升降台和水平加载装置构成。将穿过水平加载装置的试验钢丝两端分别固定并拉伸至设定初始载荷;移动水平加载装置使其中的加载钢丝压紧试验钢丝,控制液压升降台上下运动对试验钢丝施加交变载荷,试验钢丝发生微动疲劳,切向力通过设在加载块上的内螺纹连接杆传递给轮辐式拉压传感器,声发射传感器设在顶梁的上夹持块上;直至试验钢丝因微动疲劳断裂时停止试验。本发明能够动态记录实验过程中接触钢丝间的切向力和试验钢丝的声发射信号,为研究钢丝的微动区域、微动区裂纹萌生与断裂机理及其对微动疲劳寿命的影响提供了有效依据。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效果好。

    一种钢丝微动疲劳试验机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98647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182122.6

    申请日:2009-07-14

    Abstract: 一种钢丝微动疲劳试验机及方法,试验机主要由水平加载装置,轴向夹紧、拉压装置构成;水平加载装置由凹形水平支座,导向支座,楔形滑块,加载钢丝,压力传感器,加载杆和锁紧螺母构成;轴向夹紧装置由轮辐式拉压传感器,与轮辐式拉压传感器相连的螺纹杆和固定在螺纹杆上的上夹持块构成;轴向拉压装置由油缸,连接在油缸活塞上的螺纹杆和固定在螺纹杆上的下夹持块构成。通过水平加载装置对轴向钢丝施加水平设定载荷,并通过轴向夹紧、拉压装置对钢丝试样作用轴向疲劳应力,实现对钢丝试样的微动磨损和轴向疲劳应力共同作用的微动疲劳试验。动态调整凹形水平支座使轴向疲劳钢丝不产生弯曲应力,振幅频率变动范围广,易于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和测量。

    产生微小振幅的扭动微动磨损试验方法及试验机

    公开(公告)号:CN1687740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39110.X

    申请日:2005-04-22

    Inventor: 张德坤 葛世荣

    Abstract: 本发明产生微小振幅的扭动微动磨损试验方法及试验机,最适用于研究在扭动微动情况下固体材料之间的摩擦磨损状态。采用由凸轮、悬臂弹性板、小薄板和摆杆组成的悬臂摆动装置和设有扭矩传感器的加载平衡装置,设定凸轮的偏心距,悬臂弹性板的长度和连接摆杆的小薄板固定位置,用电动机直接带动凸轮的机械式驱动方式,使悬臂弹性板在凸轮的推动下使下试样支撑架产生微小振幅的往复摆动,从而使试样间产生微小振幅的扭动微动磨损,试验机的运动环节少,除了铰接部分外,其余部件为弹性板连接,其驱动力大,振幅恒定,误差小,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对扭动微动磨损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具有实用性。

    风电变桨轴承的多信号联合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952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48817.X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变桨轴承的多信号联合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本发明中,一种风电变桨轴承的多信号联合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信号采集:采集变桨轴承运行时的振动信号、应变信号、温度信号和声音信号;信号去噪:将采集到的振动信号、应变信号、温度信号和声音信号传输至信号降噪模块进行变分模态分解;信号处理:将去噪后的振动信号、应变信号、温度信号和声音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得到相应的二维时频图像;多信号联合故障诊断:将多个一维时域信号和至少一个二维时频图像传输至联合故障诊断模块通过多个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二维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联合故障诊断,从而实现多信号联合故障诊断,提升故障诊断的识别率。

    一种钢丝绳冲击快速滑移摩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9969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11421877.4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绳冲击快速滑移摩擦装置,包括楔形座、楔形滑块及形变弹性件,楔形座用于被试验设备提升,其底面为倾斜面,楔形滑块的顶面为倾斜面,且底部固定设冲击块,楔形滑块及楔形座的倾斜面上分别设置相配合的滑槽和凸起,且两者通过滑槽和凸起滑动式扣合连接,楔形座上设有防止楔形滑块的凸起从滑槽中完全脱出的限位组件,形变弹性件用于连接楔形座及楔形滑块,其能够复位滑块以准备下一次试验冲击。本发明属于钢丝绳冲击破坏检测技术领域,具有一体化的安装形式,可同时实现冲击与滑移运动,并可提高测试效率。(56)对比文件高云凯;马干干;杜倩倩.滑移门系统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特性研究.汽车技术.2016,(09),第5-7+12页.Phuc Van Tran 等.Experiments andDynam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Wire-Rope Rockfall Protective Fence《.RockMech Rock Eng》.2012,第1183-1198页.郭永波.柔性钢丝绳的动态摩擦传动理论建模及实验研究《.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2019,第1-188页.彭玉兴 等.缠绕提升钢丝绳绕入冲击摩擦特性研究《.摩擦学学报》.2017,第90-98页.孙士生 .缠绕提升钢丝绳冲击摩擦特性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2018,第1-96页.电梯钢丝绳冲击工况下的摩擦传动行为研究《.机电信息》.2023,第69-71页.杜向阳 等.摩擦式提升机发生钢丝绳滑移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摩擦学学报》.2020,第68-71页.zhihua chen 等.FAILURE TEST OF ASUSPENDOME DUE TO CABLE RUPTURE《.AdvancedSteel Construction》.2019,第23-29页.yuxing peng 等.The friction and wearproperties of steel wire rope slidingagainst itself under impact load《.wear》.2018,第194-206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