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二氧化钼包覆钛酸锂负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33699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6636.5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制备二氧化钼包覆钛酸锂负极材料的方法。将乙酸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蒸馏水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磁力搅拌1h得到浆料;将浆料喷雾干燥得到钛酸锂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空气气氛中于750℃下焙烧8h得纯钛酸锂负极材料;将钼酸铵和酒石酸溶于蒸馏水中,加入纯钛酸锂负极材料,磁力搅拌1h;100℃下蒸干溶剂后,80℃下真空干燥1h得到二氧化钼包覆钛酸锂前驱体;将二氧化钼包覆钛酸锂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于600℃下焙烧6h得二氧化钼包覆钛酸锂负极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安全、成本低廉,所得二氧化钼包覆钛酸锂负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制备三氧化二钒包覆钛酸锂负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3369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5772.2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制备三氧化二钒包覆钛酸锂负极材料的方法。将乙酸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500mL蒸馏水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磁力搅拌1h得到浆料,喷雾干燥得到钛酸锂前驱体;前驱体在空气气氛中热处理至反应完成,得纯钛酸锂负极材料;将偏钒酸铵和甘氨酸,溶于蒸馏水中,加入纯钛酸锂负极材料,磁力搅拌1h,蒸干溶剂后,真空干燥得到三氧化二钒包覆钛酸锂前驱体;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热处理至反应完成,得目标产物三氧化二钒包覆钛酸锂负极材料。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195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57301.X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H01M4/48 H01M4/625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1)制备碳前躯体包覆的SiO2颗粒;(2)制备碳前躯体包覆SiO2/氧化石墨复合物,将复合物在500~700℃,氮气气氛中热处理制备得到碳包覆SiO2/石墨烯复合物。本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所制备的碳包覆SiO2/石墨烯复合物具有纳米尺度,高分散性,能有效减少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同时材料颗粒表面的碳包覆层和石墨烯层能有效提高电子的传输效率,是一种具有新型的、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一种宽温域且耐高电压的电解液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86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76214.1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nventor: 任玉荣 吴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温域且耐高电压的电解液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该电解液由锂盐、非水系有机溶剂和功能添加剂组成,其中,功能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质量含量为0.25%~1%,功能添加剂为2‑丙氧基‑5‑吡啶硼酸酯和/或硼酸三乙醇胺。本发明含硼、含氮且含丙氧基的功能添加剂的存在有利于Li+从溶剂化壳中快速脱出,加速锂沉积/剥离的动力学特征,抑制锂枝晶的形成,有助于降低界面阻抗和极化。此外,通过抑制HF的产生、减少电解液的分解产气、抑制过渡金属的溶出,且在正极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CEI膜,提高正极‑电解液的界面稳定性,综合提高电池的高低温下的容量保持率、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用作植入体的多元素掺杂的细晶粒氧化铝基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47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35018.4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用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作植入体的多元素掺杂的细晶粒氧化铝基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将无定形/γ氧化铝75‑85份,氧化锆1‑25,二氧化硅0‑6份,氧化镁0‑5份,氧化钙0‑5份,氧化钇0‑1份,氧化银0‑2份经过球磨、喷雾造粒后,进行干压、冷等静压成型,将生坯依次进行压力为200MPa,温度为1050℃‑1250℃热压烧结1.5‑3h,温度为1300℃‑1400℃微波烧结或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后处理10‑30min,得到的氧化铝基生物陶瓷致密度达到99.5%,强度高、韧性好,且能够促进人体组织与陶瓷界面的结合,加速伤口愈合,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可作为骨骼替代材料。

    一种基于硫酸钠电解的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58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56309.X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硫酸钠电解的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放电、拆解和预处理;(2)分离出的正极片低温煅烧分离正极回收料与铝箔;(3)电解硫酸钠,阳极电解产物为硫酸溶液和氧气,阴极电解产物为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4)将正极材料进行酸浸处理,得到含锂、镍、钴、锰的浸出液及酸浸残渣;(5)对浸出液中的有价金属元素进行分离回收或再合成正极材料;(6)酸浸残渣用于制备碳基金属催化剂。整个工艺不仅没有强酸、强碱的使用,不产生废液,还解决了工业废水硫酸钠的处理问题,绿色环保,具有实际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一种深共晶溶剂回收再生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767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93870.0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回收及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共晶溶剂回收再生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利用盐酸胍和甲酸形成的深共晶溶剂体系,可以在短时间里快速高效的浸出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金属离子,利用草酸溶液在浸出液中直接合成草酸盐前驱体,该体系的工艺流程具有快速高效,成本低,减少浸出液中镍、钴、锰金属离子分别回收的步骤,直接获得高价值回收物。

    一种氨基聚硅氧烷以及在环氧树脂基膨胀防火涂料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6916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66839.8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火涂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氨基聚硅氧烷以及在环氧树脂基膨胀防火涂料中的应用。防火涂料的B组分是合成得到的氨基聚硅氧烷。该氨基聚硅氧烷通过引入苯基侧基,提高了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侧链氨基的引入,提供了聚硅氧烷的反应性,使其可以交联固化环氧树脂。通过聚硅氧烷的高链柔性,改善了传统环氧树脂交联网络结构阻碍涂层膨胀的行为,提高了膨胀效果和防火性能。当涂层厚度为2mm,在小型耐火性能测试装置上测定的极限耐火时间高达63.4min,明显高于采用一般的聚酰胺固化剂对应防火涂料的耐火时间。聚硅氧烷的引入提高了环氧树脂基膨胀防火涂料防火性能的同时,还改善了涂料的耐候性和防腐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