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25869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295589.8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涵养水源的流域覆被率的获得方法,包括步骤:1)按照流域森林的四种林分类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分别测定各林分类型面积、林冠截留率和土壤饱和蓄水能力等;2)按各自权重叠加,获得某一林分类型能够实现涵养水源的覆被面积;确定各个林分用于涵养水源的覆被率;3)拟合得到用于涵养水源的流域覆被率。本发明根据地表水流域的森林面积、森林类型,结合所研究流域多年的降水资料,得出流域的用于水源涵养的森林覆被率,在该覆被率的指导下合理规划,有目的地造林或砍伐,在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同时,实时调节流域适宜森林面积,避免盲目造林,缓解林农用地矛盾,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069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510543964.5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截留能力的油松林动态密度调控方法,包括获取待调控油松林的优势树高平均值、基准年龄、实际林龄、林分密度、用户输入的可修改林分密度、叶面积指数和森林最大截留能力之间的转化系数;根据优势树高平均值、基准年龄、实际林龄、林分密度、用户输入的可修改林分密度、叶面积指数和森林最大截留能力之间的转化系数通过预知模型计算与实际林分密度及可修改林分密度分别对应的森林截留能力;按照森林截留能力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林分密度对油松林进行密度调控。本发明根据森林截留能力获取最优的林分密度,并以该最优林分密度对油松林进行动态调控,从而实现调控后的油松林可以达到最佳水源涵养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01495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08896.9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森林生态系统呼吸碳通量测定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目标森林层中不同高度的大气CO2的浓度及大气CO2中的δ13C同位素值,并根据其获取森林生态系统呼吸δ13C同位素值;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目标森林中待测树木枝条呼吸产生的CO2中的δ13C同位素值和目标森林中待测土壤呼吸产生的CO2中的δ13C同位素值;根据获取的待测树木枝条呼吸产生的CO2中的δ13C同位素值和待测土壤呼吸产生的CO2中的δ13C同位素值,确定森林生态系统中各呼吸组分的比例关系;获取待测土壤的碳通量;将获取的待测土壤的碳通量代入森林生态系统中各呼吸组分的比例关系,获得森林生态系统呼吸碳通量。本发明能够在复杂地形条件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更精确地测定大气与植物间的碳通量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894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518863.2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确定方法、处理器及确定系统,所述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安装在目标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采集的环境二氧化碳浓度数据;获取安装在目标区域土壤内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检测器采集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根据所述环境二氧化碳浓度数据以及所述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通过预先建立的二氧化碳浓度、土壤体积含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函数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本发明通过预先建立二氧化碳浓度、土壤体积含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函数关系,可以定量植物达到最优水分利用效率下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最优区间,为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植物与大气间水、碳耦合理论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18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06308.8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土壤呼吸及碳同位素的装置,包括空气吸入管路、二氧化碳过滤器、土壤气室和碳同位素分析仪;所述二氧化碳过滤器的进气孔连接所述空气吸入管路,二氧化碳过滤器的出气孔连接土壤气室,所述土壤气室通过气路管线连接所述碳同位素分析仪。本发明还提出应用所述装置进行土壤呼吸及碳同位素测定的方法。本发明提出的装置,设置在样地上,直接获取土壤呼吸数据,不需要采样带回实验室,对植物无损,快捷方便;采用的装置在白天、夜晚、雨天均可测量,可以获得一个季度、一年内树木的完整的呼吸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459139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017072.1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设置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测定不同植被对营养物质的去除率;根据不同植被对营养物质的去除率,选择出去除率最高的植被作为最佳植被;分别建立最佳植被在待设置的过滤带区的防护密度、防护坡度以及防护宽度与所述待设置的过滤带区的水体中各种营养物质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所述最佳植被在待设置的过滤带区的防护密度、防护坡度以及防护宽度与所述待设置的过滤带区的水体中各种营养物质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出最优的生态过滤带设置范围;利用所述最佳植被在所述最优的生态过滤带设置范围内进行过滤带设置。本发明能够实现水质净化,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24326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67800.6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景观生态工程生态服务功能测定方法和评价方法,具体为:(1)构建景观生态工程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得到若干个生态服务功能和每个生态服务功能中对应的评价指标;(2)对各评价指标赋值,得到每一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值;(3)采用指数法得到景观生态工程生态服务功能综合指数EI,根据计算得到的EI,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价。本发明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值和计算,解决了景观生态功能生态服务功能无法定量评价的问题,为景观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决策信息依据和必要的决策管理程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433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706306.4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植物根系对土壤硝化反硝化贡献率的方法,在森林或田间,选取20m×20m的样地,在样地内,按S形取点方法,选取5个2m×2m的小单元,在小单元四周外挖0.3m宽,超过根深0.2m的壕沟,插入纤维玻璃以阻止根向内生长,并将挖出的土壤填回壕沟内;然后,采用环刀取样,利用BaPS土壤氮循环监测系统测定2m×2m的小单元内土壤硝化、反硝化速率,同时测定临近2m×2m小单元的土壤硝化、反硝化速率,根据公式计算出植物根系对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的贡献率。本发明用于指导测定根系如何影响着森林土壤生态系统调节碳氮平衡,对于了解整个森林的根系层参与地球生物化学氮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98730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17648.4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坡度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生态过滤带的坡度的不同,在生态过滤带选取若干个具有梯度坡度的样地;在每块样地内布设若干取样点;检测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根据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计算各个样地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根据各个样地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各个样地对应的生态过滤带的坡度,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防护坡度与水质的关系模型,根据防护坡度与水质的关系模型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坡度。本发明能够合理的且定量的确定最优的生态过滤带防护坡度,更好地实现水质净化,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433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06306.4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植物根系对土壤硝化反硝化贡献率的方法,在森林或田间,选取20m×20m的样地,在样地内,按S形取点方法,选取5个2m×2m的小单元,在小单元四周外挖0.3m宽,超过根深0.2m的壕沟,插入纤维玻璃以阻止根向内生长,并将挖出的土壤填回壕沟内;然后,采用环刀取样,利用BaPS土壤氮循环监测系统测定2m×2m的小单元内土壤硝化、反硝化速率,同时测定临近2m×2m小单元的土壤硝化、反硝化速率,根据公式计算出植物根系对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的贡献率。本发明用于指导测定根系如何影响着森林土壤生态系统调节碳氮平衡,对于了解整个森林的根系层参与地球生物化学氮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