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4102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530077.X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结构优化方法,包括:确定待优化的受端电网,收集规划基准年和目标年数据;初步分析新建直流落点、类型和接入方式,生成待选变电站和线路集;建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的两层结构优化模型;输入不同的边界条件,采用Benders分解法对结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取候选优化方案;采用多层次分析法对候选优化方案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最终的结构优化方案。本发明能够提高电网结构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实现安全稳定、能源消纳和经济性目标的协调。
-
公开(公告)号:CN11461078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180215.0
申请日:2022-02-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8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邻近平均数据的含扰数据阶跃时间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读取阶跃测试试验数据,得到一组含时间序列的含扰数据:(2)计算扩展邻近平均数据;(3)比较邻近平均数据的数值,取其中最大值对应时刻为阶跃时刻。本发明通过计算测试数据的邻近平均数据辨识阶跃发生时刻,避免了人工凭经验判读导致的误差,可在保留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的前提下排除扰动数据的影响,准确辨识阶跃时刻。本发明适用于各类控制系统的性能测试和参数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61078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210207339.3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8 , G06F17/18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拟二阶响应的阶跃上升时间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读取阶跃测试试验数据,得到一组含时间序列的含扰数据;(2)构造拟二阶响应函数;(3)用遗传函数求解拟二阶响应函数中的待定系数,使得拟合后的函数和原始数据方差最小;(4)基于得到的待定系数,从拟二阶响应函数上取数据达到终值0.9的时刻的为上升时间。本发明通过计算拟二阶响应函数来辨识上升时间,避免了人工凭经验判读导致的误差。本发明适用于各类控制系统的性能测试和参数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3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11543.5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单相接地故障的消弧及性质辨识协同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监测系统母线三相电压,当电压发生越限时,将消弧支路和故障性质辨识支路通过故障相及其超前相接入系统一次侧;将消弧支路中的消弧开关闭合,进行消弧操作,将故障相电压钳位至零;经消弧设定时间后,断开消弧开关,闭合故障性质辨识支路的故障性质辨识开关,依据瞬时性故障判据判别故障类型;当判别故障类型为瞬时性故障时,开断消弧及故障性质辨识支路,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当判别故障类型为永久性故障时,要对故障进行持续消弧避免事故影响扩大。本发明在保证设备安全条件下实现了具有可靠故障判据的故障性质辨识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7691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437438.1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蔡德福 , 马望 , 周鲲鹏 , 尹晗 , 周志强 , 陈汝斯 , 万黎 , 刘海光 , 王涛 , 王文娜 , 王尔玺 , 孙冠群 , 尹斌鑫 , 唐金锐 , 张良一 , 许典 , 马璐玉
IPC: H02J3/38 , H02J3/32 , H02J3/24 , H02J3/00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专利提出的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利用典型数据驱动算法预测该时间段的多步负荷及光伏发电数据;然后确定能量管理目标和系统约束,将信息数据和预测数据输入动态规划算法中,计算得到最优控制策略对应的各阶段储能SOC;接着基于各阶段SOC,结合系统模型计算得到最优策略下的各阶段储能及电网功率,并将其用于控制光储系统的储能及逆变器等装置,从而完成该周期的能量管理任务。最后测量周期结束时的系统状态,更新系统约束,并在下一个控制周期重复该过程,最终完成分布式储能电站的优化运行。所提方法应用于提前几小时或提前几天的多步负荷预测任务下,均能保证分布式储能电站的优化运行效果,可适用于分布式储能电站所处区域负荷和光伏出力波动大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5449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40143.3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网历史潮流数据的断面传输容量限额计算方法,包括:建立电网仿真计算模型数据,计算输电断面N‑1转移比;读取断面历史潮流数据并筛选正常方式大功率送电时刻数据;基于历史数据计算综合考虑各类故障后不存在元件过负荷的断面传输容量限额;对N‑1故障时的电网暂态稳定进行仿真校核,根据校核结果调整断面传输容量限额;推导出模拟断面检修时的运行数据,并按照上述步骤计算断面检修方式下传输容量极限。本发明从历史潮流数据的提取和筛选、转移比及断面限额的计算、暂态稳定校核3个方面保障了断面传输容量限额计算的准确性,可操作性强,计算简便,流程清晰,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56798.4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端SOP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多级动态重构方法,该方法考虑多端SOP的潮流分布改善能力,建立考虑多端SOP的重构级别决策模型,对各变电站、各变压器子区域系统的重构级别变量进行优化决策;基于级别识别结果,以弃光、失负荷、网损、开关动作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级动态重构模型;针对多端SOP柔性互联馈线参与的多级重构进行网架拓扑更新,提出SOP多端多级动态重构分布式优化框架,通过多端SOP有功功率传输约束对各端进行协调,并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全局协调与迭代求解,实现SOP多端多级动态重构的分布式优化求解。通过本发明,可以减小柔性互联配电网集中式动态重构模型的求解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7102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056265.3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作用下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性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的结构与运行特点,从短路电流、网架强度、频率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等角度出发,共包括了五个评价指标,分别为:短路电流裕度指标、交流输电通道暂稳裕度指标、频率稳定指标、多馈入短路比指标和直流系统的危险母线占比指标。基于这些指标,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对混合双馈入直流作用下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性的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88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77568.X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非精确交替方向乘子法的虚拟储能电厂分布式协同方法,虚拟储能电厂是实现配电网中大规模分布式储能并网运行的有效手段,但是虚拟储能电厂内部大规模的设备优化协同,往往难以满足电网对其响应快速性的要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大规模储能的虚拟储能电厂分布式控制框架,使得储能聚合体在跟随目标负荷曲线的同时,能够避免电网电压越限。该发明基于非精确交替方向乘子法,在原始变量更新中能够得到储能本地优化问题的闭式解析解,显著降低了优化计算的复杂度,提升了储能设备的协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3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77552.9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折线函数拟合的阶跃时间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读取阶跃响应试验数据,得到一组含时间序列的含扰数据;(2)构造折线函数;(3)用基于群体融合的遗传算法求解折线函数的参数,使得数据方差最小,取折线函数在转折处的时刻为阶跃时间。本发明通过折线函数拟合来辨识阶跃时间,避免了人工凭经验判读导致的误差,可以在含有干扰数据的情况下辨识阶跃时间,实现对试验数据的准确解读,提高试验数据解读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