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负荷转供措施的电网设备过载辅助决策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4364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332739.8

    申请日:2013-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负荷转供措施的电网设备过载辅助决策计算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设备的状态,确定负荷转供候选措施集;采用直流潮流计算候选措施的性能指标,对性能较优的候选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校核,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解决过载问题的发电机、负荷有功调整措施的最大调整量;然后,根据有功调整的计算精度形成发电机、负荷调整方案,得到计算方案,根据各方案的校核结果确定最终的辅助决策措施。本发明在负荷转供措施基础上追加有功调整措施,减少发电机调整量和压负荷量,通过并行计算进行交流潮流校核,避免多轮迭代,提高辅助决策措施的经济性和过载辅助决策的计算速度。

    一种水冷系统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12524U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21805631.6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系统,包括与变流器连接的主循环回路和并联连接所述主循环回路的去离子水处理回路;所述主循环回路包括按照循环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循环水泵组件和热交换器,还包括水箱,通过两个水管分别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出端和循环水泵组件的输入端;所述去离子水处理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离子交换器、第一过滤器和截止阀,所述离子交换器的输入端通过三通阀连接热交换器的输出端,所述截止阀的输出端连接循环水泵组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截止阀之间设有流量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冷开放式二次水冷系统对变流器降温,相对于风冷系统对环境要求低,具有噪声小、方便维护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65569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403502.4

    申请日:2014-07-21

    Abstract: 一种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属测试装置领域。包括外壳,其在所述外壳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用于安装弹簧和压线盖的立柱;在立柱左右侧壁顶部中间设有U型或半椭圆形的下凹槽;立柱左、右侧壁近端部处设有螺栓孔,在个螺栓孔中设置有螺栓;压线盖左、右侧壁中间位置设有与下凹槽相对于的上凹槽;压线盖两个上凹槽的顶部之间设有钩柱;在钩柱和立柱的螺栓之间设置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钩柱和立柱近端部处的螺栓连接。其整个装置的结构密封性能良好,安装、拆卸方便,故障指示明显,不容易生锈,结构简单,成本地,运行可靠,易于推广使用。可广泛用于电力线路的故障检测和显示领域。

    一种整体框架结构的自助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030665U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20425639.X

    申请日:2014-07-30

    Abstract: 一种整体框架结构的自助供电系统,属应急电源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组、整流电路、充电电路和蓄电池;其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组包括多个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多个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设置在一个整体框架结构上;整体框架结构固接在变压器的本体或变压器的附件结构上;多个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在电路上为并联结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组的电能输出端依次经整流电路和充电电路,与蓄电池的正、负电极对应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负电极经过一个控制开关,与变电站紧急照明系统或一次线路开关直流操作系统的直流电源输入端对应连接。其可实现故障状态下的应急照明,充分利用变压器的振动能量,有助于节能降耗,提高变电站运行安全系数。

    用于电力线路故障通信终端的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963449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402870.7

    申请日:2014-07-21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力线路故障通信终端的安装装置,属工程部件领域。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板由中间板和左、右侧板构成,左、右侧板与中间板间为铰接;中间板由若干竖直设置的条块组成,两相邻条块间相为铰接;其左、右侧板为平板;在所述中间板中间位置,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多对第一安装孔;每对安装孔中均设有一根抱箍,所述的抱箍穿过所述安装孔围绕在电杆上;在左、右侧板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经过紧固螺栓与所述的通信终端固接为一体;在左、右侧板的下方相对设有至少两个紧固孔,每个紧固孔中设置有一个涨紧固定螺栓,所述的涨紧固定螺栓与所述电杆的外表面圆周垂直设置。其中间板与电杆之间的接触牢固程度大大增加,使用寿命延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