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576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0917009.7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Q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电缆数据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包括管理系统、移动采集终端及电子标签;所述管理系统,用于将各种线缆设备构建成基础数据平台,建立采集任务和待采集设备的关联关系,并对移动采集终端提交的采集数据进行校核检验,实现成果输出;所述移动采集终端,用于接收采集任务,根据采集范围自动规划最佳工作线路,根据采集对象生成对应的采集数据。本发明从实际电缆采集业务一线人员需求出发,基于移动作业终端,结合实物ID电子标签的应用,实现地下电缆数据的高效采集,有效提高地下电缆数据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使地下电缆采集作业更加流程化、精益化、规范化,极大提高了设地下电缆信息化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55474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012595.7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三代卫星技术的电力数据通信装置,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北斗三代卫星技术的电力数据通信装置,包括:电力数据采集配电柜、降温设备、反洗机构,所述电力数据采集配电柜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电力数据采集配电柜下层安装有电力数据采集终端、北斗通信单元,所述降温设备安装于电力数据采集配电柜上层,用于对电力数据采集配电柜下层空间进行降温调节。本申请将电力数据采集终端、北斗通信单元等设备进行密封安装,减少尘土、露水或积水进行对设备进行损坏,采用降温设备与反洗机构连接配合,控制密封空间的空气流通以及冷却除尘,避免设备的高温损坏以及外界环境的干扰,确保稳定与长效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54021.4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供电所库房智能化控制系统,涉及数字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供电所运营管理相比,解决了供电所结构性缺员严重,承载能力不足,工作智能化水平低;系统隔离,易出现数据重复录入,基层负担较重;供电所管理缺乏综合协调,制约工作质效的问题;基于动态ALOHA算法的RFID检测技术,实现远距离同时识别多个移动目标,提高工器具流通过程的高效性,实现供电所库房工器具的智能化管理,还基于RPA技术结合现有前沿技术实现系统中多流程的自动化管理以及数据的自动化录入等功能,对供电所业务、管理、资源进行重构,推进供电所数字化转型,实现供电所辖区范围内重点用户用能分析报告,全方位助力供电所数字化转型升级。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9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9777.6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软件定义的光伏发电系统,属于光伏发电领域,基于软件定义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应用层、控制层和数据层,应用层包括应用算法,用于计算逆变器数据;控制层包括SDNBQ控制器,用于接受逆变器数据并转发逆变器数据以及控制各光伏组件;数据层包括安装在逆变器上的控制板,用于控制逆变器;功率模块,用于改变电压高低;放热风机,用于为逆变器降温;神经网络处理器,用于接收SDNBQ控制器转发的数据并对逆变器下组件训练优化。本发明通过在智能逆变器设备中加入神经网络处理器以及SDNBQ控制器,能够训练和优化该逆变器下组件,无需在中心端集中分析,算法在系统间自由迁移,降低了云端数据的吞吐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89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16327.2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Q10/087 , G06Q10/10 , G06Q10/20 , G06K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供电所工器具出入库管理系统,涉及仓库管理技术领域,该系统运行时,身份验证和识别确保只有授权人员使用系统,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不同用户角色的区分和权限控制有效管理用户权限,确保系统操作的完整性和可控性,通过自动化的工器具信息获取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相关特征的提取和关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工器具的属性和状态,支持后续的分析和管理决策,自动化的出入库操作减少了人为错误和信息不准确的风险,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然后生成出入库单据和更新工器具信息有助于实时追踪和记录工器具的状态和位置,提供可追溯性和管理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311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286258.1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8B19/00 , G08B21/18 , G08B17/10 , G08B3/10 , G08B21/24 , G08B5/36 , H05K7/20 , H05K5/02 , H02J9/06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智慧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慧用能现场安全自动控制报警系统,包括智慧用能系统控制平台和智能控制箱,所述智能控制箱与智慧用能系统控制平台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箱包括温湿度监测器、烟雾报警器、微电脑控制器、温控构件、应急电源自动切换构件以及箱门闭合检测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电磁铁在通电的情况下能够产生吸附力对金属铁块进行吸附,是的绝缘板带动导电金属杆底部的导电块与绝缘块断开连接,此时控制机箱的内部采用正常供电,当断电时,此时电磁铁没有磁性,在复位弹簧B弹力的作用下带动导电块与导电金属槽紧密连接,使得备用电路连通,从而保控制机箱内部元件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765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71525.X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检修的巡检装置及技改巡检分析平台,巡检装置包括:连接壳体;监控设备,用于对电力设备进行巡检;定位机构,与所述连接壳体连接,用于对监控设备进行定位;其中,所述监控设备为无线传输设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对于电力设备进行巡检时,巡检分析平台通过巡检单元对于现场进行及时的监控,并及时传递信号,而通过分析单元以及立项单元对于回传的信息进行处理,在达到危险数值时,通过立项单元进行及时的提示,通过上述方式,可通过多组巡检单元对于多组电力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实现线上多组电力设备融合贯通,在进行及时提示检修的过程中,降低工作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670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07462.0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物联网智能印章管控系统及装置,属于印章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对传统的印章管理办法进行革新,通过物联网智能印章管控装置即可完成印章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对公司印章进行远程授权管理,物联网智能印章管控装置能够按照授权指令进行盖章并记录整个盖章过程,以此加强印章的使用安全,有效的实现了用印前审批、物联网签章工作台管理印章、用印过程可追溯。此外,通过物联网智能印章管控系统和“物联网智能印章管控平台”还可以对公司所有的印章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实时了解印章使用动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198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97181.2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缆运行状态巡检机器人,包括凹形状的移动导轨以及移动安设于移动导轨上的机器人组件,机器人组件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在移动导轨内部滑动的移动机构,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导杆。该电缆运行状态巡检机器人,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可以对监测组件和修复组件进行对称驱动,具有良好的联动传动功能,通过监测组件的驱动,可以对电缆的局部位置进行托起,并且保证其托起部位的平整性,通过修复组件可以同步对托起的电缆进行包裹修复工作,提高了电缆修复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修复机器人在对电缆修复时,由于电缆与支撑架的接触,以至于无法全方位进行修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18684.3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用电缆工作状态传感监测装置及其监测系统,涉及电力运维技术领域,本方案具有移动式检测位置、无接线监测、光伏供电和灵活使用等特点,在使用时,通过调节螺钉和驱动组件,能够实现线缆本体的快速夹持、移动和监测,保障了高空安装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架设与安装的便捷性和实用性,能够固定在预定位置进行监测,防止出现位移,同时在贴合状态下进行监测,确保了线缆本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光伏供电,确保了长期续航,降低了对外部电源的依赖性,使得监测装置能够在户外或没有电源供应的环境下持续运行,这种设计使得监测装置的使用更加灵活,同时也提高了监测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