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半包覆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团簇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9930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76477.5

    申请日:2016-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半包覆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团簇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水溶胶中;(2)加入糖类物质和小片径氧化石墨烯,并持续搅拌,得到均匀的前驱体分散系;(3)将前驱体分散系进行水热处理,产生黑色沉淀物;(4)将黑色沉淀物进行干燥和煅烧处理后,得到石墨烯半包覆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团簇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得的产物在作为电极材料时,可以有效减缓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生成,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锂/钠离子更高速地嵌入和脱出,大大提高材料在大电流下的可逆充放电容量。(1)搅拌状态下,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在二氧化锡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锡量子点水溶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17575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929557.8

    申请日:2015-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分散二氧化锡量子点水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搅拌状态下,在无机锡盐的水溶液中缓慢加入无机碱的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产生的白色沉淀分离出来,并用水清洗;将清洗后的白色沉淀与水混合并搅拌;将搅拌后剩余的白色沉淀分离除去,得到澄清液体,即为单分散二氧化锡量子点水溶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得的单分散二氧化锡量子点水溶胶中的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尺寸为3~4nm,该单分散水溶胶表现出明显的量子介电限域效应,能带隙提高到4.69eV,远高于二氧化锡的本征能带隙3.60eV。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978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99435.5

    申请日:2014-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将柠檬酸和三聚氰胺两种原料加入甲醇中,通过搅拌,超声,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管式炉中分两段煅烧,最终制备得到氮掺杂石墨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步骤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制备过程不需要添加还原剂,对环境污染小。制备得到的N掺杂石墨烯片层薄,比表面积大,结构均匀,重现性好。

    多孔金属掺杂锰酸锂/碳复合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555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52217.9

    申请日:2015-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金属掺杂锰酸锂/碳复合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得到凝胶,然后将硝酸锂,掺杂金属硝酸盐以及锰的硝酸盐加入其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在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进一步地在马弗炉中煅烧,制得多孔掺杂锰酸锂材料LiM0.2Mn1.8O4,将该LiM0.2Mn1.8O4于葡萄糖溶液中均匀分散,鼓风干燥后于氮气气氛中煅烧,得到金属掺杂锰酸锂/碳复合材料LiM0.2Mn1.8O4/C,其中M指代掺杂金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晶性,颗粒尺寸在20nm左右,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其制备思想可以应用于其他多孔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正极材料的制备。

    高度石墨化活性碳/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4294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86780.4

    申请日:201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石墨化活性碳/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取1份活性碳,用去离子水清洗并在90℃-120℃烘干,加入1-3份的金属盐溶液中混合均匀,经过超声处理,置于真空烧结炉中加热至600℃-1000℃,保温1-3h进行石墨化处理,即得高度石墨化活性碳/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得到纳米复合材料由于活性碳基体中石墨层良好的导电性、三维联通的多孔结构、均匀分散的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非晶碳的活性位点以及高的比表面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可观的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基于纳米银-氧化铜颗粒/石墨烯的无酶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8976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431859.1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银-氧化铜颗粒/石墨烯的无酶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称取银盐和铜盐溶于水中,混合,得到银铜前驱体溶液;(2)取氧化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3)将银铜前驱体溶液和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混合后,调节pH,水热反应,分离干燥,得到Ag-CuO纳米颗粒/石墨烯复合材料,分散在无水乙醇中;(4)再取备用悬浮液滴加到玻璃碳电极上,干燥,即得到Ag-CuO纳米颗粒/石墨烯电极;(5)再将其与对电极、参比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形成电化学传感器,即得到目的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传感器对葡萄糖的检测具有高的灵敏度,低的检测限和宽的检测范围,而且成本低,环保无害等。

    一种锂电负极用多孔碳-锡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7876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410399911.6

    申请日:2014-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负极用多孔碳‑锡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相关技术领域。以多孔碳为基体,通过浸渍锡前驱体溶液,而后经过两次煅烧以及原位还原法制备得到多孔碳‑锡纳米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可以获得较高的容量并且循环性能良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