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187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56460.7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3/44 , B01J35/02 , B01J35/10 , C02F1/70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纳米颗粒‑三维活性炭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包括基体三维活性炭,以及沉积在三维活性炭基体上的钯纳米颗粒;通过将三维活性炭浸渍于硝酸溶液中,水热反应得到改性三维活性炭;然后采用化学沉积法得到。该复合催化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就有良好的效果。该复合催化剂具有高通量、强催化活性、强稳定性和回收简单的特点,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催化剂组装成高效过滤器应用于化学工业产生的废水处理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23918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053640.3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9/02 , G01N5/00 ,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素酶原位修饰金芯片的方法。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SPR)技术是实时、原位研究生物大分子在固体界面的吸附是重要工具,前者同时检测石英晶体频率的变化(对应感应器上的重量)和吸附层的能量耗散值(对应感应器上薄膜的结构)的变化,后者只研究“干物质”的变化。传统的研究纤维素酶与底物的方法是把底物固定在QCM或SPR芯片上,然后把纤维素酶作为流动相通过,以研究二者的相互作用。本发明运用原位修饰的方法,把纤维素酶结合到金芯片上,构筑了表面均匀的纤维素酶薄膜,拓宽QCM或SPR的应用范围来研究纤维素酶与体系中其他高分子的相互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8795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53639.0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68 , G01N21/552 , G01N2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木质素原位修饰金芯片的方法。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SPR)技术是实时、原位研究生物大分子在固体界面的吸附是重要工具,前者同时检测石英晶体频率的变化(对应感应器上的重量)和吸附层的能量耗散值(对应感应器上薄膜的结构)的变化,后者只研究“干物质”的变化。传统的木质素修饰金芯片的方法是通过溶解木质素然后旋涂的方法得到,其缺点是粗糙度较高。本发明采用先在金芯片上预先修饰牛血清蛋白或者纤维素酶的方法,然后再在其表面原位吸附一层木质素以制备木质素传感器,制备所得芯片更加平滑。
-
公开(公告)号:CN10580301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39061.2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6 , C12P19/14 , C12P7/10 , C12P19/02 , C12P22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糖化效率的方法,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可高效提高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糖化效率的方法。硫酸盐制浆废液经浮油回收和酸沉淀后,用碱调节溶液pH至11,离心分离除去下层泥沙等碱不溶物,上清液用2mol/L硫酸调节溶液pH至5,离心分离,弃去沉淀物,上清液继续用2mol/L硫酸调节溶液pH至2,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沉淀物用pH为2的硫酸经洗涤,得硫酸盐木质素,将硫酸盐木质素加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搅拌均匀后作为助剂,加入到预处理后的酶解底物木质纤维原料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酶液进行酶水解糖化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收集上层含糖清液。
-
公开(公告)号:CN11592085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1420112.3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弃口罩和木质素制备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将废弃口罩进行磺化,洗至中性、干燥,得到磺化产物;将碱木质素与所述的磺化产物混合并利用活化剂进行活化,干燥后放入管式炉进行碳化;洗涤、干燥即得所述吸附剂。以木质素为生物质碳基质,口罩聚合物为碳源,利用活化剂将碱木质素和经磺化的口罩活化后进行共热解,所得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远远高于纯木质素基碳吸附剂,有利于其对染料分子的捕捉和染料在吸附剂表面的快速扩散,具有高效的吸附性能。将废弃口罩与木质素相配合制备吸附剂,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实现了木质素的高附加值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85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49437.5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制备具有镂空结构的木质素纳米颗粒的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分级纯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木质素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成纳米颗粒悬浮液,并通过控制离心转速对所制得的木质素纳米颗粒悬浮液进行分级,得到镂空结构的木质素纳米颗粒。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少,效率高,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同时可通过在自组装过程中添加药物的方式负载万古霉素,为木质素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11582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0149341.4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L27/26 , C08J3/075 , C08J3/24 , C08L89/00 , C08L5/08 , C08L97/00 , A61L27/52 , A61L27/50 , C12N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木质素磺酸盐‑明胶有机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壳聚糖和明胶作为凝胶骨架,通过木质素磺酸盐(SL)耦合加强凝胶网络结构,从而改善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的柔韧性和机械性能。本发明通过木质素磺酸盐和乙二醇改善的水凝胶具有高柔韧性、高机械性能的特点,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医学承重材料服务于人体韧带,软骨和细胞培养支架等领域。本发明的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可实施性强,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柔性能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存在巨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1622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38663.5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27D1/08 , B27K3/02 , B27K5/04 , D21C3/02 , D21C3/04 , D21B1/30 , B27K3/32 , B27K3/20 , D21J5/00 , B42D25/40 , B42D25/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生物质基多功能透明木材及其无胶自粘合成型制备方法,以木片或木材加工剩余废弃物为原料,通过脱基质处理结合表面氧化技术,在纤维间建立多层级自交联网络结构,在不使用任何胶黏剂的条件下,制备具有层内、层间多尺度自粘合特性的无胶透明材料。进一步引入天然明胶,结合单宁酸,在氧化纤维素与明胶间通过化学接枝与物理交联协同作用,制备兼具优异力学、光学、耐水、隔热及紫外光屏蔽功能的全生物质基可降解多功能透明材料。作为石油基透明塑料及玻璃的潜在替代品,在智能防伪、光电器件、节能建筑、轻量化汽车、食品保鲜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且对木材加工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3407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913850.5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热处理木材纤维骨架/聚二甲基硅氧烷弹性复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天然木材进行脱基质处理制得木材纤维骨架,经冷冻干燥,进一步高温表面热处理后,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后制备获得。本发明方法可较好保存木材纤维骨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冷冻干燥法显著提高木材纤维骨架中亲水性纤维素与疏水性PDMS间的界面结合性。表面热处理法可在木材纤维骨架表面构建光热转化界面,使得制备所得复合材料在吸附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同时,通过提高PDMS在木材纤维骨架中的质量比,制得的弹性复合凝胶力学性能及形状恢复性能方面均有极大的提升,且多次循环后仍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有望应用于吸附、油水分离及智能传感设备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9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889513.7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552 , G01N1/28 , G01N1/34 , G01N1/3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表征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相互作用的方法,先制备木质素溶液,然后将木质素溶液滴加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金芯片上,旋涂制得木质素膜;将纤维素酶通入SPR仪器,实时监测木质素组分和纤维素酶之间动态吸附过程,获得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相互作用结果。本申请的表征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相互作用的方法,利用SPR评估纤维素酶和木质素之间吸附和解离的过程,可有效得到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力和解吸力,利于更加详细的研究纤维素酶和木质素之间作用机理,为下一步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