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校园霸凌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6898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49012.7

    申请日:2014-11-14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校园霸凌检测方法,涉及模式识别和动作识别领域。是为了适应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主动检测的需求。本发明基于内置三轴加速度计和三轴陀螺仪的智能手机平台,提出一种校园霸凌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动作识别、语音情感识别和精神压力识别,检测可能存在的身体暴力和言语欺凌,并在检测出霸凌事件后自动短信报警。本发明适用于校园霸凌检测。

    移动模型下存在恶意用户攻击的基于D-S证据理论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41566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113770.7

    申请日:2014-03-25

    Abstract: 移动模型下存在恶意用户攻击的基于D-S证据理论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中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感知技术。它是为了适应在动态拓扑结构下存在恶意用户提供虚假感知信息下的基于D-S证据理论的协作频谱感知需求。本发明是一种动态拓扑结构下存在恶意用户提供虚假感知信息下的基于D-S证据理论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法。解决方案主要步骤分为两步:第一:协作感知节点网络中实施认识用户认证机制,通过可靠的认证机制减少恶意认知用户。第二:提高认知网络的数据融合算法对与认知用户的恶意攻击的鲁棒性,及时发现和去除恶意用户的虚假感知结果。本发明适用于移动模型下存在恶意用户攻击的基于D-S证据理论的协作频谱感知。

    一种基于距离辅助的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5259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010182744.1

    申请日:2010-05-26

    Abstract: 一种基于距离辅助的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定位方法,它涉及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技术,它解决了现有的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方法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建立关于信号强度和距离的映射表,然后接收信标节点的信号强度,并根据信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查询映射表,进一步获取其他节点的累积距离;然后计算信标节点的定位修正值,进一步获取未知节点与信标节点之间的有效定位距离;最后利用三边测量方法或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计算未知节点的位置坐标,完成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定位。本发明适用于无线传感网络定位。

    基于混沌理论及动态多维应用系统的高频低载噪比微弱BPSK信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9502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82971.0

    申请日:2012-08-09

    Abstract: 基于混沌理论及动态多维应用系统的高频低载噪比微弱BPSK信号检测方法,涉及基于混沌理论及动态多维应用系统的高频低载噪比微弱BPSK信号检测方法。它为了解决传统方法检测信号载噪比门限高、对高频信号侦收不理想、不能适应现代通信要求,且未能实现以较低误码率解调高频BPSK问题。本发明将BPSK信号发射模块输出待测BPSK信号至检测BPSK信号模型组检测BPSK信号模块,检测BPSK信号模块将待测BPSK信号按时序分段保存在默认目录下;检测BPSK信号模块依次将每段BPSK信号输入至杜芬测频模型针对每段BPSK信号进行处理;将获得每段BPSK信号对应码元按时序顺序顺次存储并显示。本发明适用于通信领域。

    应用于嵌入式平台的服务发现系统及其服务发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5239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200964.1

    申请日:2012-06-18

    Abstract: 应用于嵌入式平台的服务发现系统及其服务发现方法,涉及涉及一种服务发现系统及服务发现方法。为了解决现有自组网协议在嵌入式平台上设计繁琐,程序复杂并且只是单纯的路由建立过程,而没有能够获得实际的服务的问题。应用于嵌入式平台的服务发现系统,该系统是由多个节点组成的传感器网络,每个节点中嵌入有路由请求模块、路由应答模块、路由表建立模块和路由表维护模块;基于上述系统的服务发现方法:为每个嵌入式服务节点设置ID号;源节点广播路由请求消息寻找一条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由;源节点收到路由应答消息SS_REP后,建立反向路由;源节点对目的节点发出指令获取服务信息;同时,路由表维护模块对路由表进行维护。用于嵌入式平台。

    一种余弦与切普信号联合的信号调制和解调方法及基于所述方法的信号发射和接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8332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10072061.8

    申请日:2009-05-19

    Abstract: 一种余弦与切普信号联合的信号调制和解调方法及基于所述方法的信号发射和接收方法,它涉及调制/解调方法及信号的发射/接收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采用8PSK或16PSK调制方式系统性能受各星座点信号间非正交性影响,而采用QPSK调制方式系统的容量又较低的问题。其调制/解调方法:调制方法:将进行串/并转换后获得的4路二进制数字信号与4路正交中频信号进行调制,获得4路调制信号;解调方法:将待解调的混合信号与4路正交中频信号分别匹配相关,进行积分判决解调后获得解调信息;发射/接收方法:发射过程:将接收到的混合信号调制后叠加并进行上变频和带通处理后发射;接收过程:将解调后的信息转换为解调信息。本发明适用于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

    协作超宽带中的转发时隙分配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0567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31161.6

    申请日:2010-03-24

    Abstract: 协作超宽带中的转发时隙分配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属于通信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协作超宽带中采用现有算法进行中继转发信号在接收端的冲突概率大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一、各中继节点接收源节点发送的导频信号;二、计算源节点至k个中继节点的信道增益;三、拟合服从正态分布的信道增益曲线,将其[μ-3σ,μ+3σ]分成N份面积相等的小增益区间;四、按照N份小增益区间的信道增益比例关系分配转发时隙。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来实现中继节点的选择:五、根据三确定每个中继节点的信道增益所在的小增益区间;六、目的节点按照四接收与其对应的中继节点转发的信号,并计算误码率;七、选择误码率最小的路由对应的中继节点作为转发数据信息信号的中继节点。

    下一代通信系统中宽带卫星通信链路多址信号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21651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071756.4

    申请日:2009-04-09

    Abstract: 下一代通信系统中宽带卫星通信链路多址信号处理方法,它涉及卫星通信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它解决了未来宽带多媒体卫星系统目前尚没有最优的多址接入体制的星上处理方法的问题。本发明中有两种下一代通信系统中宽带卫星通信链路多址信号处理方法:一种是采用OFDMA方式,它的一个特点是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简单的实现高速传输处理;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通过使用循环前缀而使它对于多径信道损耗和符号间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在接收端是带有信道估计和均衡功能的结构。另一种采用SC-FDMA方式,它在串/并模块后增加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模块,而后进入快速傅立叶逆变换模块,这样使得PAPR值下降。本发明实现方法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一种暴力动作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9031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0689413.8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一种暴力动作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模式识别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的暴力检测方法存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对感兴趣检测区域提取特征:目标外接矩形框最大宽、目标外接矩形框最大宽变化、目标外接矩形框最大高、目标外接矩形框最大高变化、目标外接矩形框最大面积、目标外接矩形框最大面积变化、目标外接矩形框最大宽高比、目标质心间距变化、视频运动区域整体面积、运动区域面积最大值、目标状态预判;然后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暴力动作检测。主要用于暴力检测。

    一种多无人机协同避障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774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08189.7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一种多无人机协同避障的规划方法,涉及无人机规划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多无人机在未知复杂的环境中不能高效地完成协同任务的问题。本申请基于Fast Marching算法设计栅格的评价函数集合,减少模拟波在非必要栅格处的传导,可以加快全局路径的搜索速度,提高规划效率;并且只对局部轨迹进行优化,保证了无人机运动的平滑性且不需要额外的平滑过滤算法,与全局轨迹优化相比大幅减小了计算量,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时间成本,更能满足实时在线规划需求。本申请将感知信息的一致性和协同结构的指导性相结合,弥补未知复杂环境下的多无人机协同避障规划方法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足等缺点,从而有效提高未知环境下的多无人机协同任务的执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