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6314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675742.X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建筑大学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Inventor: 范吉宏 , 申世豹 , 李红友 , 刘曙明 , 徐少勤 , 程桦 , 许光泉 , 姚直书 , 彭世龙 , 张海涛 , 余大有 , 孙家应 , 荣传新 , 王晓健 , 蔡海兵 , 秦志强
IPC: E21B47/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广场井筒偏斜地下水位监测网,所述井筒所在的煤系地层包括底部含水层和风化裂隙含水层,所述监测网能够同时观测所述底部含水层的水位和所述风化裂隙含水层的水位,所述监测网由若干监测点组成,所述监测点为竖向设置的监测孔,所述监测点的数量≥4个。该地下水位监测网实现了同时观测底部含水层的水位和风化裂隙含水层的水位,减少了监测孔的数量,优化了地下水位监测网的设计方案。通过该地下水位监测网不仅获得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数据,获得底部含水层的渗透参数,预测疏水引起地面沉降,为验证井筒变形及其修复治理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73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568569.3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松散层底含疏水沉降立井井筒偏斜机理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模型试验装置包括箱体、立井井筒、液压加载系统和数据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箱体用于容纳土体,所述土体在所述箱体内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覆地层和底部含水层,所述底部含水层的底部铺填有煤层水袋;所述立井井筒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液压加载系统包括油缸,所述油缸位于所述土体的上方,所述油缸能够为所述土体提供压力;所述数据监测系统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土压力盒和数据采集器,所述土压力盒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讯连接。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对揭示厚松散层底含疏水沉降立井井筒偏斜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9280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31791.1
申请日:2025-04-08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体积竖井管片钢筋笼振捣抗浮结构,浮止机构的控制端抵接钢筋笼,锚固钢筋固定于钢筋笼纵向主筋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大体积竖井管片钢筋笼振捣抗浮结构的应用方法。本发明通过管片模具外侧模板上的浮止机构配合钢筋笼纵向主筋处的锚固钢筋对钢筋笼形成锁止,起到协同抗浮作用;能够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实时调控浮止机构的控制端对于钢筋笼的压力,通过锚固钢筋与混凝土间的锚固力和浮止机构对于钢筋笼施加的压力,完全抵消了混凝土浇筑钢筋笼和振捣产生的带来的浮力,大大减小了因钢筋笼上浮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均的风险、因上浮问题导致的返工情况,避免了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900106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79979.5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压含水层顶管触变泥浆滤失成膜特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搭设系统;S2承压含水层铺设;S3承压含水层初始渗透系数测试;S4触变泥浆浆液制备;S5承压含水层水压施加;S6触变泥浆滤失成膜测试;S7承压含水层渗滤加固体渗透系数测试:水在土体内进行自下而上的单向渗透,计算获得承压含水层渗滤加固体的渗透系数;S8触变泥浆滤失成膜特性评价:绘制触变泥浆滤失过程中滤失深度、液面下降高度、液体滤失体积与滤失时间的关系曲线,建立拟合方程,获得触变泥浆的滤失速率。该方法采用顶管触变泥浆滤失+成膜+渗流联合测试,综合评价触变泥浆滤失成膜性能,优化泥浆配方,提高施工效率和减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62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63882.5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井井筒与地层协同‑滑移界面导水机制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模型箱体、井筒、地层、水压控制组件、水平地压控制组件、滑移控制组件、数据采集组件、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所述模型箱体用于容纳所述地层,所述井筒竖向贯穿所述模型箱体和所述地层;所述水压控制组件能够向所述地层内充水,所述水压控制组件能够控制所述地层的水压;所述水平地压控制组件用于为所述地层提供水平地压;所述滑移控制组件用于为所述井筒提供向下的滑移力;所述数据采集组件与所述数据采集仪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仪与所述计算机连接。利用该测试系统能够探究导水通道演化特征及地下水渗流规律,揭示废弃立井井筒压煤开采界面导水致灾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68801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190863.X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受荷冻融条件下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扇形箱体、注油泵、酒精循环制冷机组、压力泵、多个温度传感器与多个受力传感器;所述扇形箱体内部具有沿径向从内向外共分隔成四个区域,分别为真空区、混凝土区、粘土区、注油区,所述混凝土区内设置有混凝土块,所述粘土区内设置有粘土块;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受力传感器均匀放置于混凝土块与粘土块内部;本发明的测试系统,可调节范围广,通过调节温度,可以模拟不同温度、不同受荷状态下的混凝土,同时对相应的力和温度变化有着很好的记录,可以更容易得出有效的经验规律,有助于工程减灾的进行,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23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17840.3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砂土侧向应力‑应变线性相关的#imgabs0#系数求解方法,所述求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于库伦土压力理论的挡土墙受力分析模型,步骤2,建立砂土静止土压力线性变位模型,步骤3,基于库伦土压力理论求解静止土压力系数近似解。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砂土侧向应力‑应变线性相关的#imgabs1#系数求解方法,针对目前静止土压力系数计算存在的不足,提高地下挡土结构物设计计算准确性,完善砂土静止土压力系数计算方法、实现挡土结构物挡土安全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7305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230558.9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断面矩形曲线顶管管周阻力测试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制矩形管节,埋置土压力盒,在矩形管节的内表面安装反射棱镜;S2:预埋矩形管节,首先在试验箱体底部铺设部分土体,将若干节矩形管节摆放在土体上,然后铺设剩余土体,放置前减阻台和后减阻台;S3:安装液压顶推组件和姿态监测组件;S4:安装注浆组件;S5:无注浆顶进;S6:注浆顶进;S7:矩形曲线顶管管周阻力计算,判断注浆效果。该测试评价方法可计算获得大断面矩形顶管曲线顶进管周摩阻力,分析评价不同触变泥浆减阻工况下矩形曲线顶管管周阻力分布特征,判断触变泥浆在大断面矩形顶管曲线顶进时的减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56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76954.9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矩形顶管触变泥浆减阻与滤失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支座、试验箱、土体、触变泥浆、混凝土块、顶推器和数据采集组件,所述试验箱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土体铺设在所述试验箱内的底部,所述土体上方铺设所述触变泥浆,所述混凝土块置于所述触变泥浆的上表面;所述顶推器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顶推器的顶推端与所述混凝土块接触;所述数据采集组件包括顶推压力传感器、压力盒、泥浆渗滤探测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利用该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可确定触变泥浆对矩形顶管顶进过程中的减阻效果,准确测定矩形顶管顶进过程中管节动/静态摩阻力和触变泥浆滤失性能趋势,为后续顶管触变泥浆配比优化和施工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与研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780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17369.1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松散层薄基岩待建煤矿立井井筒底含疏‑注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立井井筒及首采区规划设计;步骤S2,现场钻孔取芯:钻取芯孔进行取芯,获得地层参数;步骤S3,疏水孔布置;步骤S4,水文观测孔布置;步骤S5,地表测点布置;步骤S6,底含疏水;步骤S7,疏水孔后处理;步骤S8,立井井筒施工。该方法可避免煤矿立井井筒受厚松散层底含疏水固结产生的竖向附加力作用导致破损。从厚松散层底含疏水固结特性出发,在煤矿立井井筒修建之前,采用疏排+注浆(疏‑注)联合加固技术,从根源上解决底含后期疏水固结问题以确保立井井筒周围地层稳定及井筒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