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636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60138.0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31/105 , H01L31/18 , H01L31/0288 , H04B1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补偿掺杂的全硅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子器件领域。全硅光电探测器包括补偿掺杂的吸收区、收集电流的P++和N++重掺杂区。一方面,通过P型和N型混合的补偿掺杂的方式,在硅波导内部引入了超过传统的单次掺杂的缺陷密度,同时形成具有本征半导体性质的吸收区,避免对光探测无贡献的自由载流子吸收。另一方面,通过狭缝波导提高了界面处的缺陷密度以及增强了缺陷与光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全硅光电探测器可以利用在硅波导中引入的缺陷以及增强光与缺陷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光通信波段(1.3‑1.6μm)的光探测。此外,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完全兼容CMOS工艺,无需引入其他材料,具备低成本和高集成度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48593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1294682.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F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偏振稳定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快速定位算法将任意输入光偏振态经过偏振控制器后的输出光偏振态快速调整到邦加球上任意指定目标偏振态附近,再由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进一步稳定输出光偏振态至目标偏振态,以实现对任意偏振态稳定到任意设定的目标偏振态。具体实现系统由输入输出端两个偏振分析仪和标定好的偏振控制器以及单片机等构成,输入偏振分析仪和标定好相位差与电压关系的偏振控制器用于快速定位,同时由输出偏振分析仪结合随机梯度下降算法最终稳定输出偏振态到设定值。本发明的偏振稳定控制方法兼顾搜索速度和避免局部极值,实现快速稳定变化偏振态到任意指定目标偏振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527031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1320933.0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D2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上热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电芯片、光芯片和开关管;光芯片包括位于待加热光器件一侧的热调器件,热调器件包括掺杂半导体制作的PN结或PIN结;开关管一端与所述电芯片相连,另一端与光芯片的热调器件相连;电芯片用于产生PWM波,并发送给所述开关管;开关管用于选通所述光芯片中的热调器件,并将PWM波发送到所述光芯片中被选通的热调器件上;光芯片中被选通的热调器件在PWM波作用下工作在正偏状态,以滤除PWM波中的高频成分,从而产生稳定的热功率,给所述待加热的光器件进行加热。由于热调器件的高频截止频率较低,PWM波的驱动频率相比于传统的PWM波驱动方案要低,故本发明中的电芯片的动态功耗较低,能量利用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55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86722.X
申请日:2021-09-16
IPC: H04L9/08 , H04B10/70 , H04B1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自由度量子密钥分发硅基发射端芯片,包括强度补偿模块、第三多模干涉耦合器、诱骗态强度调制模块、光开关模块、相位编码模块、偏振编码模块、衰减监控模块和同步光路,所述强度补偿模块与所述第三多模干涉耦合器连接,所述第三多模干涉耦合器与所述诱骗态强度调制模块连接,所述诱骗态强度调制模块与所述光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光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相位编码模块和所述偏振编码模块连接,所述相位编码模块与所述衰减监控模块连接。本发明在一个芯片上同时集成了相位编码和偏振编码模块,可以实现稳定的、安全的多强度调制,实现多种编码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262966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53372.9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构分时偏振分析系统及探测方法,属于集成光学技术领域。包括光偏振分束转换装置、可调光移相装置、可调光分束装置、第一光探测装置和第二光探测装置,光偏振分束转换装置将待测光按一对正交偏振态分束后转换为同一偏振态并输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可调光移相装置接收第一光束并进行相位调节;可调光分束装置接收调节后的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并对二者进行干涉合束,通过调节分光比,进而改变输入到探测装置的干涉结果;探测装置探测两路光束的光强度,并转化为计算待测光斯托克斯参数的电信号,完成偏振态的测量。本发明相较于传统分立器件构成的偏振分析仪具有小尺寸、低成本、可重构、快速测量和高精度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9752801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11599832.4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式复用的可重构光延时线系统,属于光子通信系统中的集成光电子器件领域。系统包括:光模式复用器、光延时器、光模式解复用器,光延时器包括多个光延时单元,每个光延时单元由多个可以控制不同开通状态的光模式开关和一段光延时线构成。本延时线系统可以实现多光束的独立延时控制,大大缩小器件的面积,应用于光学相控阵等需要进行多路光延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5280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599832.4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式复用的可重构光延时线系统,属于光子通信系统中的集成光电子器件领域。系统包括:光模式复用器、光延时器、光模式解复用器,光延时器包括多个光延时单元,每个光延时单元由多个可以控制不同开通状态的光模式开关和一段光延时线构成。本延时线系统可以实现多光束的独立延时控制,大大缩小器件的面积,应用于光学相控阵等需要进行多路光延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952940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11785.9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2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硅基集成光电子器件——超高速锗硅光电探测器,包括几个物理上分离的地极和一个信号极,所述地极之间通过一段或几段导线连接,所述一段或几段导线形成的总电感量为50pH至900pH。本发明通过Wire Bonding技术,在现有的锗硅光电探测器电极中引入具有特定电感量的导线,使得器件在高频处带宽曲线有一定抬升。本发明在没有增加工艺复杂度、不影响器件其它性能参数的情况下,实现了一种超高带宽锗硅光电探测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14963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2530.4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结构紧凑的用于双偏振态信号处理集成芯片,包括一个二维光子晶体光栅和一个信号处理器件,所述二维光子晶体光栅与信号处理器件通过波导组成环形回路。通过二维光子晶体光栅,将光纤中的x和y偏振态的光耦合进集成波导中,耦合进波导中的两个偏振态的光都是以同一模式(均为TE模式或均为TM模式)在波导中进行传输,但是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传输并通过同一个信号处理器件进行处理,最后再通过输入的二维光子晶体光栅耦合输出。本发明只用到了一个耦合光栅和一个信号处理器件,这样就大大的减小了器件的尺寸以及工艺的复杂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67331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36040.9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L27/36 , H04B10/50 , H04B10/64 , H04B10/2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QAM光矢量信号产生及远程外差探测装置,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在发送侧,第一MZM调制器将激光和微波震荡源调制后输出上、下边带光信号;光纤光栅使得上边带光信号通过;光带通滤波器使得下边带光信号通过;矢量波形发生器将数字基带信号分成两路输出;光调制装置对光纤光栅输出的上边带光信号进行调制后输出携带有数字基带信息的QAM光信号;第二光耦合器将下边带光信号与上述QAM光信号耦合至光纤中。本发明通过远程外差方法将光频域范围内的QAM光信号变换到所期望的电子频域内,并驱动天线产生携带有原始QAM信号的电磁波,可用于产生高频毫米波,实现结构简单,能耗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