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于杂色曲菌素的黄曲霉毒素氧化酶

    公开(公告)号:CN104130984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70164.3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0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用于杂色曲菌素的黄曲霉毒素氧化酶。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野生型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底物结合部位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进行了改造,提供了一种获得对底物杂色曲菌素(Ver A)的选择性和亲和性提高的AFO突变体。本发明所述的作用于杂色曲菌素的突变体黄曲霉毒素氧化酶(mAFO555),对底物Ver A的选择性比野生型AFO提高18倍,对底物Ver A的亲和性比野生型AFO提高6倍;对Ver A的比酶活力比野生型AFO的提高4倍。

    克伦特罗适配体与检测克伦特罗的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0967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69878.2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伦特罗适配体以及检测克伦特罗的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及该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克伦特罗适配体为含有GGATATTGG序列、长度为13-18个碱基的单链DNA探针,且3’端修饰了3’-NH2-(CH2)7-。该传感器提高了检测克伦特罗的灵敏性,最低可以检测出1.0pg/mL的克伦特罗;大大降低了检测克伦特罗的成本,操作简单方便,可实现对克伦特罗的快速检测。

    一种鲁氏毛霉及采用该菌种生产木聚糖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0369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810027351.6

    申请日:2008-04-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鲁氏毛霉XJYL HN0512及采用该菌种发酵生产木聚糖酶的方法,该菌种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时间为2008年1月18日,保藏号为CCTCC NO:M 208014。该方法是将所述的鲁氏毛霉HN0512菌种接入含有木聚糖、酵母粉、蛋白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有氧条件下诱导发酵生产木聚糖酶。所生产的木聚糖酶,具有较宽的pH适应性和较高的温度耐受力,在食品、饲料、造纸、能源、纺织工业方面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用于快速检测杂色曲霉素的生物传感器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6521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194260.6

    申请日:2009-12-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刘大岭 陈俊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快速检测样品中杂色曲霉素的生物传感器及其组装方法,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包括基底电极以及组装在基底电极上的反应层,所述的反应层包括聚合物膜,电子传递体,壳聚糖凝胶和6-甲氧基双呋喃香豆素氧化酶。6-甲氧基双呋喃香豆素氧化酶固定在电子传递体-壳聚糖混合膜中,再组装在聚合物膜修饰的基底电极上,即得用于检测杂色曲霉素的生物传感器。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抗干扰能力强,对杂色曲霉素的检测下限达到3ng/mL,能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其平均回收率为95.8%。该生物传感器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为实现实际样品中杂色曲霉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酿造调味品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64425A

    公开(公告)日:2002-08-21

    申请号:CN01107435.3

    申请日:2001-01-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能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菌株或者用能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活性物对酿造调味品原料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脱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菌株发酵后机械破碎或者发酵后直接与酿造调味品原料混合,或者用能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活性物与酿造调味品原料混合,温度为25~70℃,湿度为20%~80%,pH为6.0~8.5的条件下充分混合5~120分钟。该技术能降解酿造调味品原料中污染的黄曲霉毒素。本发明高效、温和、无毒安全,适用于食品加工黄曲霉素的脱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