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97770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264238.0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C12M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僵菌生产自动施菌系统,所述自动施菌系统包括设置于蚕房内部地面的上滑动轨道,设置于所述滑动轨道上的施菌装置,设置于蚕房外部的控制器,设置于蚕房内部的信号采集模块,所述施菌装置通过设置于底部的驱动装置实现在滑动轨道上行走,所述滑动轨道延伸至所述蚕房外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向所述驱动装置输出控制信号。可以根据蚕房中蚕座的温度、湿度、孢子浓度参数判断施菌程度,结合施菌程度施菌装置实现行走控制,实现完成自动调整,均匀施菌,可减少人员进出蚕房对其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减少人工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白僵蚕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489850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79826.7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A01K6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僵蚕生产用蚕房,所述蚕房包括养蚕室、超声波补湿施菌装置、输送管,所述超声波补湿施菌装置位于所述养蚕室的外部,所述超声波补湿施菌装置包括有液体室和位于液体室底部的超声波发生室,所述输送管一端连接所述液体室,另一端穿过所述养蚕室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养蚕室内部,所述养蚕室内部设置有控温控湿装置,所述养蚕室侧壁设置有取样检测管道。可以实现养蚕室增温增湿以及白僵菌施菌的功能,减少了额外的设备投资,同时减少人工白僵菌喷雾成本;白僵菌施菌喷雾均匀,有利于提高白僵蚕的品质,同时能够实现更为简便精确的温度湿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10094408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0885026.7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小蚕共育室。所述智能小蚕共育室包括由墙体和屋顶构成的封闭式蚕室,安装在所述墙体上的环境智能控制箱和换气扇,以及安装在所述蚕室内的电热升温装置、空调和补湿装置,能自动对各共育室的温度、湿度、换气进行控制,无需人工升温、查看、除灰,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环境污染。并且所述智能小蚕共育室内的温、湿度均匀,无论什么位置的小蚕均在几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大大提高了发育整齐率。由于本实用新型智能小蚕共育室改人工控制为自动控制且操作简便,显著提高了温湿度控制的准确率,节省了费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小蚕共育室工艺先进、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用途广泛,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9459091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130083.0
申请日:2023-01-1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关设备,属于物联网关技术领域,通过设置网关设备盒体、盒盖、数据线接口、散热扇、散热槽、防尘机构和防护机构,在使用时,网关设备盒体和盒盖栓接配合对电器元件进行安装防护,通过数据线接口能够使数据线与内部电器元件进行电性连接,通过散热扇和散热槽能够将网关设备盒体内部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出,防尘机构能够防止蚊虫和灰尘等通过散热槽进入网关设备盒体的内部,同时能够便于清理过滤的蚊虫和灰尘,通过防护机构能够防止数据线接口在闲置时灰尘进入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212971306U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21376590.5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小蚕共育室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共育室内壁四周下部设置有至少十个升温管群,升温管群朝向共育室中部一侧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与升温管群之间有间隙,升温管道沿着共育室内壁棱角连接各个升温管群,所述隔热板下方设置有垫板,隔热板与地面之间间隙至少2cm,垫板上设置有卡槽,该卡槽与隔热板匹配。目前,蚕虫分为小蚕、中蚕和大蚕,根据蚕种的大小、生长时间将蚕进行分类,蚕虫在小蚕时,特别脆弱,对温度、湿度、空气情况和桑叶以及环境清洁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一项指标不达标,就很容易造成蚕虫大面积死亡,因此小蚕的培育目前都是精细化培养,在共育室内单独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217429030U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21125893.9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蚕箔位置的装置,用于自动调节蚕箔之间的距离,减少养殖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养殖人员的工作负担。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支撑柱、多个驱动件及固定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多个驱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不同高度上,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多个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固定板用于承放蚕箔,所述多个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端驱动所述固定板进行上升或者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216784242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20519800.4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剂容器放置架,包括底座和防护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下端竖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下端穿过伸缩筒固定连接有放置框,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试剂容器的高度,通过将滑杆沿着伸缩筒的内壁抽出,能够改变固定环和放置框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放置框对不同高度的试剂容器进行放置,提高试剂容器的放置范围,本实用新型利用双向螺杆带动盖板统一对固定环内部的试剂容器口进行封堵,避免工作人员一个一个打开试剂容器口,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6651009U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22112581.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病蚕取样盒,包括盒体,其包括四个依次铰接并首尾相连的保温侧板,保温侧板可围合形成矩形的取样室,相邻的保温侧板之间设置有弹力件,弹力件用于驱使保温侧板形成取样室,任意保温侧板上设置有密封的可开闭的取样口,任意保温侧板上设置有可向取样室外排气的单向阀;密封组件包括两个柔性的密封面,两个柔性的密封面分别密封的设置于取样室底面和顶面;盖板组件包括两个保温盖,两个保温盖分别可拆卸的盖合于取样室底部和顶部,任一保温盖在盖合取样室时用于对保温侧板进行限位。本申请便于携带,同时配置弹力件和可开闭的取样口,能够在打开取样口破空时自动张开形成取样室。
-
公开(公告)号:CN209330943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20043153.2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蚕共育室,包括共育室,所述共育室内顶面安装有用于共育室进行换气的一排进气扇和一排排气扇,一排进气扇与一排排气扇相互平行,每个进气扇与每个排气扇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共育室内底面设有数排平行设置的共育架,共育架与一排排气扇垂直,且每个共育架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进气扇之间的中部,所述共育架顶部靠近进气扇的两个边角处分别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喷雾嘴朝向进气扇,雾化喷头的进水端通过供水管连接有水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能为小蚕共育提供较为均衡的气流,保证小蚕共育的质量,同时具备一定的调温和加湿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小蚕共育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5048629U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20690446.1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F24F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分布双循环补湿系统,设置一组管道(5),均匀分布在蚕室内所形成空间的上部,所述管道与至少两个隔开安装的补湿器(3)的供湿口相连,管道的管身开有一组出湿口(7),从出湿口出来的水雾沿立管进入到上部的管道,从蚕室的上部洒落分布在蚕室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彻底解决了蚕室内立体环境中湿度均匀一致性的问题,摒弃了人工调箔的工作,减轻了养蚕的劳动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