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54416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03148152.3
申请日:2003-07-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66 , B29D17/005 , G11B7/24 , G11B7/263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准备第一基板;在第一基板一侧上涂布第一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使第一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一部分固化;准备一侧具有沟槽或凹凸坑的第二基板;在第二基板有沟槽或凹凸坑的一侧上配置第二放射线固化性树脂材料;使第二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一部分固化;将第一基板的第一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与第二基板的第二放射线固化性树脂材料叠置在一起;使未固化的第一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和未固化的第二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固化;以及去除第一基板。由此,抑制被两层以上信息记录层夹持的中间层厚度波动形成均匀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292290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680039391.1
申请日:2006-10-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4 , G11B7/26 , G11B23/0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及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光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基板,其具有圆盘形状;至少一层信息记录层,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记录再生侧的主面;光透过层,其设置于所述信息记录层之上;保护层,其设置为覆盖在所述光透过层之上,并且覆盖与所述基板上的主面相垂直的侧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侧端面的至少一部分表面被覆盖在所述记录再生侧的主面上的保护层覆盖,覆盖所述侧端面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的保护层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比覆盖在所述记录再生侧的主面上的保护层的表面大。
-
公开(公告)号:CN100378840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03130931.3
申请日:2003-05-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3/3697 , B29C43/021 , B29C43/203 , B29C43/52 , B29C2043/025 , B29C2043/043 , B29C2043/3488 , B29D17/005 , B29L2017/003 , B29L2017/005 , G11B7/24038 , G11B7/26 , Y10T428/21
Abstract: 一种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和设备。在压模的表面上的转印层具有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层在内圈部分较厚,但是向外圈部分逐渐变薄。在承载有信号记录薄膜的信号衬底的表面和安置转印层的压模之间形成黏合层。黏合层具有的厚度分布是层在内圈部分较薄,但是向外圈部分逐渐变厚。由于转印层和黏合层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是彼此相反的,所以包括该两层的隔离层的厚度分布是均匀的。
-
公开(公告)号:CN1773212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510120034.5
申请日:2005-11-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以提供减少了球面像差的产生的共焦点光学装置和球面像差校正方法为目的。备有:驱动机构,其移动样本台,以改变物镜和样本台的间隔;球面像差校正部,其配置在光源和物镜之间;基准位置检测部,根据光检测器得到的检测结果,检测物镜的焦点位置对准样本的表面时的样本台的位置;移动量导出部,根据光检测器得到的检测结果,运算物镜的焦点位置对准样本内的测量对象之前的样本台的移动量,并导出测量对象的样本内深度;校正控制部,根据测量对象的样本内深度,控制球面像差校正元件(4)。
-
公开(公告)号:CN1225733C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01142107.X
申请日:2001-09-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4038 , B29D17/005 , G11B7/263
Abstract: 伴随着光盘的高密度化,如果透光层的厚度变薄达到0.3mm以下,就不能通过注射成型基板形成透光层。因此,难以形成信号记录层,难于使光盘成为多层结构。在光盘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将一个主面上具有形成了薄膜的凹凸槽的树脂原模和厚度在0.3mm以下的第2基板,以凹凸槽作为内侧,用辐射固化性树脂胶合(S1),固化辐射固化性树脂后,通过剥离树脂原模,在第2基板上形成凹凸槽(S2),在第2基板的凹凸槽上形成金属膜,在第2基板上形成信息记录层(S3),以信息记录层作为内侧,胶合形成了信息记录层的第1基板和形成了信息记录层的第2基板(S4)。
-
公开(公告)号:CN1655265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510006753.4
申请日:2005-02-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久田和也
IPC: G11B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66
Abstract: 在具有薄的光透射层的高密度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在使用辐射线固化树脂来产生光透射层的时候,加工时间大大加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按照在具有信号记录层的基板上形成由辐射线固化树脂制成的光透射层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通过在第一涂覆步骤中涂覆辐射线固化树脂来形成液体基底。接着,在第二涂覆步骤中,在该基底上进一步涂覆辐射线固化树脂。此后,进行固化步骤。通过将辐射线固化树脂的滴注和扩散分成两个步骤,不仅能够缩短加工时间,而且能够减少所使用的辐射线固化树脂量。
-
公开(公告)号:CN1438638A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02151805.X
申请日:2002-12-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548 , G11B7/2433 , G11B7/252 , G11B7/2534 , G11B7/259 , G11B2007/25411 , G11B2007/25417 , G11B2007/25706 , G11B2007/2571 , G11B2007/25715 , G11B2007/25716 , Y10T42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伴随外部环境变化的变形的光信息记录媒体。该媒体包含透明树脂层、厚度比该透明树脂层大的树脂衬底、和配置在上述透明树脂层与上述树脂衬底之间的信息记录层,在上述树脂衬底外侧主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防止吸湿膜。
-
公开(公告)号:CN101452718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0810190209.3
申请日:2003-07-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66 , B29D17/005 , G11B7/24 , G11B7/263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第一基板具有沟槽或凹凸坑的主面上形成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半径的外侧,使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不固化;在第一半径内侧,使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完全固化或半固化;在第二基板具有沟槽或凹凸坑的面上形成放射线固化性树脂;或形成反射层或薄膜层,在反射层或薄膜层的上面形成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使第一、第二基板上形成的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对置密接;使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固化从而形成中间层;剥离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在中间层的表面上形成与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沟槽或凹凸坑对应的沟槽或凹凸坑。由此,抑制被两层以上信息记录层夹持的中间层厚度波动形成均匀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655265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510006753.4
申请日:2005-02-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久田和也
IPC: G11B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66
Abstract: 在具有薄的光透射层的高密度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在使用辐射线固化树脂来产生光透射层的时候,加工时间大大加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按照在具有信号记录层的基板上形成由辐射线固化树脂制成的光透射层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通过在第一涂覆步骤中涂覆辐射线固化树脂来形成液体基底。接着,在第二涂覆步骤中,在该基底上进一步涂覆辐射线固化树脂。此后,进行固化步骤。通过将辐射线固化树脂的滴注和扩散分成两个步骤,不仅能够缩短加工时间,而且能够减少所使用的辐射线固化树脂量。
-
公开(公告)号:CN100374213C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02160492.4
申请日:2002-12-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在平板上形成树脂层的方法,包括:(1)在平板(102)的第1主面(112)上涂布作为液体材料的光硬化性树脂组成物(110);(2)然后通过将光硬化性树脂组成物曝光而硬化、形成树脂层,光硬化性树脂组成物的涂布是通过将平板的侧面与导向构件(103、104)大致接触、并使导向构件的上面(114、120)位于相对平板的第1主面大致同一的水平面,在将平板配置于载物台上的状态下进行旋转涂布,而在平板的第1主面涂布光硬化性树脂组成物,形成向导向构件的上面和平板的第1主面延伸的涂膜,将该涂膜曝光。由此,通过旋转涂布可使形成的涂膜厚度均匀化,使最终形成的树脂层的厚度均匀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