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5353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68543.0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南京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光子荧光成像的内窥探头及成像系统。该内窥探头包括沿入射光路依次设置的双包络层光纤、第一微透镜、MEMS微反射镜和第二微透镜;所述双包络层光纤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纤芯、第一包裹层和第二包裹层,所述纤芯用于传输飞秒激光,所述第一包裹层用于传输样品产生的双光子荧光。该系统包括上述内窥探头、飞秒激光器、第一透镜、平面反射镜、平面二向色反射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探测器。本发明采用双包络层光纤克服了目前技术中采用双路光纤分别传输飞秒激光和收集荧光信号不能进一步缩小尺寸的困难;采用MEMS微反射镜扫描的灵活设计方案,克服了PZT驱动光纤扫描只能实现前向扫描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07930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306687.6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两种不同声速的声光偏转器组合进行二维高速扫描成像的双光子显微镜,包括高速扫描单元,所述高速扫描单元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三棱镜、竖直轴光偏转器和水平轴声光偏转器,其中,竖直轴光偏转器和水平轴声光偏转器的声速不相等。本发明使用快声速声光偏转器(声速大于3000m/s)进行快轴扫描,使用慢声速声光偏转器(声速小于1000m/s)进行慢轴扫描;两种声光偏转器协同完成二维的高速激光扫描,最终能在250×40图像像素下实现10000帧每秒的成像速度。本发明可应用于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激光显示与记录系统、激光打印、激光加工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58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57174.6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0 , H01S3/106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色激光的调制系统,包括多色激光器、射频信号发生器、混频器、及声光调制器,所述射频信号发生器至少产生不同频率的两个射频信号至所述混频器,所述混频器将所述不同频率的至少两个射频信号合成一个驱动射频信号,所述多色激光器产生至少两个不同波长的激光,所述混频器产生的驱动射频信号驱动所述声光调制器对所述多色激光器产生的至少两个不同波长的激光同时进行调制。本申请可对多个波长不同的激光同时调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29016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62078.6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光偏转器与共振扫描器的并行扫描装置,其包括声光偏转器、共振扫描器、光路切换组件和控制器,控制器首先用于控制光路切换组件使入射激光进入声光偏转器所在的第一扫描支路,或者控制光路切换组件使入射激光进入共振扫描器所在的第二扫描支路,以及控制光路切换组件使得第一扫描支路及第二扫描支路的激光束统一出射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15454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70451.5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2B2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及照明方法,包括沿激光光束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普克尔斯盒、共振扫描器及透镜,所述激光光束依次通过所述普克尔斯盒、共振扫描器后在所述透镜的焦平面上形成共振扫描,通过所述普克尔斯盒调节通过的激光光强,使得所述焦平面上的视场中各点处的光强和照明时间的乘积是一个常数,从而实现了均匀照明。本发明提供的照明系统,能够提供均匀照明,可应用于显微成像、激光显示与记录系统,激光打印,激光加工等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66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17283.5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旋转内窥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的图像校正方法,属于显微成像领域,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预处理后图像中的目标物体每行像素的起始位置和长度,目标每行像素的起始位置是目标最左端的边界点,从目标物体提取的每行像素需要是连续有值,由左向右依次提取,当检测到若干个连续的像素值为0时,则停止提取,已经提取到的长度即为所述的目标每行像素长度;对提取到的起始位置和长度进行扩大,并计算每行的调整偏移量;利用每行的偏移量对原始图像进行校正,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时提取标记物体的偏移信息,并对目标物体实时校正,提高图像质量,改善视觉体验,纠正图像扭曲错位,并且具有实时反馈和自动化处理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18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044521.0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实时反馈血肿清除装置以及方法,属于脑神经外科领域,负压吸引器通过引流管抽吸颅内血肿,固液相态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引流管端部,固液相态压力传感器测量颅内实时压力以及实时粘弹性,流速传感器测量引流管实时抽吸流速,内窥镜镜体获取颅内实时图像,控制模组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根据颅内实时图像判断血肿是否清除干净,当血肿未清除干净时,数据处理模块根据颅内实时压力以及实时粘弹性进行自适应调节,输出负压吸引器的反馈吸引负压和吸引流速,负压吸引器根据反馈的吸引负压和吸引流速工作,实现血肿清除程度的智能反馈和自动控制,减少不同医生手术操作的差异性,实现脑血肿清除术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98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44213.8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血肿识别装置以及方法,属于脑神经外科领域,照明组件包括白光光源、近红外光源以及导光束,白光光源以及近红外光源的光经过导光束照射至脑组织,鱼眼透镜安装于镜体末端,分光棱镜位于第一图像传感器以及第二图像传感器之间,鱼眼透镜收集到来自组织的光线后传递至分光棱镜,穿过分光棱镜的透射光进入第二图像传感器形成近红外光图像,分光棱镜反射的光进入第一图像传感器形成白光图像,图像处理组件将近红外光图像与白光图像融合为一幅图像,利用血肿与正常脑组织对近红外光吸收存在的显著差异,增强血肿与脑组织的对比度,能够更加准确地区分血肿与脑组织的边界。
-
公开(公告)号:CN1171796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48024.1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荧光腹腔镜的照明结构,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镜筒的内管套设于外管内部并与外管之间形成间隙,内管外壁或者外管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相邻两凹槽之间形成凸起,用于荧光腹腔镜的照明结构还包括光纤束,光纤束的数量为偶数,光纤束安装于凹槽,多个光纤束的截面呈环形,一半数量的光纤束与白光光源连接,一半数量的光纤束与激发光光源连接,与白光光源连接的光纤束以及与激发光光源连接的光纤束交替设置于内管以及外管之间,通过上述设计,在不同时间上进行两种光源的交替点亮,形成单个光源的输出光束是均匀间隔点亮的效果,也能够同时点亮,既能保证每个光源的光照度充足,又能保证辐射区域光照均匀,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30793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811306687.6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两种不同声速的声光偏转器组合进行二维高速扫描成像的双光子显微镜,包括高速扫描单元,所述高速扫描单元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三棱镜、竖直轴光偏转器和水平轴声光偏转器,其中,竖直轴光偏转器和水平轴声光偏转器的声速不相等。本发明使用快声速声光偏转器(声速大于3000m/s)进行快轴扫描,使用慢声速声光偏转器(声速小于1000m/s)进行慢轴扫描;两种声光偏转器协同完成二维的高速激光扫描,最终能在250×40图像像素下实现10000帧每秒的成像速度。本发明可应用于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激光显示与记录系统、激光打印、激光加工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