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9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26809.7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2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管道泄露故障的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S0、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并构建考虑泄露故障的综合能源系统最优动态能流模型;S1、初始化综合能源系统;S2、采用状态持续时间抽样算法抽取包括天然气网和热网管道在内的所有元件状态时序序列;组合全部元件的时序序列得到系统状态转移序列;S3、对划分得到的每个系统状态转移序列,采用考虑泄露故障的综合能源系统最优动态能流模型确定能源负荷削减量;记录负荷削减量和负荷削减状态的持续时间;S4、进行收敛性判断;如果满足收敛条件,则停止迭代模拟。本方法可以在考虑管道泄露故障的基础上,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8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21088.3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各电气节点在各时段下对电价的敏感因子指标确定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利用各电气节点的运行参数从关键节点中确定关键元件;获取实施峰谷分时电价后关键元件的电量响应曲线,确定各关键元件在不同时段下的负载率,对关键元件的故障率进行修正以获得时变故障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评估模型;基于时变故障率确定关键元件的故障时间,基于修复率确定关键元件的修复时间;运行可靠性评估模型以综合能源系统的不同的运行状态、以及各运行状态下各关键元件的故障时间和修复时间为输入数据,运行可靠性评估模型输出运行可靠性指标,实现响应系统负荷变化的可靠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4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5024.3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输电线路评估方法,其考虑攻击者的资源、最优攻击决策和系统运营商的再调度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三层优化模型来辨识系统中的关键输电线路,以增强输电线路抵御潜在的恶意物理攻击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考虑攻击者的攻击特征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恶意物理攻击场景未知的关键输电线路辨识的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为了量化关键输电线路对系统抵御恶意物理攻击,提升系统弹性的重要性,实现输电线路重要等级排序,提出了一个恶意物理攻击条件下输电线路重要度评估指标,根据该重要度评估指标确定电网中各条关键输电线路的输电线路重要等级,进而实现对恶意物理攻击的电网输电线路重要等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99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661606.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8/2321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交叉熵重要抽样的元件可靠性参数优化解析方法,包括:输入参数;采用交叉熵重要抽样产生系统失负荷事件,并进行系统可靠性评估;建立基于交叉熵重要抽样的系统可靠性指标解析模型;建立可靠性参数优化解析模型;将优化解析模型分解为上层问题和下层问题;求解上层问题得到解析模型系数并对系统元件进行重要度排序;依次求解上层问题与下层问题,得到被优化元件投资费用及被优化后的不可用率;输出被优化元件集合及其中各元件的投资费用及被优化后的不可用率。本发明的解析计算精度与传统可靠性优化方法十分接近,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可靠性参数优化问题的计算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19024.0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1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生存能力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极端外部环境下WLPG生存能力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弱联系电网WLPG的系统数据;根据针对WLPG的极端事件的定义,将外部灾害按照严重程度分为多类极端事件;并建立三级评价指标,所述三级评价指标的一级指标为综合生存指标;对各类极端事件下的生存能力指标进行蒙特卡洛抽样评估,得到每类极端事件下生存能力的三级指标值;使用预设的信息熵模型,分别将各类极端事件下生存能力的三级指标合成二级指标;使用预设的主成分评估模型,将二级指标合称为一级指标,得到各类极端事件下的综合生存指标。本发明可以准确且客观的评估极端环境下WLPG的生存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64695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1226827.5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茂生 , 衣立东 , 李旭涛 , 李宏强 , 胡博 , 马鑫 , 李春燕 , 薛飞 , 邵常政 , 周雷 , 杨慧彪 , 顾雨嘉 , 张汉花 , 周杨涵 , 顾文波 , 任勇 , 唐瞻文 , 吴玫蓉 , 徐钽
IPC: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G06Q10/04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系统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法、介质及系统,包括:采用枚举法生成每一场景下IEEE节点系统的不同故障状态;计算每一场景下IEEE节点系统的每一故障状态的每一故障元件的风险分摊部分的值;基于每一场景下IEEE节点系统的每一故障状态的每一故障元件的风险分摊部分的值,识别每一场景下的薄弱元件,得到对应的IEEE节点系统的恶劣故障场景;基于IEEE节点系统的恶劣故障场景,建立IEEE节点系统的混合储能优化模型和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的约束下,求解混合储能优化模型,得到IEEE节点系统的每个节点配置的蓄电池、超级电容的额定容量、额定功率和充放电功率。本发明兼顾经济性并提升系统实际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32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32056.3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鑫 , 薛飞 , 胡博 , 李旭涛 , 李宏强 , 邵常政 , 唐瞻文 , 李春燕 , 杨慧彪 , 徐钽 , 周雷 , 顾雨嘉 , 任勇 , 张汉花 , 周杨涵 , 吴玫蓉 , 顾文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介质及装置,包括:基于获取的包含同送同受节点的交直流混联系统中的各元件的状态之间的转移率,采用序贯蒙特卡洛的方法进行抽样生成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时序状态;基于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时序状态,求解典型负荷场景下的最优削负荷潮流模型,得到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时序状态下的最小削负荷量;基于时序状态下的最小削负荷量计算得到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期望的估计值;重复上述的步骤,直到可靠性指标期望的估计值满足收敛条件,以通过满足收敛条件的可靠性指标期望的估计值评估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可靠性。本发明对包含同送同受节点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的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28378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0644428.X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7 , G06Q10/0639 , G06F30/17 , G06Q30/0201 , G06F17/12 , G06F17/15 , G06F119/02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区间优化算法的可靠性逆问题模型及其求解方法,方法包括:S1、确定待求的未知可靠性参数和已知可靠性指标,设置可靠性参数的取值区间;S2、通过一次可靠性评估过程计算可靠性参数到各可靠性指标的非线性映射系数;S3、建立可靠性评估逆问题非线性方程组,即基于可靠性指标解析计算模型的非线性方程组;S4、根据未知可靠性参数个数与已知可靠性指标个数大小关系,将可靠性评估逆问题非线性方程组转化为不同非线性优化数学模型,选择相应的区间算法求解非线性优化数学模型,得到待求可靠性参数值;S5、对非线性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效果测算与检验。本发明在确保求得最优解的同时也提升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48514.4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丁茂生 , 李旭涛 , 刘海涛 , 李宏强 , 马鑫 , 胡博 , 薛飞 , 李春燕 , 杨慧彪 , 周雷 , 邵常政 , 顾雨嘉 , 任勇 , 徐钽 , 张汉花 , 周杨涵 , 吴玫蓉 , 唐瞻文 , 顾文波
IPC: G06Q10/0639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信息物理协同攻击方法、介质及装置,包括:建立用于电力系统的信息物理系统攻击的双层优化模型,其中,所述双层优化模型包括:基于攻击者角度的上层信息物理协同攻击优化模型和基于运行人员角度的下层运行优化调度模型;求解所述双层优化模型,确定是否对所述电力系统的线路和发电机组展开物理攻击。本发明基于信息物理协同攻击模型提出了双层优化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信息物理协同攻击的有效性,并降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