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60032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980108047.7
申请日:2009-03-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温下的强度和延伸率优异,同时高温下的蠕变特性也优异的镁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镁合金通过在对分别含有特定量Y和Sm的镁合金铸造后实施固溶处理后进行热加工,进一步实施时效处理,从而减小组织的平均结晶粒径。而且,本发明通过获得Y和Sm在镁基体中固溶量与结晶粒内的特定大小的析出物个数的平衡,可获得高温下的强度和延伸率优异、同时高温下的蠕变特性优异的镁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2066597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80122269.4
申请日:2009-04-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C22C38/00 , B23K11/20 , B23K20/12 , B23K20/227 , C22C21/02 , C22C21/06 , B23K103/20 , C22C38/04 , C22C38/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20 , B23K9/007 , B23K9/23 , B23K20/1265 , B23K20/2275 , B23K31/025 , B23K35/002 , B23K35/004 , B23K2101/006 , B23K2103/04 , B23K2103/20 , C21D1/76 , C22C21/02 , C22C21/06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Y10T428/12347 , Y10T428/12458 , Y10T428/1259 , Y10T428/127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材和铝合金材的异种材料接合体,其中,将接合的特定组成的钢材的表面的外部氧化物层和内部的氧化物分别设定为特定的组成,另一方面,将接合的铝合金材设定为特定组成的Al-Mg-Si系铝合金,在异种材料接合体的铝合金材侧的接合界面中,在规定Fe的含量的基础上,形成在异种材料接合体的接合界面上形成有Fe和Al的反应层的异种材料接合体,得到高接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274863C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410085289.8
申请日:2004-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4 , B21C1/04 , B21C9/005 , B21C37/047 , C21D8/06 , C21D9/525 , C21D2211/009 , C22C38/02
Abstract: 一种极细高碳钢丝及其制造方法,该极细高碳钢丝及钢丝,按质量%含有C:0.90%~1.20%、Si:0.05%~1.2%、Mn:0.2%~1.0%、N:0.0050%以下,丝径0.05~0.50mm,并且,在钢丝的示差扫描热分析曲线A中,具有60℃~130℃的温度范围内的发热峰X,而且,上述发热峰相对于连结该示差扫描热分析曲线A中的60℃和130℃的2点间的基准线Y的最大高度h在5μW/mg以上。通过如此的构成,形成在高速绞线时不发生脱层的、高强度的、延性优良的极细的高碳钢丝。
-
公开(公告)号:CN1498283A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03800093.8
申请日:2003-02-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1/19 , C21D1/76 , C21D8/06 , Y10T428/1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机械除鳞时具有优异的鳞剥落性的钢线材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钢线材具有:由作为其组分的C含量不大于1.1质量%、Si含量是0.05-0.80质量%的钢制成的基底金属部分;和沉积在基底金属部分的表面上的鳞层,其中:鳞和基底金属部分的界面部分中的Si平均浓度不低于基底金属部分中的Si含量的2.0倍。
-
公开(公告)号:CN1354271A
公开(公告)日:2002-06-19
申请号:CN01136661.3
申请日:2001-10-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C22C3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4 , C21D8/06 , C21D9/525 , C21D2211/009 , C22C38/02
Abstract: 一种可拉伸性和扭绞特性优良的拉伸用钢丝棒,以及用于生产这种钢丝棒的方法。该钢丝棒的特征在于其原料是一种含有0.1-2.0质量%的Si和0.2-2.0质量%的Mn共析钢或超共析钢,其中的珠光体结构构成不小于80面积%的微结构,其中作为第二相的铁氧体的最大长度不大于10μm。该钢丝棒是通过以1.5或更大的真应变进行拉伸,并使钢丝棒在以特定公式限定的加热温度下淬火制得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