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6360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311528048.5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7/18 , C07D307/12 , C07C45/59 , C07C49/39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NiCoAl/C催化剂及其在糠醛转化中的应用,属于生物质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糠醛为原料,以NiCoAl/C为催化剂,通过对催化剂的简单调控,高选择性、高转化率催化糠醛制备环戊酮或四氢糠醇,采用非贵金属原材料,原材料获取简单低廉,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34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80785.5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01J23/34 , C07D307/33 , C01G4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基催化剂及在乙酰丙酸及其衍生物催化转化中的应用,属于生物质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乙酰丙酸及其衍生物为原料,以Mn基催化剂为催化剂,通过对催化剂的简单调控,高选择性、高转化率来催化乙酰丙酸及其衍生物制备γ‑戊内酯。采用非贵金属做原材料,获取简单低廉,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945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328238.0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HZSM‑5覆膜生物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炭催化剂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生物质经过磷酸浸渍活化及高温热解生成磷酸化生物炭;将季铵类模板剂、铝源、氯化钠和水的混合物中逐滴添加硅源得到分子筛前驱体;分子筛前驱体与磷酸化生物炭混合,经过静置老化、加热反应、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合成得到产物A;产物A代替磷酸化生物炭,重复合成程序数次,高温煅烧得到产物B;产物B与氯化铵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再冷却、过滤、洗涤数次,高温煅烧后得到HZSM‑5覆膜生物炭催化剂。本发明HZSM‑5覆膜生物炭可用于有机固废催化热解转化芳烃化合物,具有成本低、催化性能优异、单环芳烃选择性高等优点,有助于有机固废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408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42403.8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A01G33/00 , A01K61/10 , A01K63/00 , A01K63/04 , C12N1/20 , C12N1/12 , C12N1/02 , C12R1/89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减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烟道气中CO2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微藻养殖:建立微藻养殖设施,利用CO2烟道气进行微藻的养殖,同时采用烟气处理废弃物如脱硫脱硝废液替代部分营养盐;(2)微藻浓缩:采用超滤的形式对微藻培养液进行浓缩,浓缩后的上清液重新返回微藻养殖设施,补充营养盐后继续养殖微藻;浓缩后的微藻湿料作为鱼饲料待用;(3)鱼类养殖:建立鱼类养殖设施,并与微藻养殖设施连通,同步养殖鱼类,将CO2转化为易采收的鱼类蛋白。该方法采用藻鱼协同技术进行生物固碳,利用CO2进行微藻养殖,并进一步利用微藻养殖鱼类,进而将CO2转化为易于捕捉的鱼类,最终实现将CO2转化为有机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028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1066819.X
申请日:2020-10-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2F9/00 , C10L1/02 , C12N1/14 , C12N1/12 , C12M1/00 , C12P7/64 ,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0 , C02F1/66 , C12R1/645 , C12R1/89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水热产能工艺及装置,所述工艺具体包括水热水相废水稀释、接种真菌培养、微藻采收、藻菌生物质水热产能、净化水回用和循环产能步骤,形成半封闭循环模式的生物质水热产能工艺。所述装置由真菌和微藻生物反应器、过滤器、水热反应釜、储气瓶、储碳瓶、储油瓶、混合气室、光源和CO2气罐等构成。本发明首次提出丝状真菌与微藻联合回收水热水相废水营养元素并回用水资源的方法,建立一种基于水热工艺的生物质半封闭循环产能装置,集生物质转化、水热水相废水处理、水资源回收、微藻培养、藻菌采收为一体,减少了整个产能工艺成本,特别减少了微藻培养和藻菌采收的投入,为生物质精炼系统工业化应用提出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511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93956.5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燃煤电厂的小球藻高效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小球藻在实际烟气条件下培养到特定浓度,接种至柱状反应器中;(2)经过优化的特定烟气培养条件;(3)经过优化的反应器装置与微纳米曝气系统。所述的烟气由燃煤电厂净烟气管道供给,主要成分为mg/m733SO‑x79%N、重金属2、13‑16%COCu2‑42μ、g/L4‑7%O以及2、40.Pb0.0‑150.‑0.0 3μmg/mg/L等3NO。x烟气的湿、1.5‑4.5 度、溶解度、流量等因素对微藻养殖有显著影响,通过加设烟气预处理系统,优化曝气气液比,优化光配方,添加微纳米曝气技术等手段,大幅提高烟气的利用率。对比实验室培养基及模拟烟气培养,显著提高小球藻的生长速率和固碳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6538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39739.0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6 , C02F9/00 , B01D53/58 , B01D53/78 , B01D2251/506 , C01C1/242 , C02F1/02 , C02F1/20 , C02F1/66 , C02F3/28
Abstract: 一种真空低温酸吸收回收经厌氧消化后高氨氮废水中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高氨氮废水的厌氧消化;(2)厌氧消化废水的固液分离;3)调节废水pH(;4)加热废水至目标温度(;5)启动真空泵使废水在目标温度下沸腾;(6)用硫酸溶液吸收废水中加热脱除的氨形成硫酸铵。本发明通过将厌氧消化后的高氨氮废水在真空负压条件下加热使其沸腾,最后利用硫酸吸收废水中氨形成硫酸铵并回收利用,从而达到脱除高氨氮废水中氨并将其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85889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095104.4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C02F3/32 , C02F3/34 , C12N1/12 ,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兼养微生物氮丰度转换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方法,使用预培养获得或从培养体系中收获的微生物细胞如微藻、光细菌和其他化能细菌等,在丰氮培养基中进行快速培养积累兼养微生物细胞,接着收获该兼养微生物并转入限氮培养基中进行限氮培养2?4天,最后转入高氨氮废水中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自养生长,由于兼养微生物在限氮过程中需要合成脂质体用于保存能量,同时降解叶绿体等细胞器,因此在光照条件下转丰氮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氨氮营养源用于合成叶绿素和其他光合作用需要的组件,从而能高效去除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71249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91638.X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养微生物营养转化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的方法。本发明所设计的兼养微生物营养转化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兼养微生物的转接与培养;2)在富含有机碳培养基或富含机碳废水中高密度培养;3)兼养微生物异养细胞的收获;4)转接到高氨氮废水进行自养培养,吸收高浓度氨氮并净化废水。本发明引入了改变兼养非生物营养代谢途径的方法,用来处理高氨氮废水,处理完的废水又可以回收利用,满足了微藻工业化处理废水应用的要求,是一条经济、高效地制微藻污水处理的新途径。收获的微藻细胞可以进一步处理用于生物能源和动物饲料等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698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31241.7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Cu/HZSM‑5催化剂及其在甘油转化中的应用,属于生物质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Cu/HZSM‑5为催化剂,催化甘油氢解以高转化率、高选择性制备一元醇(包括乙醇、正丙醇、异丙醇)的方法,即甘油在Cu/HZSM‑5催化剂上发生选择性加氢反应,生成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本发明向反应釜投入0.45g Cu/HZSM‑5催化剂,1g甘油和9g水,在250℃和5MPa H2条件下反应18h,甘油的转化率可达100%,一元醇的选择性可达8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