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5689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80017.8
申请日:2012-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输电损耗的在线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建立和拼接CIM导入模型和人工输入模型的方式生成分析直流输电损耗的计算模型;所述CIM导入模型为EMS系统中通过CIM导出的模型,人工输入模型为通过人工输入的方式单独建立的模型;步骤S2,获取所述EMS系统中的模型的实时量测数据、气象数据和谐波电流数据,根据高压直流换流站损耗的确定标准计算换流站内损耗,根据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计算直流线路的损耗;步骤S3,基于步骤S2中的所述损耗计算结果对损耗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对直流输电全面、准确的损耗统计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1865987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010204642.5
申请日:2010-06-17
IPC: G01R35/00 , G01R19/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5/005 , G01R15/16 , G01R31/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暂态过电压测量用电容传感器标定系统,包括:高压陡脉冲发生器、锥形传输筒、电容传感器、电阻分压器、同轴电缆、第一示波器和第二示波器;高压陡脉冲发生器,用于产生高压陡脉冲;高压陡脉冲通过锥形传输筒传输至设置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上的电容传感器和电阻分压器;锥形传输筒和GIS同轴连接在一起;电阻分压器通过同轴电缆将电阻分压信号传送至第一示波器;电容传感器通过同轴电缆将电容分压信号传送至第二示波器。该标定系统使用高压陡脉冲产生器作为信号源,这样更符合VFTO的实际波形,另外将电容传感器和电阻分压器设置于GIS筒上,这样可在接近实际安装条件的情况下,对电容传感器进行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05323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19809.7
申请日:2010-10-26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电阻分压器标定系统、方法和方波发生器。该标定系统包括方波发生器,和与方波发生器相连的水电阻分压器;方波发生器用于提供方波信号,包括连接的直流电压生成器、脉冲形成线、高压气体开关和输出端;其中,直流电压生成器用于输出直流电压为脉冲形成线充电;当高压气体开关的火花间隙被脉冲形成线的电压击穿时,输出端输出方波信号。本公开采用方波发生器对水电阻分压器进行标定,产生的方波信号上升沿的速度比较快;采用同轴电缆连接方波源和规范的测量标定系统以及被测水电阻分压器,宽频带同轴衰减器能够降低原波形的幅度且失真较小,使得最终能够准确地标定水电阻分压器。
-
公开(公告)号:CN10799201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711040509.9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子站一体化防误系统闭环测试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预先设定的测试案例集,主站防误系统进行防误校验,并将遥控预置请求下发到预先设置的仿真子站;仿真子站响应主站发来的子站防误校验请求,并将校验结果通过预先定义的电网防误信息采集规约和交互模式返回给主站防误系统。相对现有技术,该方法和系统通过不需与实际变电站五防系统互联,避免了从调控人员操作到变电站设备正确响应整个过程的众多环节,从而简化了主子站一体化防误系统闭环测试环境的构建,同时也满足功能验证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43695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610353870.6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通用逻辑的调度主站二次设备信号建模方法,包括:建立通用间隔类型、建立每个通用间隔类型的通用二次设备信号集、建立通用二次设备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建立通用二次设备信号与实际二次信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二次设备信号种类名称多样、数据量大、缺乏统一标准而引起的建模难的问题,调度主站系统对所采集到的调控信号的分析,对故障的预警有着积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55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710058843.0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柔性负荷调控仿真系统及方法,仿真系统包括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电网仿真平台和Netlogo多智能体柔性负荷响应仿真系统,所述Netlogo多智能体柔性负荷响应仿真系统包括Netlogo交互扩展包和多智能体柔性负荷响应仿真平台,所述电网仿真平台、Netlogo交互扩展包和多智能体柔性负荷响应仿真平台依次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电网仿真平台和Netlogo交互扩展包均与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有效的将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电网仿真平台、多智能体仿真平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柔性负荷调控的闭环连续运行系统;为柔性负荷调度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评估验证环境;在多类型负荷仿真和“源‑网‑荷”互动场景构建上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34783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610112114.4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灵敏度快速筛选的母线电压优化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1)按照周期实时监测母线电压,如有越限情况则进入步骤2(2)计算发电机机端电压改变量ΔVG与负荷母线电压改变量ΔVE之间的灵敏度关系、发电机机端电压改变量ΔVG与发电机输出无功的改变量ΔQG之间的灵敏度(3)求取越限母线的综合灵敏度加权因子AE(4)求取发电机的综合灵敏度加权因子BG(5)求取发电机的筛选因子FG(6)将所有待选发电机的筛选因子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选择前u个机组作为优化对象(7)优化计算并根据优化结果调节发电机机端电压。本发明引入越限母线灵敏度加权因子、发电机灵敏度加权因子和筛选因子对可供调节的发电机组进行筛选,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751006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510179550.9
申请日:2015-04-16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变量相关性的概率潮流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获取常规潮流计算数据,确定性潮流计算;(2)求取PV节点和PQ节点功率注入的变化对节点电压影响的计算模型;(3)采用正态分布的多项式表示非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4)采用Cholesky分解将相关的随机变量转化为不相关的随机变量;(5)对变量进行概率潮流计算。本发明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计算速度,能够适用于大规模间歇性能源并网后的复杂电网系统分析、安全评估等方面,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接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12217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111168.X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 G06Q3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需求侧竞价策略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需求侧负荷调整功率的成本曲线确定各负荷数据子类对应的调整功率分段的成本价格,并根据所述成本价格及利润比例确定负荷数据子类对应的申报价格;根据当前需求侧负荷以其所属的负荷数据子类对应的申报价格为报价方案的历史中标次数确定该报价方案中标概率函数;根据优化后的所述中标概率函数确定最优利润比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确定的竞价策略中标概率更高,更能适应新环境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需求侧资源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5269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131508.5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Inventor: 毛文博 , 冯树海 , 苏大威 , 徐春雷 , 吴海伟 , 王勇 , 李峰 , 樊海锋 , 王珂 , 吕洋 , 周竞 , 赵家庆 , 刘建涛 , 石飞 , 王礼文 , 潘玲玲 , 刘俊 , 汤必强 , 李亚平 , 郭晓蕊 , 徐鹏 , 钱甜甜 , 王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量空调负荷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虚拟子负荷的温度调节量;基于虚拟子负荷的温度调节量,计算聚合体的温度调节量;基于聚合体的温度调节量,计算并控制空调的启停状态。本发明通过计算虚拟子负荷和聚合体的温度调节量来调整空调的温度,充分考虑了各层级的响应因素,有效提高了海量空调负荷仿真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