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74091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910248761.8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3K2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8/02 , B23K9/16 , B23K26/0622 , B23K26/20 , B23K26/24 , B23K26/3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焊接方法,特别是脉冲激光-交流电弧复合焊接方法。激光的脉冲由峰值脉冲和后续的基值脉冲构成,其特征在于,激光的峰值脉冲电流强度为300A~500A,宽度为0.1ms~0.5ms,基值脉冲电流强度为100A~200A,宽度为3ms~15ms,在交流电弧电流正半波的二分之一处,触发激光的峰值脉冲,后续激光基值脉冲延续到交流电弧同一周期负半波结束;交流电弧频率为脉冲激光频率的整数倍。本方法实现了能量优化配置,能在较低激光功率下形成激光小孔,利用小孔效应,使焊接熔深比相同焊接参数下的已有技术增加10%~25%,并提高了电弧稳定性,改善了焊缝质量,适合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695791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188301.0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异种金属的焊接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镁合金与钢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镁合金与钢之间预置0.05mm~0.3mm厚的镍合金片或铜合金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方法进行点焊或连续焊接。镍合金的成分及其重量比为:Ni 80%~90%、Cr 5%~15%、Mo1~5%、其他杂质<0.1;铜合金的成分及其重量比为:Cu 80%~95%、Zn 5%~20%、其他杂质<0.1。本发明实现了镁合金与钢之间的冶金连接,显著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接头抗剪切强度可达160MPa以上,能够满足实际结构件的应用需求,可用于开发汽车等交通工具中的新型镁钢结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817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68065.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3K26/348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环类结构激光诱导电弧全位置智能焊接系统,包括:轨道机器人运动系统,用以带动焊炬及激光枪头实现圆弧轨迹运动;激光诱导电弧复合焊接热源系统,用以实现对圆环类结构的高质量焊接;在线监测系统,用以在焊接过程中实时获取焊接过程特征量并存储于集成控制系统的寄存器中;智能调控系统,用以在焊接过程中分析在线监测系统所获取焊接动态特征量数据;集成控制系统,用以控制各个子系统。本发明克服了大型圆环类结构全位置焊接时工艺鲁棒性差、装配要求高、缺陷难以控制、自动化水平低等挑战,可实现各类型结构件的全位置单面焊双面成形智能化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6204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858066.X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3K26/348 , B23K26/70 , B23K2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环结构激光诱导电弧柔性热源全位置自动化焊接方法,对待焊圆环构件进行装配,使其对接间隙和错边尺寸在合理范围内;将带有成形槽的水冷铜衬垫铺设于待焊件背面,同时确保焊缝与成形槽中心线对正;铜衬垫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水管,启动水箱冷却铜衬垫;采用激光诱导电弧柔性焊接热源,根据圆环位置选择合适焊接参数进行焊接;焊后拆除铜衬垫。本发明可解决全位置焊接中立焊至仰焊位置连续焊接时焊缝背面易出现内凹缺陷的瓶颈难题,可增大焊缝背面熔宽,并拓宽焊接工艺窗口,降低了焊接装配要求,可满足管线钢、钛合金等圆环结构的全位置高效自动化焊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975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735981.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3K26/348 , B23K26/60 , B23K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镁合金/钢异质金属汽车车门的搭接焊方法。针对镁在上、钢在下的典型车门平板搭接或带角度搭接结构,采用激光与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选择直接焊或填充焊丝、夹层以及金属镀层的方式,调节激光与电弧和焊丝的空间相对位置以及激光和电弧等焊接工艺参数,获得具有低润湿角、钉扎成形、高冶金反应温度和高结合强度等特征的镁合金/钢焊接接头,实现镁合金/钢异质金属搭接接头的成形和性能精确调控。本发明可解决镁合金和钢由于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过大导致的焊缝不铺展、难固溶、不反应,以及传统电弧焊接产生的焊后变形裂纹问题。特别地,解决带角度搭接焊接时,熔化的液态镁合金脱离未熔化的固态金属基体形成断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9706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18682.X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3K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极性三丝气体保护间接电弧焊方法、装置及其应用。所述方法通过三根焊丝以及两个变极性电源实施焊接过程;其特征在于,焊接前,将主丝连接至两个变极性电源的一极,其余两根边丝分别连接至两个变极性电源的另一极;焊接工件不与两个所述变极性电源连接;焊接时,同时启动两个所述变极性电源,两个所述变极性电源同步工作且与所述主丝连接的极性始终相同,通过所述变极性电源极性的周期性正负极变换,焊丝周围磁场分布得到周期性调控,实现耦合间接电弧的周期性摆动的焊接过程。本发明通过调控电弧偏转,可实现焊接电弧热源能量的精确分配,有效解决薄板高速焊烧穿缺陷的产生和厚板窄间隙焊接中侧壁不熔和侧壁起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16129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711444210.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厚板焊接的焊枪系统,其包括:焊枪组件,其具有多个焊枪,且被构成为在焊枪夹具调整到一定空间位置时能够同时对中厚板结构件进行多层单道焊接;焊枪夹具,其被构成为能够带动所述焊枪组件调整焊接时的空间位置的夹具结构,其具有夹具基座以及多个在所述夹具基座上所分别形成的焊枪空间位置调整组件,各所述焊枪空间位置调整组件能够各自带动与其固接的所述焊枪组件调整焊接时的空间位置。本发明通过采用多把焊枪同时进行焊接,改善了中厚板结构件传统焊接方法中的诸多缺点;同时其具有成本较低、焊缝成型美观和焊接性能高的特点且焊接速度高,焊接熔敷量大,极大地提高了中厚板工件的焊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1590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39266.X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材料焊轧一体化复合成形方法,是兼具短流程、高效率、高性能集成特征的焊轧一体化复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过程采用低热输入填丝焊接方法配合优化焊接工艺,获得具有余高的焊接接头,并使其性能最薄弱的软化区靠近焊缝;同时采用轧制装置对焊接接头余高区域进行轧制;通过设置焊枪与轧辊之间/轧辊与金属试件表面的距离,实现对轧制温度和轧制变形量的协同调控,利用焊接接头余高在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塑性流动及其变形强化效应,实现对焊接接头各区域组织和性能的精确调控。本发明可解决焊接接头软化难题,也适用于消除焊接接头所存在宏微观气孔和裂纹等焊接缺陷,大幅度提高金属材料焊接接头综合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9706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18682.X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3K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极性三丝气体保护间接电弧焊方法、装置及其应用。所述方法通过三根焊丝以及两个变极性电源实施焊接过程;其特征在于,焊接前,将主丝连接至两个变极性电源的一极,其余两根边丝分别连接至两个变极性电源的另一极;焊接工件不与两个所述变极性电源连接;焊接时,同时启动两个所述变极性电源,两个所述变极性电源同步工作且与所述主丝连接的极性始终相同,通过所述变极性电源极性的周期性正负极变换,焊丝周围磁场分布得到周期性调控,实现耦合间接电弧的周期性摆动的焊接过程。本发明通过调控电弧偏转,可实现焊接电弧热源能量的精确分配,有效解决薄板高速焊烧穿缺陷的产生和厚板窄间隙焊接中侧壁不熔和侧壁起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44093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10253654.3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3K26/348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的一种低合金钢低功率激光‑电弧复合全位置焊接方法,采用诱导激光焊在前、MAG焊在后同步进行;激光焊和MAG焊的热源间距d为0‑2mm;激光束是垂直入射,激光焦点的位置设置在母材表面之下所需熔深的1/4位置;根据焊接位置、板厚、坡口形式、焊接速度、焊接电流确定相匹配的激光功率,其范围是:100‑600W。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低功率激光‑MAG复合焊的复合方式、热源间距、倾斜角度、激光功率、激光离焦量等参数的控制,可实现低合金钢板材的全位置焊接过程,焊接速度为单纯电弧热源焊接的3~5倍,使得在较小能耗下也能高效实现低合金钢全位置焊的高质量焊接成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