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链轮和自行车曲柄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618459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343964.5

    申请日:2016-05-23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链轮包括链轮本体和链条啮合结构。链轮本体具有旋转中心轴线、第一侧和在平行于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链条啮合结构包括多个链轮齿。多个链轮齿包括多个第一齿和多个第二齿。多个第一齿的每个均包括外‑链支撑表面、相对表面和第一径向最外齿‑端。在链条啮合结构与自行车链条啮合的状态中,相对表面与第二外链板间隔开。多个第二齿的每个均包括第二径向最外齿‑端,其在轴向方向从多个第一齿的每个的第一径向最外齿‑端偏离。

    自行车链轮以及自行车曲柄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6005228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158453.6

    申请日:2016-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30 B62M9/105 B62M9/12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链轮,包括链轮主体和链条啮合结构。链条啮合结构包括多个链轮齿。所述多个链轮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齿和至少一个第二齿。至少一个第一齿具有第一齿顶部,当从自行车链轮的径向方向观看时该第一齿顶部与垂直于旋转中心轴线的链轮平面不平行地延伸。至少一个第一齿具有第一轴向链条啮合宽度,该第一轴向链条啮合宽度大于自行车链条的内链节板对之间限定的内链节间隔且小于自行车链条的外链节板对之间限定的外链节间隔。至少一个第二齿具有小于内链节间隔的第二轴向链条啮合宽度。

    自行车液压操作系统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82382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169248.0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液压操作系统,其基本上设置有第一基部构件、活塞、第一操作构件、第二基部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第一基部构件包括第一自行车固定结构和限定缸孔的液压缸。所述活塞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基部构件的缸孔中。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可移动地安装到第一基部构件。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活塞以在第一基部构件的缸孔中移动所述活塞。所述第二基部构件包括第二自行车固定结构。所述第二操作构件可移动地安装到第二基部构件。所述第二操作构件操作性地联接到活塞以在第一基部构件的缸孔中移动所述活塞。

    自行车曲柄组件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5667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10318032.5

    申请日:2016-05-13

    Inventor: 蒲田建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3/00 B62M9/00 B62M9/105 B62M1/36 B62M9/10

    Abstract: 自行车曲柄组件包括链轮、第一曲柄臂(27a)、第二曲柄臂(27b)和曲柄轴(51)。第一轴向距离(D1)沿轴向方向限定在所述第一踏板接附表面(S1)和所述第二踏板接附表面(S2)之间。第二轴向距离(D2)沿所述轴向方向限定在所述链轮(36)的所述第一轴向中心平面(A1)和所述曲柄轴(51)的所述第二轴向中心平面(A2)之间。所述第一轴向距离(D1)小于或者等于170mm。所述第二轴向距离(D2)大于或者等于55mm。

    自行车链条连接链节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53644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710092183.4

    申请日:2007-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13/06

    Abstract: 自行车链条连接链节基本上具有第一链节板、第二链节板、第一链节销和第二链节销。第一链节板具有纵向槽。第二链节板具有一对销附接开口。第一和第二链节销各自具有保持在第一链节板上的第一销端部和可松开地连接在第二链节板的销附接开口内以便与第二链节板分开并可重新附接到第二链节板上的第二销端部。第一和第二链节销的至少一个第一销端部可在第一链节板的纵向槽的纵向上在第一链节板的纵向槽内滑动。

    自行车的链轮组件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33948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610073341.7

    申请日:2003-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9/10

    Abstract: 用来支承多个链轮的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一管件,其中第一管件具有用来支承第一链轮的第一外周表面;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单独的第二管件,其中第二管件具有用来支承多个第二链轮的第二外表面;其中,第二管件的第一端部连接到第一管件的第二端部。

    自行车用链条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67906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510068709.6

    申请日:2005-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13/06

    Abstract: 在自行车用链条中,抑制链条切断时的外侧板的变形,保持链条的结节力。自行车用链条(22)是与自行车的前链轮(20a)和后链轮(21a)啮合的链条,具有外侧连结片(30)、内侧连结片(31)、连结销(32)和辊(33)。外侧连结片(30)具有相互留有间隔、相对配置的1对外侧板(35)。内侧连结片(31)具有以一部分与1对外侧板(35)的内侧重叠的方式交替配置的1对内侧板(40)。连结销(32)为了连结两板(35,40),而被安装为贯通两板(35,40)的重叠部分,具有中间部(32a),和通过铆接,在中间部(32a)的两端形成大直径,并与外侧板的外侧面卡合的鼓出部(32b)。另外,连结销(32)在两端具有圆形的第3凹部(32c),连结销(32)的第3凹部(32c)的底部直径为中间部(32a)的外径的60%到90%的范围。辊(33)配置在1对内侧板(40)之间,可围绕连结销(32)的轴自由旋转。

    链条截断工具及其中使用的轴取出销

    公开(公告)号:CN1275718C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410047661.6

    申请日:2004-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7/0071 B21L9/065 Y10T29/53852

    Abstract: 目的在于在链条截断工具以及轴取出销上,使窄幅链条截断时不残留连接销的残渣。链条截断工具(10),是通过取出链条的连接销而截断链条的工具,具有本体部(11)、手柄部(12)、轴取出销(13)。本体部,具有配置在与连接销相对的位置的内螺纹部(22)以及限制外侧链节向连接销的轴向移动的带凸缘衬套(26)。手柄部,具有形成螺纹配合在内螺纹部上的外螺纹部(31)的螺纹轴(20)。轴取出销,具有比连接销直径小且比连接销短的顶端部(40)以及与顶端部一体形成且至少与顶端部的分界部分比顶端部直径小的基端部(41),通过使手柄部转动而接触并推压连接销,去掉连接销。

    人力驱动车辆的后链轮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75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197065.5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降挡动作中使驱动链条可靠地与降挡开始齿卡合的人力驱动车辆的后链轮。自行车(1)的第八后链轮(48)具备多个链轮齿(52)。多个链轮齿(52)具有多个降挡促进齿(53)。多个降挡促进齿(53)具有降挡凹部齿(55)和降挡开始齿(56)。降挡凹部齿(55)具有降挡凹部(59)和突出部(60)。降挡凹部(59)到达降挡凹部齿(55)的凹部齿非驱动面(58)。突出部(60)至少部分地配置于比降挡凹部(59)更靠径向外侧处。驱动链条(3)最先与降挡开始齿(56)卡合。

    自行车链轮组件和自行车链轮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5340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17373.7

    申请日:2021-08-19

    Inventor: 蒲田建二

    Abstract: 自行车链轮组件包括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包括多个第一链轮齿、第一链轮向内表面、第一链轮向外表面和轴向空间。第二链轮包括多个第二链轮齿、第二链轮向内表面、第二链轮向外表面。在多个第二链轮齿中的一个在轴向方向位于轴向向内内链板与轴向向外内链板之间的啮合状态下,当第二链轮向外表面接触该轴向向外内链板时,轴向空间限定为在轴向方向在第一链轮向外表面和轴向向内外链板之间。轴向空间大于0mm并且等于或小于0.15m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