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13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02045.7
申请日:2024-06-0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H02M1/32 ,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7/5395 , H02M1/00
Abstract: 一种LC型多电平级联H桥逆变器分岔与混沌行为抑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能够解决采用双环控制中控制参数稳定工作范围较窄的问题,采用虚拟遍历法和离散映射法建立具有N个单元的LC型多电平级联H桥逆变器通用型离散数学模型,并推出经过系数线性化后的通用型模型;电压环引入对交流变量跟踪性能更佳的准比例谐振控制器,在准比例谐振QPR控制器基础上引入改进余弦延时反馈控制环节作为该系统调节器。该改进双曲余弦延时反馈控制克服了多电平级联H桥逆变器采用双环控制系数稳定参数范围较窄的缺陷,有效扩大了系统的稳定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70201.6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虚拟同步化风储系统的优化附加自抗扰阻尼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复数力矩系数法阐明了电池储能附加自抗扰控制增强系统阻尼的原理。然后,以储能变流器虚拟同步发电机有功控制环节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为输入,以同步发电机角速度偏差量为输出,通过系统辨识方法获得两时域信号之间的开环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以同步发电机角速度偏差量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通过在储能变流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有功环节附加自抗扰阻尼控制,然后使用粒子群算法整定阻尼控制器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9780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29672.6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飞跨电容模块化多电平变频器低频运行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属于电力传动领域,主要针对石油钻井电机低频运行时,对子模块电容电压及共模电压进行抑制。该方法以永磁同步电机为驱动对象,通过分层对FC‑MMC进行模型预测控制,第一层建立dq轴输出电流及共模电压预测模型,实时滚动计算出需投入子模块数,实现电机输出电流及共模电压抑制;第二层建立桥臂间SM电容电压差预测模型及相SM电容电压预测模型,通过桥臂投入子模块自由度选出最终进行排序的子模块数,实现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抑制,并最终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在不同工况下运行保证。该方法结构简单,有良好的输出性能。可保证石油钻井电机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75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215600.4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自适应遗传算法的MMC‑MG并网微源功率协调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每相需要投入发电模块总个数、输出电流、微源功率为约束条件。将微源最大输出功率作为构造适应度函数的主要因素。结合桥臂中N个适应度函数的均值和发电模块投切数量的变化量,以“适应度函数越小投入次数越多,适应度函数越大投入次数越少”为原则,对发电模块进行投切或替换操作。该方法实现了对微源的功率协调优化控制,提高微源的利用率,而且不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0513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660123.2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调相机励磁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方法,以协同理论为依据,针对调相机励磁系统非线性模型进行控制器设计;建立调相机非线性模型,以其励磁系统的控制目标和需求为依据,选取机端电压、无功功率以及转子角速度为状态变量,并将上述三个变量与其参考值的偏差量进行线性组合以构成流形;在所构建流形的基础上,设定能够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动态方程;将调相机非线性模型代入该动态方程进行求解,得到调相机励磁系统非线性控制器的控制律;所设计控制器能够保证同步调相机的快速动态无功响应,并改善故障切除后由于调相机无功过补偿所带来的系统过电压问题,使电网电压迅速恢复至稳定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219695.3
申请日:2022-10-04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G06F18/2411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23/02
Abstract: 基于数据驱动的H桥级联逆变器的故障诊断方法,针对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不同功率管故障后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相似程度高、故障诊断困难且实际运行过程受到直流侧电压波动,交流侧负载变化及电路噪声扰动影响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EEMD‑MPE级联H桥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各个IGBT晶体管故障后的电压进行集总经验模态分解(EEMD),根据各分量与原始信号相关性选择最优固有模态分量(IMF),后将所得最优固有模态分量计算多尺度排列熵(MPE)。其次,通过加入上述三方面扰动因素构建三个数据集,并运用网格搜索法支持向量机(GS‑SVM)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本发明运算速度快,泛化性能强,能够应对多工况下IGBT故障定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741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010320474.X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MMC半桥串联结构微电网的相间功率平衡控制方法,对系统各随机性微源输出功率进行采样,结合三相负载功率计算相间功率调节量,并通过各相含随机性微源发电单元的储能装置SOC值对其进行补偿。根据补偿结果得到各相功率平衡信号并叠加至系统调制波,等效为桥臂虚拟电压源实现相间功率平衡控制,并优化储能系统运行。该方法实现了系统各微源的相间功率平衡控制,且不会引起系统输出电压及频率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10373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10421102.3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MOPSO算法的电动汽车最佳充电接入点选择方法,以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线路损耗和三相电流不平衡度为优化目标。建立电能计量优化模型,应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建立的电能计量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并根据所求得的最优解集选择最佳的充电接入点。使得充电网络的三相电流不平衡度降低到国标规定的允许范围以内,以此实现电动汽车用户电能准确计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充电网络的线路损耗。本发明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由于负荷不平衡引起的三相电流不平衡对单相用户收费不合理问题,同时降低了充电网络的线路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16737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811237573.0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电动汽车充电站三相电压自动平衡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主电路采用三相四线制网络,换相装置由三组双向晶闸管组成;三组双向晶闸管并联之后从电网引出,作为充电桩的一端,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中性线直接引出,作为充电桩的另一端;控制电路由微处理器、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有效值转化电路、驱动电路组成。通过检测到的三相电压、电流值,计算出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在三相不平衡度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对每相晶闸管的开关状态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得出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最小的开关状态,通过自动换相调节各相接入的负载功率,从而解决电动汽车接入之后对电网造成的三相不平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17098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0003050.8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H02J3/26
Abstract: 一种适宜于微电网群的内部三相不平衡扰动抑制方法,首先根据区域负载对供电电压三相不平衡度进行划分,三相不平衡影响表现敏感性负载接至微电网互联母线,三相不平衡影响表现一般性负载接至三相交流微电网内部母线上。然后,三相交流微电网自身不平衡由内部微电源逆变器三相失衡控制就地解决,微电网互联母线三相不平衡由串联型微电网内部串联逆变环节有效控制负责抑制。最后,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测两级母线电压不平衡度,当微电网互联母线三相不平衡度超出阈值时先切除单相交流微电网,再考虑切除互联母线单相负载或不平衡三相交流微电网。涉及的多重不平衡抑制策略对提高新型分布式电力网络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与供用电质量具有重要用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