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柱芳烃的肿瘤靶向性光热/药物协同治疗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61205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49616.7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nventor: 汪洋 姚勇 汤若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柱芳烃的肿瘤靶向性光热/药物协同治疗材料。本发明设计并合成得到了一种柱芳烃和多巴胺的共聚纳米材料,一方面,该共聚纳米材料通过柱芳烃与靶向分子吡啶鎓共轭叶酸(FA‑Py)发生主客体络合,可以形成具有靶向性的纳米颗粒,另一方面,利用该纳米颗粒作为载体,通过物理吸附可以将盐酸阿霉素(DOX)负载在聚多巴胺表面;在近红外激光的照射下,可以使聚多巴胺升温,实现光热治疗,同时还可以促进纳米颗粒的分解和DOX的释放,从而实现肿瘤靶向性光热/药物协同治疗。

    亚铜离子响应的NO释放和光热协同治疗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0982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346174.X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nventor: 汪洋 姚勇 黄悠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铜离子响应的NO释放和光热协同治疗剂及其应用。所述协同治疗剂由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颗粒UiO‑66‑SNO和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硫化亚铜通过静电自组装得到;首先采用高温溶剂热的方法制备得到UiO‑66‑SH,过亚硝基化反应得到约100 nm的小尺寸的UiO‑66‑SNO;其次通过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将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硫化亚铜与UiO‑66‑SNO结合,得到协同治疗剂。利用癌细胞的酸性环境产生Cu+刺激UiO‑66‑SNO释放NO气体,Cu2‑xS‑PEI可以在1064nm激光下产生光热治疗,最终实现了NO气体治疗和光热治疗的协同治疗效果。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水的新型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97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109874.2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水的新型吸附剂,所述新型吸附剂为超分子聚合物WP6‑WCTV,WP6‑WCTV的分子结构式为:([(C33H24O18)2•(C102H180N12O12)]n)。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水的新型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S1、制备季铵盐改性水溶性柱[6]芳烃WP6;S2、制备阴离子环三藜芦烃WCTV;S3、以季铵盐改性水溶柱[6]芳烃WP6和阴离子环三藜芦烃WCTV为原料,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聚合物材料,即一种基于柱状芳烃交联聚合物的吸附剂材料WP6‑WCTV。本发明通过阳离子型柱芳烃和阴离子型环三藜芦烃作用,简洁高效的构筑了一类可用于处理有机废水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和高效性。

    一种新型水溶性柱芳烃的合成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85416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465449.5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水溶性柱芳烃的合成,合成步骤包括:溴代柱五芳烃的制备、新型水溶性柱芳烃的制备和新型水溶性柱芳烃的制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型水溶性柱芳烃的应用,包括水体系中检测乙二胺、蒸汽环境下检测乙二胺及有机体系中检测乙二胺。本发明根据水溶性柱芳烃与乙二胺接触后在365nm紫外灯下可观察到黄色的荧光来鉴别体系中是否存在乙二胺,既可以在有机体系,也可以在水体系中检测乙二胺的存在,同时也可以在蒸汽环境下检测乙二胺。

    一种化学动力学治疗和化疗联合的纳米治疗剂

    公开(公告)号:CN11487001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77762.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nventor: 汪洋 景丹妮 姚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动力学治疗和化疗联合的纳米治疗剂,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纳米治疗剂包括CuSiO3纳米颗粒,在CuSiO3纳米颗粒表面连接有PEG和叶酸,在CuSiO3纳米颗粒内负载有戒酒硫DSF和葡萄糖氧化酶GOx。葡萄糖会在GOx的催化下生成葡萄糖酸和H2O2;葡萄糖酸降低肿瘤微环境的pH值从而促进CuSiO3@DSF纳米颗粒的降解,H2O2可触发CuSiO3分解释放出Cu2+并与肿瘤细胞内的H2O2发生类芬顿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同时分解释放出来的DSF会与游离的Cu2+离子结合形成抗癌药物CuDDTC。本发明的治疗剂具有ROS响应性的特性,利用芬顿反应原理产生过量的ROS,破坏肿瘤细胞内蛋白质、脂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

    一种基于柱芳烃的尺寸选择性催化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3285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17131.4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柱芳烃的尺寸选择性催化剂及其应用,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该尺寸选择性催化剂包括金纳米粒子内核和柱芳烃空腔外壳,所述柱芳烃空腔外壳包覆在金纳米粒子内核外,该柱芳烃空腔外壳由不对称柱[5]芳烃P5酸经偶联反应后形成。不对称柱[5]芳烃P5酸经偶联铰链以后,底物分子只能通过柱芳烃空腔和内部的金纳米粒子接触,发生反应,从而实现精准的尺寸选择性(小于0.5nm)催化。

    一种NiCo/TiO2电池阳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4485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1811203111.7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C掺杂的NiCo/TiO2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产品以高比表面的纳米TiO2载体复合纳米NiCo合金并掺杂N,C而成。NiCo合金和掺杂的N,C能提高TiO2载体的导电性,NiCo合金和N,C的掺杂对TiO2的协同作用提高TiO2对甲醇的催化氧化性能,同时,甲醇氧化产生的CO等中间产物被吸附、转移到N,C掺杂的NiCo/TiO2催化剂表面,并被深度氧化为最终产物CO2,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抗CO毒化能力,由于NiCo的价格远低于Pt、Ru等贵金属,且在N,C掺杂的NiCo/TiO2催化剂中量较小,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催化剂的成本,可以提高电池性能。

    一种NiCo/TiO2纳米管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193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11203755.6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C掺杂的NiCo/TiO2纳米管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电极技术领域。所述电池电极由钛板阳极氧化先在表面形成纳米管,然后复合纳米NiCo合金并掺杂N,C而成。钛板阳极氧化焙烧后在钛板表面形成一薄层高比表面的TiO2纳米管,TiO2纳米管表面复合的纳米NiCo合金和掺杂N,C能提高TiO2纳米管的导电性,NiCo合金和N,C的掺杂对TiO2的协同作用提高TiO2对甲醇的催化氧化性能,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抗CO毒化能力,大大降低催化剂的成本,N,C掺杂的NiCo/TiO2纳米管电极用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可以提高电池性能。

    一类聚乙二醇功能化的两亲性柱芳烃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814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47913.8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聚乙二醇功能化的两亲性柱芳烃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所述聚乙二醇功能化的两亲性柱芳烃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其中,R为C2‑C8直链烷基,R’为n=23~113。本发明设计并合成得到了一类新型的含有不同长度烷基侧链和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侧链的两亲性柱芳烃,为两亲性柱芳烃自主装构筑的纳米药物载体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