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2315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799775.9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航天拓鑫玄武岩实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目前隧道内路面结构由常规的沥青混凝土和抗折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组成。路面毁损的主要原因包括胶轮反复碾压直接冲击和外部环境作用,轻则出现裂缝、车辙,影响行车舒适性;重则出现坑槽,危及路面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后期养护维修甚至还要长时间中断交通。为了提高路面的抗折和抗压能力,以及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后期养护维修中,又能快速恢复路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有轨电车玄武岩纤维复合式路面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基层、玄武岩纤维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玄武岩纤维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层。
-
公开(公告)号:CN104389618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37712.7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拱隧道洞身无室大管棚支护施工方法,施作工序为:施作复合式导向墙和安装导向管→钻孔→大管棚和钢筋笼安装→破除复合式导向墙浇筑砼层→开挖废弃钻孔段土体→注浆→大管棚支护段开挖→下一循环施工……。本发明避免了连拱隧道多循环反复扩挖管棚工作间,降低了施工风险,减小了扩挖土方量、初支二衬混凝土用量和钢拱架数量,节约了工程成本,不仅使施工速度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工效,而且降低了在软弱不良地层扩大断面开挖管棚工作间所引起的如应力集中等可能导致隧道破坏施工风险,减小了城市狭窄地下空间中对临近既有构(建)筑物的影响,使整个超前支护和隧道开挖过程相较于传统的有工作室管棚超前支护要更加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65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0875703.8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旷文涛 , 杨昌宇 , 王秋 , 朱小兵 , 李正川 , 刘贵应 , 刘保林 , 周定祥 , 肖强 , 曹林卫 , 刘乐川 , 吴伟 , 姜波 , 安柯 , 汪振伟 , 汪伟松 , 李海军 , 杨宝 , 田攀 , 林亮 , 薛护国 , 冉俊元 , 邓晓佳 , 邹锐萍 , 黄启淑 , 刘旭 , 蒲松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浅埋管幕暗挖隧道初支结构计算模型,具体为:竖向荷载采取上部土体重力及地表荷载的合力,分别计算拱顶、拱腰以及最大开挖宽度边墙位置的这三个特征点的竖向荷载;计算拱顶、仰拱底的水平荷载;对初期支护采用梁单元模拟,采用线弹簧模拟初期支护与围岩的相互作用,结构计算时,采用温克尔地基模型,假定地基上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p与该点的地基沉降s成正比,即p=k·s,k为围岩弹性抗力系数;对边墙采用拉压弹簧模拟,其受拉与受压弹性抗力系数均等于k;对仰拱采用仅受压弹簧模拟,其受压弹性抗力系数等于k;拱部不考虑弹簧。本发明可用于指导复杂环境条件下超浅埋暗挖隧道支护设计,能够有效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8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33997.1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杨 , 陶伟明 , 李正川 , 朱小兵 , 曹林卫 , 蒲松 , 刘乐川 , 刘保林 , 田攀 , 杨宝 , 王秋 , 李海军 , 向长洲 , 马洪 , 吴伟 , 薛护国 , 陈黎明 , 向建伟 , 孙长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弱围岩大断面支洞转大直径盾构组装洞的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大断面支洞转大直径盾构组装洞挑顶范围大、挑顶距离较长、施工风险高等问题。它包括:大断面支洞施工到距规划的盾构组装洞一定距离时进行隧道变截面施工,缩小开挖范围,由大断面支洞转小断面支洞进盾构组装洞,并施作小断面支洞的初支结构。相对于现有的施工工艺,采取变截面施工手段减小大断面支洞进主洞开挖面积,降低了施工对围岩的扰动,减小了围岩应力集中,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可在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下隧道支洞进主洞挑顶施工等领域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685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040951.5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变形控制严格地段的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施作拱部超前支护,分别对左上台阶、左中台阶、右上台阶、右中台阶、左下台阶、右下台阶、六个区域进行开挖施工,并施作第一层永久支护结构和临时支撑结构,与第一层永久支护结构和临时支撑结构交错设置第二层永久支护,拆除临时支撑结构,完成受力体系转换,开挖中部核心部分和仰拱部分并施作仰拱部分的永久支护,实施仰拱二衬和拱墙二衬。本发明通过设置双层支护,实现了第二层支护钢架的整体一次架立,避免在拱部设置接头,减少边墙钢架落底及常规工法拆撑所导致的过大结构变形,并有效控制地层变形,保证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10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29540.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穿越溶洞永临结合的迂回坑道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一端与起始段连通的迂回坑道,迂回坑道的另一端穿越溶洞的上游后延伸至终点段,终点段内设有与迂回坑道连通的隧底箱涵,隧底箱涵的另一端与溶洞的下游连通,位于溶洞内的迂回坑道面向溶洞上游的一侧设有过水孔,迂回坑道位于溶洞上游与起始段之间的部分内设有封堵。于溶洞外侧设置迂回坑道作为临时施工通道,开辟前方隧道施工工作面,减少隧道施工与溶洞探察及处治的干扰,保证隧道不中断、安全施工,确保建设工期;后期利用迂回坑道作为永久排水通道使用,保证工程的有效利用,减少投资,确保隧道运营安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88228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67648.9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近既有线边坡路堑的施工方法,属于路基施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临近既有线边坡开挖采取断道施工,对交通影响很大的问题。本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既有线边坡上设置坡脚防护排架和边坡防护排架,清理既有线边坡上的危石;自上而下横向台阶分层开挖,不断调整边坡防护排架位置,分层预留纵向延伸的隔墙,主要在隔墙内进行土石开挖;每级边坡开挖完后及时支护,最后拆除坡脚防护排架和边坡防护排架。本发明无需断道施工,利于既有线的运营组织,同时有效的控制边坡的变形,极大地降低了施工风险,在临近既有线高边坡路堑开挖施工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57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734093.0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埋明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浅埋明挖隧道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大、施工周期长等问题。本浅埋明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包括若干位于隧道一侧的第一围护桩、设于第一围护桩顶部的第一冠梁、若干位于隧道另一侧的第二围护桩、设于第二围护桩顶部的第二冠梁以及顶板,第一围护桩与第二围护桩之间设有二次衬砌结构。本支护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当门型框架完成后,上方城市道路即可恢复正常通行,极大的减小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明挖隧道岩土体开挖及物料输送均在门型框架下进行,水平向施工,施工工效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83284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314222.0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构造突出煤层正洞与平导瓦斯联合抽排消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超前钻孔穿透所有煤层,查明煤层位置及分布特征,将正洞与平导构造范围煤层作为整体,纳入联合抽排范围;S2,设正洞抽排工作洞和平导抽排工作洞,在平导侧向增设支洞作为横通道;S3,正洞与平导实施联合抽排,在正洞和平导背斜范围煤层分别施作抽排孔;S4,设一套抽排系统,煤层范围瓦斯通过抽排孔进入抽排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放;S5,联合抽排效果检验;S6,封堵横通道,正洞及平导分别实施区域验证及后续工序。本发明提高了瓦斯抽排消突效果,减小传统抽放钻孔施作难度,且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经济,且抽排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830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646185.6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杂构造条件下连续多次穿煤隧道揭煤防突作业流程,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安全保障体系;第二步,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超前地质预报、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第三步,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工作面预测、工作面措施、工作面防突效果检验、安全保障措施;第四步,揭煤。本发明以“四位一体”区域综合防突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为依托,在提前实施多方位的瓦斯突出安全保障体系情况下,一次性穿透所有煤层实施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区域预测、抽放和验证的综合防突措施、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有效确保复杂构造条件下连续多次穿越瓦斯突出煤层揭煤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