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8037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910671254.9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均衡模拟系统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二氧化碳影子价格和减排潜力、估计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曲线、模拟市场均衡。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根据碳排放权交易参与主体的减排成本和减排量约束,可计算得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市场均衡状态时的二氧化碳交易量以及碳配额的市场均衡价格;是对已有研究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开发与应用,并且通过已有数据来模拟碳市场的动态均衡,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为探索碳交易市场运行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具有创新新、实用性和指导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7690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811115905.8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曦冉 , 来聪 , 何英静 , 李帆 , 沈舒仪 , 章敏捷 , 徐旸 , 谷纪亭 , 郁丹 , 蔡优悠 , 陈旭阳 , 牛威 , 周海波 , 施进平 , 但扬清 , 王婷婷 , 何东 , 冯伟 , 常安 , 李青 , 翁华 , 吴君 , 唐人 , 周林 , 刘林萍 , 吕韵 , 张代红 , 李春 , 胡哲晟 , 王思远 , 孙擎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输配电网一体化规划的高压配网变电站负荷预测方法。目前,配电网的预测方式难以对整个地市发展情况进行适应,较难用一种方法贯穿输配电网负荷预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结合输配网一体化规划需求特点,采用Elman神经网络模型和空间负荷预测相结合的高压配网负荷预测方法,以高压配网变电站供区为预测单位,从历史负荷和空间预测相结合对高压配网中长期负荷进行预测,引入基于网格开发度的供区负荷计算模型。本发明综合了空间规划中具有的远景最大负荷密度数据优势,同时在计算样本中动态引入历年变电站实测数据对网格开发度进行修正;预测得到网格开发度后,考虑未来年变电供区划分变化重新计算得到高压配网供区负荷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63902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1358703.8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曦冉 , 王蕾 , 叶承晋 , 章姝俊 , 沈梁 , 姜巍 , 杨翾 , 陈致远 , 徐旸 , 谷纪亭 , 李黎 , 杨恺 , 陈佳玺 , 王鹏 , 朱宇豪 , 周林 , 杨黎 , 朱鹏 , 叶珺歆 , 高倩 , 戴小伟 , 郑航 , 侯健生 , 文洪君 , 来聪 , 王妤宁
IPC: G06V20/13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776 , G06K9/62 , G06T7/62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屋顶光伏潜力评估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屋顶识别方式单一,容易存在误差与干扰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卫星或航拍获取建筑物顶部视角的立体遥感影像数据;S2:一份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识别模型中,识别屋顶区域;一份数据按额定的长宽尺寸进行矩阵式分割;S3:分别对每一个矩阵单元数据进行边界识别,复原组合后获得封闭的边界曲线,确定屋顶区域;S4:根据识别模型识别的屋顶区域以及由封闭的边界曲线确定的屋顶区域耦合计算屋顶面积,结合建筑所处台区的耗能以及环境信息评估屋顶光伏潜力。通过识别模型与分割识别组合,从两种方式识别结果组合判定屋顶面积,识别方式多样,提高识别结果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499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365313.3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杭州智元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可 , 章敏捷 , 王曦冉 , 叶承晋 , 王蕾 , 章姝俊 , 姜巍 , 沈梁 , 杨恺 , 杨黎 , 陈佳玺 , 王鹏 , 朱宇豪 , 周林 , 杨翾 , 陈致远 , 徐旸 , 侯健生 , 陈梓翰 , 谷纪亭 , 来聪 , 叶珺歆 , 王妤宁
IPC: G06V20/13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776 , G06K9/62 , G06T5/5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图像的屋顶光伏潜力抗干扰评估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难以辨别屋顶识别结果是否存在干扰与误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建筑物顶部视角的卫星图像;对卫星图像等距离分割,进行边界线条的识别;将矩阵式图像按原位置复原组合,连接成若干个封闭区域;将封闭区域的形状与数据库匹配判断是否为建筑屋顶;通过训练好的识别模型输出的屋顶识别结果评估根据封闭区域获得的建筑屋顶结果识别的准确性,优化建筑屋顶识别结果;计算建筑屋顶面积,结合建筑所处台区的耗能以及环境信息评估屋顶光伏潜力。通过不同屋顶识别方式验证评估识别结果,优化识别结果与识别过程,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418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175139.1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规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基于输电网的规划数据通过为缓解阻塞所实现的输电线路利用率来筛选输电网的阻塞严重的运行场景,并不再单靠最高负荷运行场景和典型运行场景实现输电线路规划,而是根据筛选出的这些运行场景规划出能够使得规划费用最小的输电线路,由此提高输电线路规划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81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13602.1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沈舒仪 , 何英静 , 何东 , 黄锦华 , 兰洲 , 朱克平 , 李帆 , 周林 , 但扬清 , 王曦冉 , 梁婧 , 王竹静 , 葛菊女 , 邢红敏 , 邬樵风 , 钱佳佳 , 陈佳玺 , 顾晨临 , 俞楚天 , 杨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SNOP进行供电恢复的辐射式无环路配电网孤岛生成方法。步骤包括:形成SNOP节点间完整拓扑连接,进行含SNOP配电网拓扑节点分类;根据拓扑结构进行孤岛节点逐步检索;重复迭代检索算法,生成全部含SNOP配电网孤岛。该算法充分利用了配电网径向拓扑特性,根据潮流方向和SNOP设备在配电网拓扑结构中的位置进行拓扑分析和节点定义,降低整体系统分析难度。本发明按照网络拓扑生成SNOP孤岛算法简便实用,计算效率高,当实际自然灾害发生时有利于电网调度人员根据孤岛节点组合和电网状态指标做出及时优化调整,进而能够利用SNOP的快速恢复供电能力避免配电网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924219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1098459.4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曦冉 , 沈舒仪 , 何英静 , 来聪 , 章敏捷 , 郁丹 , 蔡优悠 , 陈旭阳 , 牛威 , 周海波 , 施进平 , 但扬清 , 李帆 , 王婷婷 , 何东 , 冯伟 , 常安 , 李青 , 翁华 , 吴君 , 唐人 , 周林 , 刘林萍 , 吕韵 , 张代红 , 李春 , 胡哲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供区双路径自适应负荷预测方法。电网规划中由于网架的变化较快,经常出现上下级供区负荷预测对应困难的情况。本发明采用兼容顶层规划预测与底层网络自校验的双路径自适应负荷预测;同时采用改进萤火虫算法及U型自校验方法对负荷情况进行层级关联,并结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负荷预测、分配方式的优点,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本发明采用高压配电网供区自预测后向上汇总,地区宏观预测后向下分配等两条路径进行负荷预测、分配、校核,差额反馈回最顶层再次分配;通过迭代后使得误差小于门槛值,最终获得地区内输配电网主要电压层级的供区负荷值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740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60000.X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曦冉 , 来聪 , 何英静 , 李帆 , 沈舒仪 , 朱克平 , 王婷婷 , 章敏捷 , 郁丹 , 蔡优悠 , 陈旭阳 , 徐旸 , 谷纪亭 , 邹波 , 胡哲晟 , 但扬清 , 牛威 , 周海波 , 施进平 , 何东 , 冯伟 , 常安 , 李青 , 翁华 , 吴君 , 唐人 , 周林 , 刘林萍 , 吕韵 , 张代红 , 李春 , 王思远 , 赵勇 , 赵聪 , 张会旭 , 孙擎宇 , 杨卓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结构。目前的双层构架出线结构中,构架上层的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在下层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的正上方,整体形成空间矩形,这在汇总进线时存在导线间电气距离较小或不足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层布置的出线间隔构架,所述的出线间隔构架共接入双回线路6根导线,在出线间隔构架上的导线绝缘子悬挂点从左到右呈“△”及“▽”形分布,整体形成垂直于地面的平行四边形,出线后直接接入同塔双回第一级出线铁塔。本发明在有效缩减出线间隔出口构架整体宽度、减少第一级塔数量及占地的同时,能有效确保线路空间分布的科学性及线路不发生交触。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27073.8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设施布局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基于GIS数据确定供电范围;基于供电范围,分别对供电总容量、非充电负荷以及充电负荷进行监测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计算最大可充电容量,并根据最大可充电容量获取剩余充电可用容量;基于剩余充电可用容量,按所处供电范围的充电平均功率或平均负荷,预估可安装的充电桩数量;根据预估可安装的充电桩数量,对充电可用负荷曲线进行平衡分析,并根据平衡分析结果,优化充电设施的布局。本申请基于充电设施负荷需求与电网供电能力的平衡关系分析,分不同空间维度对充电可用容量与可安装量进行预估并优化,实现电网与充电设施之间的平衡发展,提高电网供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8616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811261420.X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曦冉 , 来聪 , 何英静 , 李帆 , 沈舒仪 , 朱克平 , 王婷婷 , 章敏捷 , 郁丹 , 蔡优悠 , 陈旭阳 , 徐旸 , 谷纪亭 , 邹波 , 胡哲晟 , 但扬清 , 牛威 , 周海波 , 施进平 , 何东 , 冯伟 , 常安 , 李青 , 翁华 , 吴君 , 唐人 , 周林 , 刘林萍 , 吕韵 , 张代红 , 李春 , 王思远 , 赵勇 , 赵聪 , 张会旭 , 孙擎宇 , 杨卓然
IPC: H02G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布置方式。目前的双层构架出线结构中,构架上层的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在下层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的正上方,整体形成空间矩形,这在汇总进线时存在导线间电气距离较小或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采用双层布置的出线间隔构架,所述的出线间隔构架共接入双回线路6根导线,在出线间隔构架上的导线绝缘子悬挂点从左到右呈“L”及倒“L”或“7”形分布,整体形成垂直于地面的矩形,出线后直接接入同塔双回第一级出线铁塔。本发明在有效缩减出线间隔出口构架整体宽度、减少第一级塔数量及占地的同时,能有效确保线路空间分布的科学性及线路不发生交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