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784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82447.7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松散层废弃立井回填封堵及含隔水层重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废弃立井井筒及地层基本情况;步骤2,废弃立井井筒全筒封堵,对废弃立井井筒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全筒封闭;步骤3,废弃立井井筒切割分段,对位于底部含水层以上的废弃立井井筒进行切割分段;步骤4,废弃立井内部注浆及底部含水层和底部隔水层重构注浆;步骤5,废弃立井井筒井盖封闭。该方法采用废弃立井井筒回填封堵、废弃立井井筒内部注浆、废弃立井井筒外部的底部含水层注浆加固技术,将被废弃立井井筒导通的底部含水层和底部隔水层重构为整体地层,避免在废弃立井井筒与地层间形成导水界面,确保了废弃立井压煤开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6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0543014.7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小型煤矿快速分类支护设计方法和系统。首先确定目标煤矿巷道,并确定典型断面;并根据典型断面的等效半径和围岩破坏范围,确定断面破坏扩展率;根据目标煤矿巷道所受地应力和目标煤矿巷道的岩体强度,确定埋深强度影响率;根据目标煤矿巷道的周围岩体的钻孔深度和目标煤矿巷道的周围岩体的裂隙长度之和,确定围岩岩体完整率;根据目标煤矿巷道的设计使用年限和目标煤矿巷道的一次成巷时间,确定巷道围岩稳定率;根据断面破坏扩展率、埋深强度影响率、围岩岩体完整率和巷道围岩稳定率,按比例分配权重系数后确定目标煤矿巷道的快速分类支护综合指标,以确定对目标煤矿巷道采取的分类支护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9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31750.8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IPC: E21F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巷旁充填体的支护装置,支护装置至少包括竖向支撑系统与横向支撑系统,竖向支撑系统沿竖直方向支撑在巷道顶板与底板之间,竖向支撑系统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与竖向弹力单元,竖向弹力单元设置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横向支撑系统沿水平方向设置在竖向支撑系统与巷旁充填体之间,横向支撑系统包括左支架、右支架与横向弹力单元,横向弹力单元设置在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该支护装置、操作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可重复利用,通过液压系统可快速实现高增速、高增阻及时有效支护巷道围岩。通过弹性单元实现吸能让压功能。通过竖向支撑系统有效支护巷道围岩顶底板,横向支撑系统有效支护充填体,实现顶底板、充填体协同支护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18341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03667.0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扰动下锚固性能测试装置。该装置用于对锚杆在围岩中的锚固性能进行测试,包括:主箱体、限位单元、扰动单元和爆破单元;主箱体为上端开口的腔体结构,主箱体的腔体内放置围岩试样,且主箱体的内侧壁与围岩试样的外侧壁贴合,围岩试样上沿轴向设有拉拔孔和爆破孔;其中,拉拔孔位于围岩试样的中心,爆破孔位于拉拔孔外侧;拉拔孔内安装有待测试锚杆,待测试锚杆伸出拉拔孔的一端安装有锚杆拉拔仪;爆破单元位于爆破孔内,限位单元包括多个限位件,多个限位件沿周向均布于主箱体的外侧壁上,且限位件用于将围岩试样沿轴向固定于主箱体的腔体内;扰动单元有多个,多个扰动单元均布于主箱体的外侧壁。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01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04284.4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锚索腐蚀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装置包括玻璃缸、预应力加载工装和应力监测系统,玻璃缸内部设有容置腔,用于容置腐蚀液,预应力加载工装包括待测锚索、两个锚具、锚索张拉机、锚垫板和两个支撑架,可以通过锚索张拉机对待测锚索进行施加预应力。应力监测系统包括应力探头,可实时且精准地观察锚索腐蚀试验中关键位置应力的变化情况,从而有利于指导对其关键位置进行补强处理。玻璃缸为可拆卸缸体,可通过更换组装玻璃缸改变贯穿孔大小,既可实现不同规格的锚索腐蚀测试,也可对比多组不同规格的锚索在同一腐蚀环境中锚索参数的变化。待测锚索的表面涂覆有锚固剂,可使得待测锚索的腐蚀测试更贴合实际工作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50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07117.9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11/00 , E21D20/02 , E21D11/18 , E21D9/04 , F42D3/04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应力软岩隧道底板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隧道数值模型,得到隧道的底板围岩变形分布规律;步骤2,根据底板围岩变形分布规律,定量划分底板零点位移曲线、拉应变范围和底板塑性区范围;根据上述数据,确定底板爆破卸压支护阶段中的爆破参数、锚固参数与施工参数;步骤3,监测底板围岩的破坏程度和围岩应力分布,得到底板形变数据;步骤4,根据底板形变数据,确定二次锚注支护阶段的锚注参数与注浆时机;步骤5,监测底板的位移程度,得到底板形变的时变数据;步骤6,根据底板形变的时变数据,确定三次拱架封闭支护阶段支护参数。该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底板主动支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53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21984.0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表面形态演化规律研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1)采集天然岩体结构面样品,基于相似比理论,确定所述样品的参数配比,以制作类岩石材料;(2)制作与该结构面样品具有相同表面形态和相似力学性质的一组人工模拟结构面试样;(3)建立人工模拟结构面试样初始三维高程模型;(4)针对所述一组人工模拟结构面试样,在相同法向荷载条件下开展最大剪切位移各不相同的直剪试验;(5)建立对应不同剪切位移的所述结构面试样表面几何形态演化模型;(6)基于粗糙度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剪切破坏过程中结构面表面形态演化规律。本发明为揭示剪切破坏过程中结构面表面形态演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一种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8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35169.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巷道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爆破卸压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包括在对比段采用地质钻机在巷帮施打第一钻孔,在爆破卸压后,在爆破试验段施打第二钻孔,分别记录钻进过程中推进力与钻进深度的关系和爆破卸压前推进力与钻进深度的关系、钻孔不同深度位置垂直应力大小;然后根据爆破围岩破坏范围增加率、爆破围岩应力峰值降低率、爆破围岩应力峰值位置转移率获得爆破卸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K,并将爆破卸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K与标准值K0比较,根据结果调整卸压措施。本发明通过在爆破前后各打孔一次并数据分析即可获得围岩破坏范围分区与应力转移定量分析,施工方法和计算步骤简单,易于实施且计算结果对支护指导能够科学定量,评价结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4351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64074.5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 世纪万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工作面采动下覆岩导水安全快速评价处治方法,在该处治方法中,在工作面回采之前,沿着地表沉陷范围的边界施工隔水帷幕,隔水帷幕从地表延伸至底隔水层中,从而在沿竖直投影方向上,地表沉陷范围内的底含水层被隔水帷幕完全封闭起来,使得隔水帷幕内外的水互不侵扰,从而减小了影响工作面回采的水量。同时布置多个水位与裂隙监测组件,在工作面1回采过程中,通过水位与裂隙监测组件实时监测隔水帷幕内水位情况以及底隔水层下沉产生的裂隙情况,并根据相应的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理措施;隔水帷幕、注浆作业与抽水作业相互协同作用,在达到隔水帷幕内无存水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极大的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并保护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58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0878516.0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工作面断层突水通道形成的模型试验装置,所述模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体,所述试验箱体内设置有顶板与底板;断层夹板系统,所述断层夹板系统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所述断层夹板系统用于形成模拟断层;所述断层夹板系统包括多个夹板,通过选择使用的夹板数量,来控制模拟断层的厚度;相邻的两个夹板相互插接连接,每个夹板上均设置有沿竖直长度方向延伸的燕尾槽与燕尾块,所述燕尾槽与燕尾块分别设置在夹板相背的两个面上;一个夹板上的燕尾块插入到相邻夹板的燕尾槽中。该模型试验装置中的断层夹板系统的厚度与倾角均能够实现调节,可应用于不同倾角,不同厚度的断层模拟的研究;且成本低可重复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