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9791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796737.8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3692 , G06Q10/063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质量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I、建立软件质量模型;II、建立指标体系;III、多指标综合评测;IV、计算质量指标;本发明所述的评价方法,构建了完整的软件质量模型,建立了全面的质量指标体系,提出了有效的指标测试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给出了明确的质量指标,并应用了黑盒测试和人工评判等测试方法,通过完整的测试用例和评价集对软件进行了全面有效的测试,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软件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解决了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质量的评价问题,同时提高了软件质量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有力支撑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43695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610353870.6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通用逻辑的调度主站二次设备信号建模方法,包括:建立通用间隔类型、建立每个通用间隔类型的通用二次设备信号集、建立通用二次设备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建立通用二次设备信号与实际二次信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二次设备信号种类名称多样、数据量大、缺乏统一标准而引起的建模难的问题,调度主站系统对所采集到的调控信号的分析,对故障的预警有着积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3026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610245094.8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模式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并行试验验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云计算验证中心;(2)部署远程终端;(3)所述远程终端通过SOA服务方式从所述云计算验证中心的案例库中提取验证案例,初始化试验验证环境;(4)对被测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试验验证;(5)测试结果的存储及上传。本发明利于测试终端的快速部署,以及测试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分析,有效缩短现场调试和试运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7436958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0353870.6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通用逻辑的调度主站二次设备信号建模方法,包括:建立通用间隔类型、建立每个通用间隔类型的通用二次设备信号集、建立通用二次设备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建立通用二次设备信号与实际二次信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二次设备信号种类名称多样、数据量大、缺乏统一标准而引起的建模难的问题,调度主站系统对所采集到的调控信号的分析,对故障的预警有着积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30269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45094.8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36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模式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并行试验验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云计算验证中心;(2)部署远程终端;(3)所述远程终端通过SOA服务方式从所述云计算验证中心的案例库中提取验证案例,初始化试验验证环境;(4)对被测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试验验证;(5)测试结果的存储及上传。本发明利于测试终端的快速部署,以及测试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分析,有效缩短现场调试和试运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67581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405164.8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C芯片的继电保护装置CPU插件,两片SOC芯片;第一片SOC芯片内部集成1个管理CPU核和1个FPGA;第二片SOC芯片内部集成1个保护CPU核、1个启动CPU核和1个FPGA;两片SOC的FPGA之间通过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上述CPU插件的继电保护装置,本发明降低了继电保护装置的插件数量,节约了继电保护装置成本,提高了CPU核之间数据传递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3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1092625.1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换流站现场瞬态干扰的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换流站瞬态干扰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瞬态干扰测试装置,对换流站现场产生的瞬态干扰信号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数据;数据存储终端,对测量数据进行保存和转换,获取频域波形,并将频域波形上传至无线网络模块;无线网络终端,将频域波形以预设的传输方式,传输至云终端;云终端、接收频域波形,通过所述频域波形对换流站现场的瞬态干扰进行监控。本发明可以长期实时采集存储换流站暂态干扰信号,为换流站的电磁环境积累数据,为其他设备的防护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提高了换流站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4632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36554.2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干扰防护功能的变压器监测终端装置及监测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传感器模块对变压器的状态信息进行感知,获取状态感知信号;共形滤波模块抑制变电站中的电磁干扰,将所述状态感知信号无干扰的发送至所述变压器监测终端;变压器监测终端根据所述状态感知信号确定变压器的状态;本发明的共形滤波模块可以抑制变电站开关操作产生的瞬态电磁干扰以及浪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阻尼振荡波等形成的传导干扰,能够有效的滤除智能传感器设备与变压器监测终端通信线上的干扰信号,不被变电站中复杂的电磁环境所干扰,并使得有用的通信信号完整传输至变压器监测终端,能够有效的对变压器监测终端进行电磁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55939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1502038.0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2/16 , G06F11/10 , G06F12/08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Soc存储系统异常处理机制的继电保护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多核Soc芯片、第二多核Soc芯片、第一DDR存储单元、第二DDR存储单元和存储数据校验模块,双SOC芯片存储系统对等设计相互独立,有效避免了任一存储芯片异常故障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极大提高保护装置整体可靠性。采用存储芯片硬件ECC功能结合存储数据校验模块软件检测的模式实现继电保护存储系统出现单位翻转、多位翻转和多单元翻转异常检测与恢复,有效解决继电保护设备存储异常导致保护功能失效的问题,提高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74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03707.4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流站现场瞬态干扰测试装置,由金属屏蔽箱,蓄电池,DC‑AC逆变器和示波器构成,金属屏蔽箱,用于隔绝外界电磁环境对屏蔽箱内设备的影响;所述屏蔽箱内设备包括蓄电池,DC‑AC逆变器和示波器;所述屏蔽箱箱体上有两种类型的连接通道,用于分别连接传导瞬态干扰测试探头和空间瞬态电磁场干扰测试探头;蓄电池,用于向所述干扰测试装置内置的相关设备提供直流电;DC‑AC逆变器,用于将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逆变为示波器所需的交流电;示波器,与瞬态干扰测试用的探头连接,用于捕获换流站内的瞬态干扰波形。解决现有技术下换流站外复杂的电磁环境对测试设备的影响,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