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6415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37217.5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氧化石墨烯‑羊毛角蛋白与金属离子配位固定化氧化还原酶的方法,属于固定化酶技术领域。氧化石墨烯的结构稳定,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优良的酶固定化载体。片层结构的氧化石墨烯有着高比表面积,高柔韧性和出色的可加工性,是一种优良的酶固定化载体。羊毛角蛋白由无规卷曲、α-螺旋和β-折叠平行多肽构象一起组成的极致密的结构,具有有效的功能化基团,与氧化石墨烯有很强的结合能力。本发明所得固定化氧化还原酶的pH稳定性和重复使用稳定性明显增强,同时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回收率。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固定化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037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822218.8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制备非天然氨基酸的苯丙氨酸脱氢酶及其应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3或4所示。本发明通过对获得自海洋菌株Bacillus nanhaiensis(CGMCC NO.8969)的苯丙氨酸脱氢酶进行C末端区域改造,获得的变体氨基酸脱氢酶可催化系列非天然氨基酸底物,提高其催化具有大疏水基团的非天然氨基酸的能力,扩展底物谱。
-
公开(公告)号:CN109813781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10102754.0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胺脱氢酶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酶电极、酶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电极包括基底电极、电子传导层和胺脱氢酶层,可实现酶分子的有效固定和酶与电极之间的电子转移,提高酶分子催化活性和传感器的灵敏度。本发明的酶电极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导电高分子聚乙烯亚胺修饰石墨烯、碳纳米管做电极材料,具有制作方法简单、检测灵敏度高、快捷准确、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191207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610548837.9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检测菌株耐有机溶剂氧化还原酶的方法,涉及酶检测和生物催化剂的高通量筛选。包括菌株培养、细胞破胞、进一步统一多种酶的反应条件(有机溶剂、温度、缓冲液及激活因子)、构建多种有机溶剂体系酶活性高通量检测平台等。通过在粗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稳定耐盐、嗜盐酶的结构,使其正确折叠,减少假阴性的结果;并通过加入聚乙烯亚胺,提高氧化还原酶的稳定性,提高筛选效率。运用所建立平台可对大量菌株同时进行多种氧化还原酶耐多种有机溶剂耐受性的检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同时挖掘所考察菌株的应用潜力,获得工业生物催化应用所需的耐有机溶剂的氧化还原酶,并提高筛选效率,减少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的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05063010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510465185.8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乙烯亚胺金属配位固定化的多酶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定化酶技术领域,利用聚乙烯亚胺与金属离子配位固定甘油脱氢酶、辅酶氧化酶,以及甘油脱氢酶‑辅酶氧化酶融合酶,在固定化过程中聚乙烯亚胺分子通过亚胺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形成网状的聚乙烯亚胺骨架,配位在聚乙烯亚胺上的金属离子与甘油脱氢酶、辅酶氧化酶的C端组氨酸标签,以及甘油脱氢酶‑辅酶氧化酶融合酶的C端组氨酸标签形成配位键,获得固定化多酶体系。金属离子在固定化过程中起配位交联作用,并可提高多酶体系的催化效率。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多酶耦联效率高、制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易行。所得固定化酶具有固定化率高,活性回收率高,能够明显提高温度稳定性、重复使用稳定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9102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41498.1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N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氧化石墨烯-金属离子配位固定化酶的方法,属于固定化酶技术领域。在固定化过程中,过渡态金属离子可以与氧化石墨烯的羧基配位,并通过配位作用固定化甲酸脱氢酶。片层结构的氧化石墨烯是一种优良的固定化载体,表面带有环氧基、羰基、羧基等功能性基团,负载面积大。利用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不仅可使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增大酶的负载量,并且通过与酶组氨酸标签的配位相互作用,实现酶在石墨烯上的固定化。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固定化率高。所得固定化酶的温度稳定性、pH稳定和和重复使用稳定性明显增强,同时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30934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410392120.0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固定化纤维床反应器,涉及1,3‑丙二醇。设有反应器、发酵罐、pH自动控制装置;pH自动控制装置设有发酵罐pH探头、反应器pH探头、发酵罐pH检测器、反应器pH检测器、碱液蠕动泵、碱液瓶、空气过滤器,第1碱液瓶的碱液出口经第1碱液蠕动泵接发酵罐;发酵罐pH探头接发酵罐,其输出端接发酵罐pH检测器,发酵罐空气过滤器出口接发酵罐;发酵罐出口经发酵液蠕动泵接反应器;第2碱液瓶出口经蠕动泵接反应器,第2碱液瓶上设有空气过滤器;反应器pH探头接反应器,反应器内填充纤维材料,反应器pH探头与反应器pH检测器连接,反应器内底部设筛板;反应器上设有尾气出口,反应器接产物收集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15238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89897.1
申请日:2014-08-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海洋菌株催化不对称还原制备手性苯丙氨酸的方法,涉及手性苯丙氨酸。所述南海芽孢杆菌(Bacillus nanhaiensis)DSF?15A2,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8969。将菌种接入2216L培养基中培养,得发酵液,离心获得细胞,用缓冲液重悬、洗涤,配制成细胞液;在细胞液中,加入苯丙酮酸和氨基供体作为底物,再加入辅助底物用于辅酶循环再生,反应后得到含有产物L?苯丙氨酸的反应液,离心去除沉淀,上清液加入等量的甲醇,震荡混合均匀,离心去除沉淀(蛋白质),上清液稀释后进行测定,苯丙酮酸的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产物L?苯丙氨酸的浓度和对映体过量值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11246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61106.0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酶耦联体系制备手性胺的方法,属于生物催化不对称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胺脱氢酶与甘油脱氢酶、胺脱氢酶与甲酸脱氢酶以及胺脱氢酶与甘油脱氢酶、甲酸脱氢酶的多酶耦联体系,实现手性胺的不对称制备和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再生。本发明所提供的多酶耦联体系及其制备手性胺的方法,具有产品转化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辅酶可再生等优势,成本低、酶利用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795962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327740.7
申请日:2012-09-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阳离子树脂吸附提取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方法,涉及微生物发酵产品的分离方法。将1,3-丙二醇发酵液pH调至1~7,加入絮凝剂和活性炭,搅拌,静置并自然沉降;通过离心或过滤的方法除去所得的发酵液中的菌体、蛋白质以及其他不溶性固型颗粒,得到上清液;用阳离子树脂吸附所得的上清液中的1,3-丙二醇,上柱流速为0.5~2.0mL/min;树脂柱吸附饱和后,洗涤,洗脱,收集洗脱液;将所得的含有1,3-丙二醇的洗脱液减压蒸馏,获得98%~99.6%的1,3-丙二醇产品。无污染,投资少,不仅可降低1,3-丙二醇的分离成本,而且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