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6591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358553.4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平 , 史海欧 , 贺利工 , 郑翔 , 罗信伟 , 尹学军 , 朱文海 , 刘堂辉 , 祝朋玮 , 刘文武 , 赖晨翔 , 王明昃 , 赵晨 , 尹华拓 , 涂勤明 , 黄辉 , 潘鹏 , 欧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隔振器及地铁轨道,包括隔振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隔板装置包括弹性元件、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底座板以及用于承接轨道板的承力板;所述承力板设于所述底座板的上方,所述弹性元件设于所述底座板和所述承力板之间,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承力板,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底座板;所述承力板两对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均安装有所述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隔振装置和限制轨道板之间的纵向错动。解决了现有浮置板轨道由于接缝处的错动而造成振动和噪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1144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55333.9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13 , G06F30/23 , E01B3/28 , E01B19/00 , G06F111/10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集能轨枕的设计方法,包括根据轨枕的设计尺寸,建立轨枕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轨枕模态试验计算模态信息的试验值;进行轨枕初始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分析,获取模态信息的仿真值;通过对比试验值与仿真值,对轨枕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获取轨枕基准有限元模型;利用基准有限元模型,建立轨道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轨枕模态分析,计算减振集能组件的影响参数;根据模态贡献率,确定受控模态的阶数,并获得各个阶数的受控模态对应的影响参数;计算第i个设计区域的减振集能组件的设计参数;制作轨枕。采用本发明,既能实现对传至轨枕振动的控制,使下传至道床的振动得到很好的衰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9393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244944.5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铁大坡度道岔轨道爬行试验机,包括轮对装置、道岔装置和位移传感装置,道岔装置包括基本轨、道岔轨道板、轨枕和道岔尖轨,轮对装置包括轮对单元、液压单元和支撑单元,轮对单元包括列车轮对和连接组件,液压单元包括液压杆和固定架;支撑单元包括调节架、支撑架和纵向伸缩杆。道岔装置布置在坡度可调的斜坡上,液压杆模拟列车向道岔尖轨施加竖直方向的压力来模拟列车的轴重,纵向伸缩杆模拟列车向道岔尖轨施加的纵向惯性力,位移传感器可以准确的测出道岔尖轨的纵向位移,通过纵向伸缩杆施加循环荷载,模拟多次列车制动时钢轨位移的累积效应,得出大坡度上列车启动以及制动时道岔尖轨的力学行为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8352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02158.7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史海欧 , 尹华拓 , 罗信伟 , 农兴中 , 吴嘉 , 王仲林 , 孙元广 , 姬霖 , 涂勤明 , 刘堂辉 , 黄辉 , 刘文武 , 李平 , 祝朋玮 , 潘鹏 , 欧熙 , 龙泽贤
IPC: E01B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有轨电车槽型轨的无砟轨道长轨枕,包括长轨枕本体,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体形成的挡肩和承轨面,所述长轨枕本体上设置有预留孔、预埋套管和预应力钢丝,其中,所述预留孔设置在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侧面,并贯穿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侧面;所述预埋套管设置在承轨面的下方;所述预应力钢丝纵向贯穿所述长轨枕本体,并且所述预应力钢丝的两端均伸出至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两端。本发明能增强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粘结性能,提高了无砟轨道结构横向承载力,并且能进一步增强轨枕与混凝土道床板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21701965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20179270.2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广州振宁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车辆段检查坑的嵌入式轨道,包括布置在检修坑两侧的两排立柱,还包括:两块底板,分别安装在两排立柱的顶部;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块钢制承轨板,两块钢制承轨板与底板之间形成有承轨槽,还包括钢轨,钢轨置于承轨槽内,并在承轨槽中浇注有高分子阻尼材料。该用于地铁车辆段检查坑的嵌入式轨道,采用弹性垫板连续支承钢轨、高分子阻尼材料约束钢轨,替代了传统扣件系统,消除了扣件式轨道离散支承所产生的模态振动,改善了轮轨接触关系,从源头和传播途径上减小了轨道及车辆振动,有助于降低列车行驶时轨道与车辆之间的摩擦和噪音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220846876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2353495.3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梯形轨枕结构,其包括基底、预制底座、轨枕及水沟盖板,基底的内部间隔设有多根预埋钢筋,预制底座设于所述基底的上方,轨枕设为两个,两个轨枕对称设于预制底座的上方,每个轨枕的内侧面设有若干预埋件,每个预埋件的上表面均设有水平放置面,水沟盖板设于两个轨枕之间且置于预埋件的水平放置面上,水沟盖板与水平放置面之间设有弹性垫块。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轨枕的内侧设置预埋件,预埋件上的水平放置面上设置有弹性垫块,将水沟盖板置于弹性垫块上,由此在梯形轨枕结构中形成调频阻尼器,同时将轨枕与水沟盖板连接在一起,能够增大梯形轨枕的参振质量,最终有效提高梯形轨枕结构工作时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0520975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2041842.9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纵连式梯形轨枕预制板轨道结构,包括若干个纵向连接的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钢轨、扣件、后浇承轨台和梯形轨枕预制板;所述后浇承轨台设于所述梯形轨枕预制板,所述钢轨通过所述扣件固定于所述后浇承轨台;相邻的所述轨道组件之间设有用于连接的锚固装置。本申请的纵连式梯形轨枕预制板轨道结构中,轨道组件之间采用纵连式的结构,可以将每块梯形轨枕预制板受到的剪切应力传递、分散到相邻的轨道组件处,也消除由于温度梯度引起的梯形轨枕翘曲变形,可有效提高梯形轨枕预制板轨道结构的纵向及横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20079590U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21347939.6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洛阳科博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挡肩式减振扣件,包括:下垫板,其上设置横向挡肩;弹性垫,其设置在所述下垫板上侧;上垫板,其设置在所述弹性垫上侧;横向挡块,其上设置多个贯穿槽,所述贯穿槽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横向挡块的上、下表面,所述横向挡块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横向挡肩和上垫板之间,本申请所述的挡肩式减振扣件具有结构简单,生产与装配便捷,且能够确保保扣件系统的横向限位力,同时能够降低上垫板、横向挡块和下垫板之间的配合精度,降低生产和装配难度、提高扣件装配稳定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0856799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0979522.9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预制板,其包括板体(1)和盖板(2),二者通过盖板连接组件形成一体结构,所述板体(1)和盖板(2)为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盖板连接组件包括承载件(3)和固定件(4),所述承载件(3)通过预埋件(111)设置在两条纵梁(11)之间,所述固定件(4)将盖板(2)与承载件(3)固定连接;所述板体(1)包括两条纵梁(11),其沿轨道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两条纵梁(11)之间设置有横梁(12),在所述两条纵梁(11)相对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预埋件(111),以固接盖板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交通预制板,结构简单,便于现场加工,施工效率高,精度可控,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210529378U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21385512.4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现浇型减振垫或缓冲垫的梯形预制板轨道,该梯形预制板轨道中在梯形预制板底部布置现场浇筑形成的减振垫,在梯形预制板侧部布置现场浇筑形成的缓冲垫,从而根据梯形预制板与底座和挡台之间的缝隙大小自行调节减振垫和缓冲垫的厚度,以便于很好地适应梯形预制板底面与底座间高度差,减少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难度,还能够减少隔离材料与包裹套等辅材;而且通过设置所述现场浇筑形成的缓冲垫,可以省略底座,将梯形预制板直接放置在结构底板上;另外,在该梯形预制板轨道中设置调高机构,用以快速消除隧道不均匀沉降等各种因素导致的减振垫空吊,该调高机构还可以用于抬升梯形预制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