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石墨化活性碳/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4294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86780.4

    申请日:201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石墨化活性碳/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取1份活性碳,用去离子水清洗并在90℃-120℃烘干,加入1-3份的金属盐溶液中混合均匀,经过超声处理,置于真空烧结炉中加热至600℃-1000℃,保温1-3h进行石墨化处理,即得高度石墨化活性碳/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得到纳米复合材料由于活性碳基体中石墨层良好的导电性、三维联通的多孔结构、均匀分散的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非晶碳的活性位点以及高的比表面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可观的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复合电磁屏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1233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636558.0

    申请日:2020-12-31

    Inventor: 刘庆雷 陈宇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磁屏蔽薄膜及制备方法,包括:细菌纤维素薄膜层和MXene薄膜层,其中,所述细菌纤维素薄膜层与所述MXene薄膜层交替排列,且所述复合电磁屏蔽薄膜的两个外表面均为所述细菌纤维素薄膜层。本发明的复合电磁屏蔽薄膜中,细菌纤维素薄膜层与MXene薄膜层之间存在以氢键为主的分子间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使复合薄膜在承受拉应力时,MXene薄膜层的拉应力能够传递到细菌纤维素薄膜层上,从而发挥细菌纤维素的力学增强的作用;细菌纤维素薄膜层和MXene薄膜层交替排列的结构中,电磁波能够在多层MXene薄膜层之间发生内部多次反射效应,增加了电磁波在复合薄膜内部的行程,使得更多的电磁波辐射能量被MXene吸收,从而提高了复合薄膜整体的电磁屏蔽性能。

    一种基于二维量子片的密堆积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193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217653.8

    申请日:2019-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量子片的密堆积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如下:在滤膜表面抽滤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形成一层氧化石墨烯膜,在氧化石墨烯膜表面加二维量子片悬浮液并抽滤成膜,将抽滤后的复合膜浸入水中,进行分离,分离后即得完整的二维量子片密堆积薄膜。本发明制备获得的二维量子片密堆积薄膜厚度和尺寸可调,微观结构上是由二维量子片以接近水平角度交替紧密堆积形成的类似砖砌式的结构。本发明工艺简单、快速高效、绿色环保,为探索基于二维量子片的致密薄膜的基本物性和创新应用提供了原材料。

    一种多孔水凝胶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601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214300.9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水凝胶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基于溶液相转换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活性物质、粘结剂、炭黑按比例混合后,加入少量NMP溶液,搅拌制成铸膜液;(2)将铸膜液在基底上刮制成一定厚度的溶液膜;(3)将溶液膜用红外灯照射一定的时间后,浸入到水中进行溶液相分离,即获得多孔水凝胶薄膜。本发明对粘结剂进行造孔,制备获得的多孔水凝胶薄膜厚度和尺寸可控,微观结构上是电极的活性材料均匀地镶嵌在PVDF粘结剂三维网状结构上。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多孔超级电容器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省时省力,绿色环保,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三维构架方案。

    一种具有热-反射率响应的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67414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610546626.1

    申请日:2016-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热‑反射率响应的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玻璃纤维的前处理、浸渍前驱体溶液和浸渍后玻璃纤维布的烧结。本发明制得的二氧化钒薄膜具有良好的热光响应性能,在38℃附近具有反射率的突变。当温度低于38℃时,反射率在高水平,当温度高于38℃,反射率处于低水平,并且这种性能是可逆的。利用其热‑反射率响应可以应用于温室中对温度的负反馈调节,使得室内温度能维持在38℃附近,有利于温室内植物的发育。所公开的以玻璃纤维布为载体具有热‑反射率响应的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具有节能、廉价、安全、简单、稳定和耗时短等优点。

    具有减反射微纳结构的碳基纳米颗粒薄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7522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66230.9

    申请日:2015-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反射微纳结构的复合固溶半导体耦合的碳基纳米颗粒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蝶翅的选择和前处理、活化处理,并在蝶翅上化学沉积金属/半导体耦合的纳米颗粒,真空碳化蝶翅等步骤。本发明制备具有减反射微纳结构的复合固溶半导体耦合的碳基纳米颗粒薄膜的方法通过利用蝴蝶翅膀来制作复合固溶半导体纳米颗粒薄膜,制作过程简单、安全、稳定、成本低、耗能低,所制备的纳米颗粒薄膜实现了宏观大尺度化,且具有蝶翅的减反射微观结构。这种薄膜在红外光谱波段具有高吸收减反射性能,并且具有优异的红外光热转换性能,及光电效应,从而实现了红外热辅助红外探测,可将其应用其红外光电,红外探测。

    超级电容器用石墨化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86352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008015.8

    申请日:2013-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石墨化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经活化处理的海藻碳加入过渡金属盐溶液中,均匀混合,得产物A;步骤二,将产物A过滤,干燥,高温煅烧,酸洗,得最终产物石墨化多孔碳。通过将活化处理的多孔碳浸渍金属盐溶液,引入催化剂前驱体并高温处理在多孔碳内部得到石墨化纳米结构。本发明以海藻为原材料,并通过金属纳米颗粒的负载和高温催化作用得到石墨化的多孔碳结构,从而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获得良好的电荷存储能力,并且由于石墨化结构的引入使得材料整体的导电率大大的提高,使材料在高电流密度下仍有很好的能量存储和释放能力。

    基于海藻的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1408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746693.4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藻的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首先利用多价金属阳离子对海藻表面进行交联预处理,然后通过碳化、酸洗工艺制备表面具有介孔结构的预碳化中间体,最后通过进一步活化酸洗制备活性炭。本发明通过交联在预碳化中间体形成介孔,这种介孔可以为后续活化过程提供更大的活化面积,因此制备出的活性炭比表面积更大,孔道更发达,更有利于电化学储能。

    纳米碳包覆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82262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619479.9

    申请日:2010-12-31

    Abstract: 一种锂电池技术领域的纳米碳包覆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废弃农作物为原料,制备高度石墨化同时具有多孔结构的活性碳材料作为基体。通过简单处理在其上加载均匀分散的纳米二氧化锡颗粒,并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为碳源,再在其上包覆碳层,以达到综合纳米颗粒的纳米分散对于二氧化锡体积膨胀的调节作用和包覆碳层对于二氧化锡颗粒的约束及缓冲作用的目的,进而获得更高的电池容量以及循环稳定性能。

    原位自生长纳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2651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204539.0

    申请日:2010-06-22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材料技术领域的原位自生长纳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位自生长纳米碳基体材料的制备;碳基体材料表面处理;配制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溶液;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碳基体材料0.2g加入到步骤(3)配制的前驱体溶液中,经超声处理、冲洗、干燥,在氮气保护下烧结,得到原位自生长纳米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金属盐处理活性炭材料,通过高温处理后,碳材料中原位生长具有石墨层状结构的纳米碳。然后,利用超声反应的方法使纳米金属氧化物均匀地生成并分布在碳材料的表面。本发明利用廉价的活性炭,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商业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