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65537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980108255.7

    申请日:2009-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口率高的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依次具有:第一基板;液晶层;和第二基板,上述第一基板具有包括主干部和从上述主干部分支的多个支部的像素电极,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包括支部和狭缝交替配置的区域的显示区域,上述显示区域包括反射区域和透过区域,在上述反射区域配置有:配置在像素电极下的反射膜;和λ/4相位差板。

    液晶显示装置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60368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80107712.0

    申请日:200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装置,在形成呈现轴对称取向的液晶畴的垂直取向模式的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减小以透过模式进行显示的区域与以反射模式进行显示的区域的响应速度的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并且具有多个像素区域。第一基板具有在液晶层一侧有规则地配置的壁状构造体,液晶层当被施加了规定的电压时,在由壁状构造体实质上包围的区域内形成呈现轴对称取向的至少一个液晶畴。第二基板在与至少一个液晶畴的大致中央相对应的区域,具有至少在施加电压的状态下产生使液晶分子轴对称取向的取向限制力的至少一个取向限制构造。各像素区域具有以透过模式进行显示的第一和第二透过区域;和以反射模式进行显示的反射区域。第一透过区域以包括至少一个取向限制构造的方式配置,第二透过区域沿着壁状构造体的内缘配置。反射区域配置在第一透过区域与第二透过区域之间。

    液晶驱动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73745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780049320.4

    申请日:2007-10-19

    Abstract: 液晶控制器(20)包括:存储通过灰度变换所产生的灰度变化程度互不相同的多个灰度变换表(21b)的存储部(21);从所述多个灰度变换表(21b)中选择要参照的灰度变换表(21b)的选择部(22a);以及参照所选择的灰度变换表(21b)对输入灰度数据进行变换的变换部(22b),设定选择部(22a)中的选择条件,使得液晶显示的垂直频率越高、且液晶温度越低时,选择灰度变化程度越大的灰度变换表,并且对所述多个灰度变换表(21b)中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设定,使得在垂直频率变高时,要选择所述至少一部分灰度变换表的液晶温度范围变大。从而,对过冲驱动实现更加适当的灰度变换。

    液晶显示装置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5525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780007388.6

    申请日:2007-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 G02F1/133707 G02F2001/133776

    Abstract: 在通过形成获得放射状倾斜取向的液晶聚集微区而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防止按压面板表面时的显示不均的残留,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显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第1基板、与第1基板对向设置的第2基板、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具有在第1基板的液晶层一侧规则配置的壁状结构体,液晶层在施加了规定电压时,在被壁状结构体实质上包围的区域内形成获得放射状倾斜取向状态的至少一个液晶聚集微区。第2基板在与液晶聚集微区相对应的区域,具有向液晶层一侧突出的凸起部分,液晶层含有手性试剂。液晶层的厚度dLC、液晶层的自然手性间距p及从凸起部分的中心到壁状结构体的距离dRW满足dRW>p及dLC/p≥0.15的关系。

    液晶显示装置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4275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510066169.8

    申请日:2005-04-21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是通过简单的构成在透过区域使显示的应答速度即有效又得以提高,提高活动画面显示性能。它为垂直定向型,包括:设置在每个像素的透过区域(T)及反射区域(H)、设置在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在这一对基板的其中之一的具有开口部分(53)的层间绝缘膜、设置在这一对基板的其中之一的透过区域(T)的中心部分的铆钉(16)。在开口部分(53)上,由铆钉(16)限制的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定向方向,在层间绝缘膜倾斜面存在着相对于液晶分子的定向方向不连续的不连续区域30’。并且,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遮挡光线使其通过不连续区域30’而不到达观测者的遮光部分(31)。

    显示装置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83658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080037539.4

    申请日:2010-04-27

    Inventor: 藤冈和巧

    Abstract: 第1电极(62c)形成于显示面板的具有显示面的第1基板(2),并且连接到共用电极(com),场效应晶体管(62b)是形成于第2基板(1)并且在背沟道侧离开而配置第1电极(62c)的场效应晶体管,栅极端子和第1漏极/源极端子连接到第1配线(Vrstn),第1配线(Vrstn)被施加用于进行复位的电压,开关(62a)的一端连接到第2漏极/源极端子(62bs),另一端连接到取出场效应晶体管(62b)的输出的第2配线(Vom)。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5667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880115944.6

    申请日:2008-07-11

    Abstract: 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增强变换部(2),该增强变换部(2)基于与当前帧的图像数据和当前帧的一帧前的图像数据的组合对应的增强变换参数,对当前帧的图像数据进行增强变换处理;以及驱动部(3,5,6),该驱动部(3,5,6)使液晶显示面板(4)显示与增强变换部(2)进行增强变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还包括:温度传感器(7),该温度传感器(7)检测装置内温度;光传感器(9),该光传感器(9)检测从外部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4)的入射光的光量;以及控制部(8),该控制部(8)基于所述装置内温度及所述光量,计算液晶显示面板(4)的温度,根据计算出的液晶显示面板(4)的温度,变更用于增强变换处理的增强变换参数。通过这样,即使在由于外来光入射而使液晶显示面板(4)的温度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补偿液晶显示面板(4)的光学响应特性。

    液晶显示装置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60368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980107712.0

    申请日:200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装置,在形成呈现轴对称取向的液晶畴的垂直取向模式的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减小以透过模式进行显示的区域与以反射模式进行显示的区域的响应速度的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并且具有多个像素区域。第一基板具有在液晶层一侧有规则地配置的壁状构造体,液晶层当被施加了规定的电压时,在由壁状构造体实质上包围的区域内形成呈现轴对称取向的至少一个液晶畴。第二基板在与至少一个液晶畴的大致中央相对应的区域,具有至少在施加电压的状态下产生使液晶分子轴对称取向的取向限制力的至少一个取向限制构造。各像素区域具有以透过模式进行显示的第一和第二透过区域;和以反射模式进行显示的反射区域。第一透过区域以包括至少一个取向限制构造的方式配置,第二透过区域沿着壁状构造体的内缘配置。反射区域配置在第一透过区域与第二透过区域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