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时隙的LEO/MEO双层卫星DTN网络分布式路由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71734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90067.9

    申请日:2015-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5/4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时隙的LEO/MEO双层卫星DTN网络分布式路由的优化方法,属于卫星通信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DTN网络中路由未完全考虑卫星DTN网络环境中卫星运行的规律性和链路的可预测性所造成拓扑关系变化时的大量数据包丢失及链路频繁变换带来的路由表频繁更新,计算量大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基于时隙的LEO/MEO双层卫星DTN网络分布式路由的优化方法。本发明包括:步骤一、构建LEO/MEO双层卫星网络模型;步骤二、根据LEO/MEO双层卫星设计DTN网络分布式路由。本发明适用于卫星通信领域。

    一种基于卫星云图的风矢场实时度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8447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120689.7

    申请日:2013-0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4

    Abstract: 一种基于卫星云图的风矢场实时度量方法,属于图像处理和运动估计领域。解决了现有模型计算复杂,实时性不强,搜索算法效率不高等问题。将探测到的地球温度数据转换为灰度数据,将灰度数据转换为经纬度数据,然后将经纬度数据转换为图像坐标,卫星云图数据以图像形式显示;对比三个连续时间的卫星云图,块匹配以后,根据实时性需求选择不同的搜索方法,确定风矢场经纬度和方向;综合数据预处理和搜索结果,进一步得到每个风矢的灰度,温度及其所在等压面;最终通过观察风矢场在卫星云图上的位置,大小和方向及其所在等压面可以观测大气环流和中长期天气预报。本发明避免了卫星云图大数据量图像处理时计算复杂、实时性强,提高了系统的执行效率。

    一种光照约束下的中轨全球覆盖星座

    公开(公告)号:CN104038272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55525.X

    申请日:2014-06-10

    Abstract: 一种光照约束下的中轨全球覆盖星座,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它为了解决全球覆盖和卫星姿态因为对日调整带来的干扰问题。本发明是以地心黄道坐标系为基准面的Walker星座12/3/1,相位因子为1,每颗MEO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0183.63km。本发明通过合理配置卫星轨道面的位置,使卫星在轨运行时,一年之中太阳入射光与太阳能帆板始终保持不小于66.5°,太阳能帆板光照充足,卫星姿态不需要采用专门的对日调整策略就能保证卫星的正常工作,对全球的一重实时覆盖率达到了97.97%以上,且一重累积覆盖率达到100%。本发明适用于卫星通信。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粒子束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的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31910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173438.6

    申请日:2011-06-24

    Abstract: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粒子束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的定位方法,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定位方法中存在的定位精度低、计算开销大、需要硬件支持的缺点。本发明所基于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多个可通过信号强度测量距离的传感器节点、可收集全部节点信息并计算的网关;应用于上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基于粒子束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的定位方法为:采用统计学习的方法,结合粒子束优化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理论,对网络中的待测节点进行定位。本发明利用粒子束优化和支持向量机的方法提高传感器节点自身的定位精度,当网络中存在噪声干扰时,仍能得到良好的定位效果。本发明适用于基于各种应用的集中式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

    双极化卫星MIMO系统信道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3259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59571.7

    申请日:2013-09-29

    Abstract: 双极化卫星MIMO系统信道,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利用软件仿真实现的双极化卫星MIMO系统信道的信道序列生成的速度慢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输入模块和FPGA处理模块;FPGA处理模块包括状态确定模块和信道模拟模块;输入模块包括随机序列模块、信道状态参数模块和信道参数模块;信道参数模块用于给状态确定模块提供信道状态,且信道状态包括好状态和坏状态,信道状态参数模块用于切换状态确定模块输出的实时信道状态,状态确定模块用于给信道模拟模块提供实时信道参数;本发明具体应用在卫星通信领域。

    基于超外差式随机共振检测系统的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710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89481.5

    申请日:2012-12-31

    Abstract: 基于超外差式随机共振检测系统的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一种随机共振检测的装置及方法,为了解决(1)现有随机共振系统不适用于f0>1的频率信号;(2)108量级频率的信号无法通过随机共振系统进行检测的两个问题。外部待测信号与混频器输入端相连,混频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的数据输出端与引入积分补偿的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的数据输入端相连,引入积分补偿的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的数据输出端与外部数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对1~108频率的信号进行随机共振检测。

    基于AR4JA码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协作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848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12562.0

    申请日:2012-08-29

    Abstract: 基于AR4JA码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协作通信方法,属于协作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协作通信系统所使用的LDPC码多为随机编码或非规则LDPC码,编码过程任意性很大或者十分复杂,难以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实现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构造协作通信信道模型,所述协作通信信道模型包括源节点S1、协作源节点S2和目的节点D,对x1和x2进行编码,生成AR4JA码;步骤二、源节点S1、协作源节点S2和目的节点D之间按以下四个时隙发送信息:步骤三、将目的节点D接收到的从源节点S1发送来的信息和从协作源节点S2发送来的信息使用最大比合并方式进行合并,获取接收信号yD,完成协作通信。

    具有信道切换控制的中频等效低轨卫星移动信道模拟器

    公开(公告)号:CN101588584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10072479.9

    申请日:2009-07-08

    Abstract: 具有信道切换控制的中频等效低轨卫星移动信道模拟器。它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它解决了现在没有能够最大程度接近真实信道条件的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信道模拟器的问题,它由上行链路信道模拟器和下行链路信道模拟器组成。上行链路信道模拟器的上行链路信道切换控制部分的三个输入端为用户终端信号输入端,上行链路信道切换控制部分的六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六个上行链路信道衰落特性模拟部分的信号输入端,六个上行链路信道衰落特性模拟部分的信号输出端为卫星波束输出端;上行链路仿真控制代理部分的仿真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上行链路信道切换控制部分的输入端和六个上行链路信道衰落特性模拟部分的输入端;下行链路信道模拟器的为上行链路信道模拟器逆过程。

    具有信道切换控制的中频等效低轨卫星移动信道模拟器

    公开(公告)号:CN101588584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072479.9

    申请日:2009-07-08

    Abstract: 具有信道切换控制的中频等效低轨卫星移动信道模拟器。它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它解决了现在没有能够最大程度接近真实信道条件的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信道模拟器的问题,它由上行链路信道模拟器和下行链路信道模拟器组成。上行链路信道模拟器的上行链路信道切换控制部分的三个输入端为用户终端信号输入端,上行链路信道切换控制部分的六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六个上行链路信道衰落特性模拟部分的信号输入端,六个上行链路信道衰落特性模拟部分的信号输出端为卫星波束输出端;上行链路仿真控制代理部分的仿真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上行链路信道切换控制部分的输入端和六个上行链路信道衰落特性模拟部分的输入端;下行链路信道模拟器的为上行链路信道模拟器逆过程。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跳波束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57251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73852.1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跳波束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跳波束卫星通信系统在资源分配时存在针对服务场景不断变化时缺乏连续性导致不同业务量的时延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将地面业务请求分为实时数据业务和非实时数据业务两类,并分别建立优化函数;将卫星缓存器中数据最大有效时间长度为Tth划分为等长的M段,对应M个跳波束时隙;将数据包时延、实时数据包个数、非实时数据包构成的地面小区业务量请求作为环境状态S,将卫星波束作为智能体,将照亮小区作为动作,将卫星跳波束技术中的资源分配的最优化问题视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基于深度Q网络进行跳波束资源分配。主要用于跳波束资源的分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