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耳的激光焊接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484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338210.4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极耳的激光焊接系统及方法,焊接系统包括:激光控制部、视觉定位部、振镜控制部、自动上料部、激光器、定位相机、振镜头及机械手;视觉定位部与定位相机相连接,视觉定位部用于利用定位相机对待焊接的电池钢壳上的第一特征点进行定位,以及对待焊接极耳的轮廓上的第二特征点进行定位;自动上料部与机械手相连接,使机械手将待焊接极耳放置于待焊接电池的预设位置;振镜控制部与振镜头相连接,根据第二特征点的坐标信息调整振镜头的位置;激光控制部与激光器相连接,控制激光器发射激光束,以对预设焊点进行焊接。本申请通过无接触的激光焊接方式,防止生产过程对电池内部造成污染,确保焊点位置精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激光加工设备及其激光加工头

    公开(公告)号:CN10878845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0669787.9

    申请日:2018-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加工设备及其激光加工头。上述激光加工头包括沿激光束的出射方向依次设置的激光准直镜片、第一分光镜片以及第二分光镜片,激光准直镜片用于将激光束准直成平行激光束,第一分光镜片用于将平行激光束分光为第一分激光束和第二分激光束,第二分光镜片用于将第一分激光束分光为第一次激光束和第二次激光束,第二分激光束、第一次激光束和第二次激光束均用于作用于待加工工件上。上述的激光加工头的两个分光镜片将激光束分光为三束激光束,整个激光加工头的结构简单且可拓展性强,对于焊接咬边的缺陷的消除具有显著作用,还可以选择主光束和辅助光束的前后来分别用于对焊缝的预热和后热,焊接应力的释放较好,不易产生裂纹气孔。

    一种质量检测装置、方法、系统及一体式探针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59667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302670.3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质量检测装置,所述质量检测装置包括集成探针组、驱动模块以及采集模块,所述集成探针组包括多个成对设置且由一驱动端和一采集端构成的一体式探针组件,且所述一体式探针组件的驱动端与另一成对设置的一体式探针组件的驱动端匹配设置,以及所述一体式探针组件的采集端与另一成对设置的体式探针组件的采集端匹配设置。本发明还涉及质量检测系统、质量检测方法及一体式探针组件。本发明设计一种质量检测装置、系统及基于焊缝的质量检测方法,通过集成探针组、驱动模块以及采集模块的配合,实现了快速检测整条焊缝的焊接质量。

    一种动力电池的激光封口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0883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955195.9

    申请日:2017-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21 B23K26/0876 B23K2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激光封口系统和方法,所述激光封口系统包括工作台、焊接装置和中控单元,该工作台包括移动座和电机,该移动座上放置有动力电池,该电机驱动移动座沿着动力电池的激光封口轨迹移动;该焊接装置设在工作台上,并朝向动力电池,该焊接装置发出激光束,对动力电池进行焊接;该中控单元分别与电机和焊接装置连接,该中控单元根据在电机驱动下移动座的移动速度,调节焊接装置发出激光束的功率。该激光封口系统和方法通过移动座的移动速度控制焊接装置发出激光束的功率,防止动力电池在高速焊接时焊缝轨迹的拐角处形成焊缝下榻、过熔等,提高动力电池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一种激光焊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6787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711427644.9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焊接方法及系统,涉及激光焊接技术领域,该激光焊接方法包括:将动力电池的端板与侧板紧密贴合后固定,控制激光焊接头移动至所述动力电池的端板与侧板紧密贴合形成的焊缝处;调节所述激光焊接头内两束激光的输出参数,所述两束激光根据对应的输出参数分别对所述焊缝进行激光焊接。有效解决了现有动力电池侧板与端板激光焊接时焊缝中气孔较多以及焊后端板侧与侧板侧焊缝高度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焊缝焊接加工的一致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