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98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23105.9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流量环路热管高稳定温控系统,包括集热装置、环路热管、散热板;环路热管包括储液器、蒸发器、蒸气管路、冷凝器、液体管路;集热装置用于将发热设备的废热统一收集到蒸发器上;环路热管是一种两相传热设备,对蒸发器施加热载荷,工质在蒸发器毛细芯表面蒸发,产生的工质蒸气流出到蒸气管路,经过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并过冷,经过液体管路通过储液器回到蒸发器进行补给,形成工质循环;循环过程中将蒸发器吸收的热量传输到冷凝器排散,通过控制储液器的温度控制蒸发器的吸热量,实现环路热管变流量控制。本发明可根据需要散热的电子设备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热耗变化,调整环路热管控温阈值,以实现传热需求与传热温差的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923783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710913496.5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25B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轴型脉冲管制冷机冷端及基于该冷端的制冷机,能够减小气体在冷端转向流动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同时兼具高效气‑固换热、高效固‑固导热和低流动损失的能力。本发明的装置在流动与换热过程中,将冷端气流分散成了三股,分别通过不同的路径缓冲后流进或者流出脉冲管,避免了气流直接从冷端换热器转向180度而进入脉冲管内部,能够有效降低冷端流动损失;将狭缝式结构的冷端换热器和冷头集成为一体,在增强气‑固换热能力的同时,实现了换热器向与冷端连接的负载的高效传热,能够增强整体传热能力,大幅度提升制冷机性能。在冷端采用多孔介质结构的第一冷端导流器和第二冷端导流器对气流进行缓冲和导向,能够有效避免引入额外的冷端空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923783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0913496.5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25B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轴型脉冲管制冷机冷端及基于该冷端的制冷机,能够减小气体在冷端转向流动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同时兼具高效气-固换热、高效固-固导热和低流动损失的能力。本发明的装置在流动与换热过程中,将冷端气流分散成了三股,分别通过不同的路径缓冲后流进或者流出脉冲管,避免了气流直接从冷端换热器转向180度而进入脉冲管内部,能够有效降低冷端流动损失;将狭缝式结构的冷端换热器和冷头集成为一体,在增强气-固换热能力的同时,实现了换热器向与冷端连接的负载的高效传热,能够增强整体传热能力,大幅度提升制冷机性能。在冷端采用多孔介质结构的第一冷端导流器和第二冷端导流器对气流进行缓冲和导向,能够有效避免引入额外的冷端空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189140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21297.9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航天器增加隔热效果的多层隔热组件系统,包括第一多层隔热组件、第二多层隔热组件;第一多层隔热组件、第二多层隔热组件先后包覆在被隔热航天器结构的外表面,第一多层隔热组件与被隔热航天器结构表面贴合;第一多层隔热组件、第二多层隔热组件之间保持一定间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航天器热控设计中因反射屏之间接触导热造成多层隔热组件隔热不充分,以及为加强多层隔热组件隔热效果而增加结构套筒等大型结构件导致热控设计尺寸和重量超限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