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6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00316.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动岩层拱壳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方法如下:A、构建拱壳结构模型,得出拱壳结构模型的采动岩层破断高度;B、基于拱壳结构模型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未破断岩层拱的发育高度;C、基于拱壳结构模型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拱壳结构模型的拱壳发育总高;D、定义拱壳结构模型中拱壳结构的稳定性系数,通过稳定性系数对拱壳结构模型的拱壳结构稳定性进行判断。本发明采用临界采宽、稳定性系数两个数据量化指标,能够实现对采动岩体拱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临界失稳、失稳、稳定的结论,也能给出量化数据便于科学比较,根据本发明方法能够得出破断高度的临界破断岩层,对采矿工作安全保障及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21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41757.8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B43/295 , E21B33/13 ,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部煤炭资源流态化开采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待开采区域中煤层的工作开采条带;工作开采条带处设置有呈排排列的多个煤气抽采孔;流态化开采设备将工作开采条带处的煤矿进行流态化处理;通过煤气抽采孔抽取流态化处理后的煤矿;将抽取流态化处理后的煤矿后的煤气抽采孔作为注浆填充孔,并更新煤气抽采孔;通过注浆填充孔向煤层采空区填充注浆。本发明提高钻孔利用率,节约人力物力,以及开采的准备时间,且在煤层投入一台流态化开采设备对固体煤炭资源原位气化的煤气进行地面抽采,无需要开拓巷道、硐室,无需建设资源中转站,无需煤柱,降低了巷道建设、维护和煤炭运输成本,同时提高了煤炭资源的采出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1711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64829.1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三维相似模拟试验平台与试验方法,涉及矿山开采和岩土力学试验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提供力或变形控制的相似模拟试验架台,用于相似模拟岩层结构和成分的相似模拟试样,用于实现力‑位移‑温度‑渗流多场耦合伺服控制的多场耦合伺服控制集成系统,用于实现相似模拟试验全程评价的智能多参量监测与分析系统。本发明提出的相似模拟试验设备集成了微波热力破岩和致裂增透技术,实现了地下工程开挖和煤系气促产相似模拟试验的有机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28493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27206.2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下测量岩体循环剪切渗流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实现了岩体在高温高压下循环剪切过程中渗流特性的测试。本发明试样由两块半圆柱体一块岩石和岩石薄板组合而成;将基座与围压缸固连,将试样置于支架中,然后通过固定杆将岩石薄板与轴压头固连;将试样、支架和轴压头放入围压缸内腔,在试样和支架周围充填传压介质;通过围压头压缩传压介质向试样提供指定围压,并通过加热棒提供高温环境;孔隙流体经过试样中间的裂隙面流出;通过测量出气管流体参数,获得高温高压下岩体循环剪切过程中的渗流特性关系。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具有广泛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1017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97254.7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精准加工岩石CCNBD试件的装置。操作台置于底座的上方,切割电机升降装置通过立柱固定于底座的上方,锯片通过螺栓固定于切割电机,切割电机与切割电机升降装置相连,试件位置测量装置安设于夹具的内部,夹具与夹具升降装置相连,夹具升降装置与夹具旋转轴相连,夹具旋转轴与夹具旋转电机相连,夹具旋转电机通过立柱固定于底座的上方。从而达到精准加工岩石CCNBD试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70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0760258.0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E21B43/295 , E21B43/30 , E21B47/07 , E21B47/09 , G01D21/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炭气化下覆岩温度场反演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S1、在位于地下气化工作区域的气化推进方向的前方钻井,在井内部安装距离传感器、若干个温度传感器;S2、以温度传感器作为测点,记录各个测点在时刻下的位置温度数据,记录各个测点稳定下的位置温度数据;S3、构建三维温度场半球形数据模型,半球形温度场构建有随距离值变化的温度场预测模型;S4、在三维温度场半球形数据模型上进行当前时刻下的温度场展示。本发明构建包含半球形温度场的三维温度场半球形数据模型,能够得到当前时刻的温度值随距离值Pi(56)对比文件赵明东;董东林;田康.煤炭地下气化覆岩温度场和裂隙场变化机制模拟研究.矿业科学学报.2017,(第01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804361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760245.3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B47/07 , E21B47/00 , E21B43/295 , G06Q50/02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岩分层温度监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S1、在位于地下气化工作区域的气化推进方向的前方钻井,在井内部安装距离传感器、若干个温度传感器;S2、以温度传感器作为测点,记录各个测点在时刻下的位置温度数据;S3、构建各个岩层单元的温度范围,将测点i的温度值赋值于测点i所覆盖的岩层单元上;记录岩层单元为m的所有温度赋值,得到岩层单元为m的温度范围。本发明能够监测得到各个测点在各个时刻下的位置温度数据,进而计算得到岩层单元为m的温度范围,实现了各个岩层单元的温度范围监测,便于及时掌握覆岩温度时空演变情况,有利于科学、安全实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80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93649.7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22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二氧化碳封存促采瓦斯模型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目标煤炭几何模型构建模块、Shi‑Durucan解吸模型和comsol数值模拟仿真系统,目标煤炭几何模型构建模块构建目标煤矿几何模型;comsol数值模拟仿真系统内部耦合有matable模块,comsol数值模拟仿真系统进行目标煤矿几何模型的初始孔隙仿真模拟;Shi‑Durucan解吸模型内部具有渗透率变化公式得到渗透率变化比值及孔隙度并联动输入comsol数值模拟仿真系统,comsol数值模拟仿真系统进行CO2注入驱替瓦斯、抽采模拟并按时间序列输出瓦斯预测抽采量。本发明利用comsol数值模拟仿真系统实现目标煤矿几何模型的CO2驱替瓦斯抽采模拟,得出按时问序列输出瓦斯预测抽采量,便于指导进行废弃矿井的CO2注入驱替瓦斯抽采工作及效益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48246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064803.4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V20/1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成对抗网络矿区土地覆盖识别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S1、获取一个区域内影像块数据集和土地覆盖标签数据集;S2、基于Pytorch构建包含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S3、构建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损失函数:S4、利用联合感知损失函数对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进行动态训练直到达到纳什平衡;S5、向训练后的生成网络输入研究区的影像块数据,输出矿区土地覆盖识别结果图。本发明通过土地覆盖样本数据集对构建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进行训练,采用联合感知损失函数,最终实现对输入研究区影像块数据的矿区土地覆盖识别并输出特征图,提高了高分遥感影像中矿区土地覆盖的识别精度及分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8749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364756.5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T17/0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表裂缝温度场确定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地裂缝监测技术领域,构建裂缝地表三维几何模型;根据裂缝风速,确定裂隙热对流系数;根据岩土传导数据和岩土物理学数据,确定岩土热传导量;根据太阳辐射数据,确定太阳辐射强度;根据裂缝地表三维几何模型、裂隙热对流系数、岩土热传导量和太阳辐射强度,构建地表裂缝温度场计算模型;根据地表裂缝温度场计算模型,确定目标矿区内的地表裂缝温度场数据。本发明通过构建构建地表裂缝温度场计算模型能够完成目标矿区内的地表裂缝温度场数据的监测,为无人机红外监测设备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地表裂隙演化提供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