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30434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910038562.4
申请日:2009-04-10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诱导家蚕或柞蚕蛹产生抗菌肽(Cecropin)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蚕抗菌肽的蚕粉或蛹粉以及蛹血清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用家蚕熟蚕,未吐丝的五龄末期幼虫、柞蚕蛹为原料,用超声波诱导产生抗菌肽,用喷雾干燥技术将含抗菌肽的蚕体\蛹体\蛹血清制成干粉,保存抗菌肽的杀菌活性达300~3000单位/克的水平。含抗菌肽的蚕粉或蛹粉经口服能抑制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在鸭体内增殖,抑制率达80%以上。以含抗菌肽的蚕粉或蛹粉或蛹血清粉作为中药原料,制成胶囊供治疗肝炎之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91498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810026002.2
申请日:2008-01-25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IPC: A61K9/127 , A61K9/10 , A61K47/24 , A61K38/18 , A61K8/64 , A61K8/14 , C12N1/20 , A61P17/02 , A61Q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FGF脂质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aFGF脂质体包括以下组分及含量(重量百分数):aFGF 1.2%~3.5%,保护剂20%~25%,大豆磷脂4.5%~6.5%,胆固醇2.3%~3.3%。此种aFGF脂质体可作为半成品制备成各种药用的剂型或添加到不同剂型的美容护肤品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品可明显提高aFGF稳定性,促进皮肤对aFGF的吸收和利用,具有与人体同源性高,安全性高,亲和力强,无毒副作用,适用范围广的优越特点。用于急慢性创面修复,烧伤等开放性创伤、溃疡、褥疮、糖尿病或感染等原因造成的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同时也适用于粘膜创伤、烫伤及皮肤美容治疗后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1698678A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910193620.0
申请日:2009-11-03
IPC: C07K14/435 , C12N15/12 , A61K38/17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家蚕抗菌肽BmcecE及其cDNA序列与应用,该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编码c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家蚕抗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灵菌败血病菌或青枯菌)均具有抗菌活性,抗菌谱广。本发明的家蚕抗菌肽BmcecE可用于人、畜、禽的药物研发,预防和治疗由苏云金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灵菌败血病菌或青枯菌感染引起人、畜、禽的致病;还可以用于生物产品添加剂的制备,防止由苏云金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灵菌败血病菌或青枯菌引起的生物产品的腐败变质。
-
公开(公告)号:CN1634567A
公开(公告)日:2005-07-06
申请号:CN200410051638.4
申请日:2004-09-28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为主要药理成分,并含有蛋白稳定剂、基质、保湿剂、氢氧化钠制备的凝胶剂,给药途径为经皮给药。本凝胶剂在25℃下较稳定。与其它外用剂型相比,稳定性好,具缓释功能,保护创面作用强,且有良好的透皮性,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349828A
公开(公告)日:2002-05-22
申请号:CN00117518.1
申请日:2000-10-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细胞调控因子的美容保健口服液及其制造方法。它主要含有薏苡仁、茯苓、白芷提取的浓缩液,并添加人体皮肤细胞调控因子配制而成。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多种营养多肽、亚油酸、卵磷脂、胆碱及微量蛋白酶等。利用口服制剂养颜美容、改善体质、恢复青春,通过调整内分泌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发明具有明显的美容保健作用,见效快,服用方便,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388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41628.7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7蛋白和/或其激活剂在制备治疗阿尔兹海默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发现不同浓度的FGF17可以恢复Aβ对神经元造成包括细胞活力、胞体状态、突触生长等方面的损伤,在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成为有别于已存在的蛋白或抗体类药物的新型蛋白药物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23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682340.6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7K19/00 , C07K14/78 , C12N15/70 , C12N15/66 , C12N1/21 , C07K1/22 , C07K1/34 , C07K1/36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人源化17型胶原多肽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原多肽rhC17ICD的氨基酸序列由人17型胶原的胞内区(ICD)氨基酸序列组成或包含ICD区氨基酸序列,包括与人17型胶原98%序列同源性,并且同人17型胶原单链全长占比达30.73%。本发明通过大肠杆菌系统实现了人17型胶原ICD区的高效稳定表达,并且通过提供的纯化方法可获得纯度达到90%以上的目的蛋白,克服了对人17型胶原ICD区重组高效表达的局限性和产物稳定性差、易降解等问题。所述胶原多肽富含脯氨酸和赖氨酸,有利于形成三螺旋结构和天然胶原蛋白构象。本发明制备的胶原多肽rhC17ICD具有促细胞集落形成、油脂分泌以及促细胞黏附和迁移等生物学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39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128601.0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肽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C12N15/70 , C12N1/21 , A61L27/22 , A61L27/54 , A61K38/17 , A61P17/02 , A61K8/64 , A61Q19/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类人胶原蛋白(rhLEC)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蛋白具有温敏特性,为类人源胶原蛋白(rhCOL)和弹性蛋白各自不同的功能域结合获得的融合蛋白,包含弹性蛋白五肽重复序列Val‑Pro‑Gly‑Xaa‑Gly(VPGXG)n和类人胶原蛋白肽。所述融合蛋白可利用可逆相变循环法纯化,实现融合蛋白的快速粗提及初步纯化,减少工艺流程和纯化成本。本发明的rhLEC相比于类人源胶原蛋白,显著改善了其稳定性。rhLEC显著促进了细胞粘附和创伤修复,促进毛细血管生成和组织胶原新生。可作为组织工程基质材料,细胞培养的活性添加剂,以及化妆品原料,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495625.4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类胡萝卜素的酿酒酵母Delta‑M3及其应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Delta‑M3,其于2022年2月1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47。本发明通过pCas9‑Delta质粒介导的基因组进化筛选获得一株酿酒酵母突变菌株Delta‑M3。该菌株在摇瓶发酵条件下,YPD培养基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可以达到7.7 mg/g,比出发菌株(酿酒酵母BL03,Cit1‑tHMG1,ΔAld6菌株)提高1.85倍。
-
公开(公告)号:CN11052695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0663377.8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广州市暨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K14/00 , C12N15/11 , C07K19/00 , A61K38/17 , A61P17/02 , A61K8/64 , A61Q19/00 , A61Q19/08 , A61Q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力修复肽Tvigour A及其在制备皮肤外用产品,特别是皮肤组织损伤再生和修复方面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力肽Tvigour A,其具有抑制瘢痕细胞增殖的能力,同时可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具备组织修复功能;与其他分子(特别是大分子多肽、蛋白质类分子)合用时,能提高其他分子的透皮吸收率,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多肽类活性分子以及药物的透皮吸收效率低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