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污泥转化为高品燃油及氮磷肥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0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38079.4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收污泥转化为高品燃油及氮磷肥料的方法,属于污泥资源化技术领域,包括:将含水污泥与MgCl2混合后进行水热液化反应;对水热液化形成的混合物通过动力学或不同密度和溶解度进行物理分离,获得固相水热炭、油相和含氮水相;对油相进行纯化处理得到可作为高品燃油的生物油;对水热炭进行化学酸浸和物理分离,形成重金属含量低的富磷溶液;将含氮水相与富磷溶液混合,以获得设定氮磷镁比的混合溶液,调节混合溶液pH至碱性,反应后获得可作为氮磷肥料的磷酸铵镁。本发明氯化镁辅助污泥水热液化的方法实现了生物油的催化提质,回收污泥氮磷资源降低产油成本,满足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一种小球藻凝胶保存方法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67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4026.4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炔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球藻凝胶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将小球藻藻种接种于TAP培养基中摇床振荡培养,每天监测微藻藻细胞密度,将微藻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待用;(2)制备凝胶:海藻酸钠的浓度为1%‑5%,称取2g海藻酸钠溶于100ml水中,在100℃恒温水浴锅边加热边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将其放于无菌生物柜使用紫外杀菌,冷却待用;(3)制备小球藻凝胶:将步骤(2)中的凝胶加入到步骤(1)中,搅拌均匀,得到小球藻凝胶,将小球藻凝胶转移至密闭试管或者密封袋;(4)保存:将密封好的小球藻凝胶放置于多种环境条件保存。本发明能够较大程度的保存微藻的活性,并且能够较快的活化微藻,将微藻用于固碳实验。

    一种盐胁迫联合甜菜碱促进螺旋藻积累藻蓝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70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71348.4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胁迫联合甜菜碱促进螺旋藻积累藻蓝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培养螺旋藻至对数生长期后期,收集藻细胞作为种子;再将一定量的氯化钠添加至螺旋藻培养基(例如Zarrouk培养基)中,使氯化钠浓度达到5‑600 mmol/L之间;配制甘氨酸甜菜碱母液,将母液添加到螺旋藻培养基中使其终浓度达到5‑5000μmol/L之间,并在光照下培养螺旋藻。将培养得到的螺旋藻细胞分离富集,提取藻蓝蛋白。本发明简单易行、能大幅缩短螺旋藻的培养时间,并显著增加藻蓝蛋白产量,从而大大提高了微藻生产藻蓝蛋白的效率。

    一种利用吸附处理氨氮废水培养微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213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67599.5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利用吸附处理氨氮废水培养微藻的方法,采用吸附剂作为吸附废水中氨氮的介质,然后将吸附后的废水培养微藻,并以吸附氨氮后的吸附剂作为氮源缓释剂,为微藻的生长提供氮素,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耐受氨氮藻种的筛选、吸附预处理氨氮废水、微藻的培养。本发明对氨氮废水处理效果好,特别是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同时还能获得的高附加值微藻生物质,从而产生额外经济价值,能降低废水治理成本,是一种经济、环保的氨氮废水处理工艺。

    一种微藻培养装置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3953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70268.6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藻培养装置,包括封闭式反应器组件、两个负压储液罐、控制电柜、简易空气净化装置、以及辅助水泵。本发明要点在于通过两个负压储液罐轮换储液达到负压高效驱动目的的微藻培养装置,该装置不仅克服了传统开放式培养无法无菌培养的缺陷,相比于其他方式驱动的封闭式培养装置更具有培养过程剪切力小而培养液扰动效果更佳,对藻细胞伤害小,能获得更高密度藻液,且能耗低等优点。

    一种新型微藻除霾富氧空气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7940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716890.4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新型的微藻空气净化器装置由PM2.5检测器、单片机控制系统、粗滤层、离心风机、控制面板、藻层、光源、活性炭层、离心泵、藻层储液槽、TiO2光触媒净化层、Ag2O杀菌层、活性炭层、亚克力外壳、进气口和出气口构成。本发明空气净化器装置将微藻净化、活性炭吸附等技术结合,微藻通过自身新陈代谢作用降解PM2.5,释放氧气有益人体健康,使室内拥有清洁和安全的空气。通过将本发明空气净化器装置的应用,能够降低密闭空间中高二氧化碳浓度和高颗粒污染物浓度对人体的危害,特别是在某些特殊的密闭空间,如载人航天器和潜艇等场所需要及时补充氧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一种利用微藻除霾富氧的新型口罩

    公开(公告)号:CN10857697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719248.1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利用微藻除霾富氧的新型口罩,口罩从内往外依次是亲肤层、杀菌层、防水层、微藻层和透光层。人体呼吸将空气从口罩外侧吸入体内,空气依次经过各滤层,达到对吸入的空气除霾富氧保湿的效果。空气在透光层经初效过滤后去除粒径较大的固体悬浮物,然后通过湿润的微藻层截留吸附细小颗粒,同时微藻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最后经杀菌层将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及脱附微藻消灭。本发明口罩独创性地采用微藻净化技术,使用的材料均为安全无害的新型材料,亲肤材质及人性化设计使佩戴更为舒适,而且微藻层可更换重复利用,能够有效净化吸入的空气,并能吸收空气中和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一种真菌介导的微藻固定化废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2726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29657.9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真菌介导的微藻固定化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微藻的转接;(2)微藻的高密度培养;(3)能成球真菌的孢子的培养;(4)添加新鲜孢子悬浮液到微藻培养基中;(5)真菌介导微藻细胞固定化;(6)固定化的微藻细胞用来处理各种废水。本发明引入了真菌介导的微藻固定化技术,用来处理废水,处理完的废水可回收利用,满足了微藻工业化处理废水应用的要求,是一条经济、高效地制微藻污水处理的新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