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1670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88670.8

    申请日:2008-04-10

    Inventor: 郭汉斌 侯思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基板及一补强件。基板包括显示区与非显示区,其中非显示区包括一下表面。补强件设置在非显示区的下表面,用以补强该基板的该非显示区。在一实施例中,该补强件与该基板可以通过黏胶接合。该非显示区包括多个电极垫,通过所述电极垫可以电性接合集成电路元件、或软性电路板外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可适用于玻璃基板的薄型化发展,并可以利用补强结构防止制作过程中以及安装于模块后液晶基板的损坏,从而提高生产合格率、产品稳定性及可靠度。

    背光模块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07474C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03110168.2

    申请日:2003-04-15

    Inventor: 张哲志 郭汉斌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块,至少包括外框、下框、上框、反射片及光源。上框及下框以可扣接的方式配置于外框内,而上框位于下框上,且下框可在背光模块倒置时与外框分离。反射片位于上框内及下框上,且反射片可在下框与外框分离后被取出。光源位于上框内及反射片上,用以向背光模块提供所需的光线,而光源可以在反射片被取出后而予以更换。其中,本发明让使用者只要按顺序取出下框及反射片后,即可直接更换光源,相当方便。

    显示模块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0879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49960.7

    申请日:2020-04-01

    Inventor: 郭汉斌 黄玠锋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模块,其包括:盖板、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以及第一显示面板及第二显示面板。盖板分为第一区块、第二区块以及介于第一区块与第二区块之间的连接区段。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分别对应第一区块及第二区块而彼此相隔地设置于盖板上。第一显示面板及第二显示面板分别设置于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相反于盖板的一侧上。在该显示模块中,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的刚性分别大于盖板的刚性,且第二区块基于连接区段可相对第一区块转动。

    显示设备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7320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9125.7

    申请日:2016-11-25

    Inventor: 郭汉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08

    Abstract: 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背光模块、框架、支撑件以及面板,背光模块包括承载件、发光组件、导光板以及至少一光学膜片,承载件可以是板体或由板体、侧壁及顶壁所构成,发光组件与导光板设置于板体上,框架具有周壁以及延伸部,周壁围绕背光模块,延伸部自周壁朝背光模块中央延伸,延伸部由支撑件支持,面板承载于框架上,框架的延伸部介于光学膜片与面板之间。

    显示装置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61830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491922.7

    申请日:2014-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曲面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对应曲面显示面板设置,背光模块包含基板与多个光源,光源排列于基板上,基板具有一基准面,该基准面与该曲面显示面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由中央至两侧递减,其中光源用以产生一光场,光场的光强度分布正比于cos2θj,θj等于sin‑1(Pj/R),Pj为光场的一位置至光场的中心的距离,Pj的范围为零至L,L为该背光模块长度的一半,R为曲面显示面板的曲率半径。

    手持电子装置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08520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10354558.6

    申请日:2011-10-26

    Inventor: 郑文琳 郭汉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616 H04M1/022

    Abstract: 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以及一连杆。第一机体具有一第一上表面,且第二机体具有一第二上表面。连杆的一端沿第一枢轴耦接至第一机体,且连杆的另一端沿第二枢轴耦接至第二机体。第二机体适于堆栈在第一机体的第一上表面,使手持电子装置呈一收合状态。连杆适于相对第一机体枢转,使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并排而呈一展开状态。

    滑盖机构及具有滑盖机构的手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69485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010501884.0

    申请日:2010-09-30

    Inventor: 吴家豪 郭汉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盖机构及具有滑盖机构的手持装置。将滑盖机构的第一滑轨设置在手持装置的第一壳体上,将滑盖机构的第二滑轨设置在手持装置的第二壳体上,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再通过一第一滑动枢纽以及一第二滑动枢纽分别连接于一滑块进行联动。当第二壳体受力相对第一壳体滑动时,滑块相对第一滑轨滑动一第一行程,而第二滑轨相对滑块滑动一第二行程,使第二壳体可相对第一壳体完全滑出第一壳体外。再通过垂直连接于第一壳体上的第三壳体向第一壳体移动靠近,使手持装置上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的两显示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具有最大显示面积。

    触控面板结构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77421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10004875.8

    申请日:2009-01-21

    Inventor: 郭汉斌 侯思吉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包含一表面覆盖玻璃、一第一透明电极以及一遮光元件。表面覆盖玻璃包含一触控表面、对应于该触控表面的一感应表面,其中该感应表面上可定义出一中心区域以及围绕该中心区域的一周边区域。第一透明电极设置于表面覆盖玻璃上,与该感应表面接触,且对应地设置于该中心区域内。遮光元件设置于该表面覆盖玻璃上,与该感应表面接触,且对应地设置于该周边区域内。通过本发明,用于保护触控面板的表面覆盖玻璃,不但可整合公知装饰涂料层而达到美化产品外观的功效,同时更达到了减少产品厚度、重量以及增加触控灵敏度的功效。

    显示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7506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99927.1

    申请日:201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块及其组装方法,该显示模块包括包括背光单元、显示面板、固定膜片、盖板及外框。背光单元具有顶部、相对于顶部的底部以及位于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以及第四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第三侧与第四侧相对。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以及相对于显示面的背面。显示面板位于顶部。显示面板的背面面向顶部。固定膜片贴附于背面,且固定膜片朝向背光单元延伸,并包覆第一侧、第二侧以及底部。盖板配置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外框与盖板接合,并且暴露出第一侧与第二侧。采用本发明不必在背光单元上增加用以支撑显示面板的结构,可避免因增加了所述用以支撑显示面板的结构而聚集光线造成漏光。

    一种双屏幕显示装置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17500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56053.1

    申请日:2010-08-16

    Inventor: 吴家豪 郭汉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屏幕显示装置,包含一主机体;一中间板体,与主机体通过一滑动机构连接,中间板体的上表面具有一第一显示屏;以及一上板体,与主机体通过两组连杆机构连接,上板体的上表面具有一第二显示屏,其中,中间板体通过滑动机构平行于主机体做相对滑动,上板体通过连杆机构平行于主机体做相对移动,使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共平面。本发明提供的双屏幕显示装置在未展开时可作为智能型手机使用,当展开后双屏幕共平面,可作为便携式上网装置及影音播放器使用,且无需增加额外用于滑动机构的产品体积,消除视觉障碍,从而提高屏幕的观赏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