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型脉冲管制冷机冷端及基于该冷端的制冷机

    公开(公告)号:CN10923783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0913496.5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轴型脉冲管制冷机冷端及基于该冷端的制冷机,能够减小气体在冷端转向流动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同时兼具高效气-固换热、高效固-固导热和低流动损失的能力。本发明的装置在流动与换热过程中,将冷端气流分散成了三股,分别通过不同的路径缓冲后流进或者流出脉冲管,避免了气流直接从冷端换热器转向180度而进入脉冲管内部,能够有效降低冷端流动损失;将狭缝式结构的冷端换热器和冷头集成为一体,在增强气-固换热能力的同时,实现了换热器向与冷端连接的负载的高效传热,能够增强整体传热能力,大幅度提升制冷机性能。在冷端采用多孔介质结构的第一冷端导流器和第二冷端导流器对气流进行缓冲和导向,能够有效避免引入额外的冷端空体积。

    一种环路热管蒸发器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1787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0028834.7

    申请日:2017-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路热管蒸发器,属于热控制技术领域。所述蒸发器中,复合毛细芯由蒸发芯、隔热芯和传输芯依次复合而成;蒸发芯一侧上设有蒸气槽道,传输芯一侧靠近环路热管的储液器;蒸发芯和传输芯为同种材料,导热系数大于隔热芯材料导热系数,且熔点低于隔热芯材料熔点;壳体材料熔点大于等于蒸发芯和传输芯材料熔点;蒸发芯、传输芯和隔热芯为粉末材料,放壳体内,蒸发芯和传输芯热压烧结成型与壳体密封,隔热芯为粉末;传输芯粉末材料粒径大于等于蒸发芯粉末材料粒径。所述蒸发器有效减小向储液器漏热,提升毛细力的同时增大渗透率,解决环路热管毛细芯导热系数和渗透率难以兼顾提升传热性能和提升启动性能、运行稳定性的问题。

    一种用于高热流电子器件散热的泵驱两相回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5479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501714.4

    申请日:2017-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热流电子器件散热的泵驱两相回路装置,利用工质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的蒸发吸热和冷凝放热过程,进行热量收集和输运;本发明所采用的蒸发器中包括微槽道和翅片,在高热流区域采用微槽道散热,增大局部区域的换热系数,在低热流区域采用翅片扇热,由于蒸发器中微槽道区域和翅片区域的面积差异大,微槽道中工质进入翅片区域时由于体积迅速膨胀,工质温度降低,有利于翅片区域的器件散热;因此,本发明采用能够不同的结构搭配利用较小的资源代价解决了功率高低不同的器件的散热问题,适应不同热流密度的电子器件的散热,满足50W/cm2以上热流密度的电子器件的工作需求。

    一体式热管散热器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921875U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20348401.0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散热器。一体式热管散热器,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热管本体(1)、散热器翅片(2),热管本体(1)一面与热源接触,散热器翅片(2)布置在热管本体(1)的另一面,且与热管本体(1)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热源与热管本体(1)之间、以及热管本体(1)与散热器翅片本体(1)和散热器翅片(2)采用一体成型工艺,省略了热管本体(1)与散热器翅片(2)的装配环节,大大简化了热管散热器的工艺流程,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2)之间的热阻,降低传热温差;同时,由于热管

    一种基于压缩机及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的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590199U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20755562.0

    申请日:2018-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机及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的散热系统,待冷却产品通过热传导方式与蒸发器连接,只有一级换热,换热效率高;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级散热系统,蒸发器、第一电磁阀、压缩机、冷凝器、第二电磁阀、储液器、电子膨胀阀构成第一级散热系统,蒸发器、第五电磁阀、冷凝器、第三电磁阀、循环泵以及第四电磁阀构成第二级散热系统;环境温度较低时采用第二级散热系统,减少压缩机工作时间,利用自然冷源冷却,系统的效率高、功耗低,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散热系统整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级散热系统与第二级散热系统共用蒸发器、冷凝器、传输管路、储液器等设备,使得散热系统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一种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635073U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21102988.2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大功率LED模组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采用热管提高大尺寸散热翅片均温性,提高散热器效率,从而实现大热量的排散。本实用新型的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采用基于相变换热的热管导热,相比于铝型材散热器,可提高大尺寸翅片的温度均匀性,散热器效率大幅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相邻翅片间距不小于10mm,每个翅片厚度均不小于0.5mm,相比于传统热管散热器,可以满足户外自然对流环境下的散热需求。

    一种三维一体结构蒸汽腔热管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6247927U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21140760.3

    申请日:2016-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一体结构蒸汽腔热管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环状内壳与环状外壳,内壳套装在外壳的空腔中,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腔,内壳两端与外壳两端的端面配合密封,形成密闭空腔;内壳内环面分布有与内壳一体成型的散热翅片,外壳外环面分布有与外壳一体成型的散热翅片;外壳的一侧为平面,该平面为受热面,受热面的内壁面上有多孔材料,该多孔材料贴服在受热面的内壁面上,多孔材料的面积大于热源面积;密闭空腔抽成真空状态后充入换热工质,工质最小量为多孔材料全部浸满液体的质量。多孔材料位置处对应的内壳外表面分布有多个用于压紧多孔材料的凸台,凸台与凸台之间留有间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