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13731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40075.9
申请日:2010-07-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高碑店水环境科技研发中心
Abstract: 一种再生水补给的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方法,属于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羟基氧化铁过滤与复氧型生物岸滤池相结合的方法,先将进入景观水体的再生水中的磷浓度降低至0.05mg/L以下,在景观水体一侧设置复氧型生物岸滤池,利用微生物降解作用,去除再生水中的磷、氮等营养物、部分溶解性有机物、微生物代谢产物以及部分天然有机物等,对景观水体水质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岸滤出水回流至景观水体再生水进水口处,使景观水形成水力循环。本发明通过源头控制与内部净化相结合的方法,控制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保持了景观水的生态环境,从而可有效避免“有机污染突出、水体严重富营养化、蓝藻水华暴发”为特征的环境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482598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710100317.2
申请日:2007-06-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68
Abstract: 一种低含盐量的小水分子团簇活化水,该活化水由电阻率大于0.5MΩ·cm的纯水配制而成,其中含Ca2+:0.1~0.2mg/L;Na+:0.2~0.3mg/L;Li+:4~6μg/L;Sr2+:8~9μg/L;Zn2+:18~20μg/L;偏硅酸:60~80μg/L;Mg2+:0.2~0.25mg/L;Fe2+:0.04~0.05mg/L;K+:100~150μg/L;水中阳离子的总含量大于0.6mg/L,小于等于1.0mg/L。水的17O-NMR半高峰宽在51~60Hz之间,这种结构稳定存在,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在保证饮用安全的同时能够全面促进健康,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
-
公开(公告)号:CN100469435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10064453.0
申请日:2007-03-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负载量的亚铁氰化物/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放射性核素离子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Mn、Sn、Ti、Fe、Ni、Co、Cr、Zr、Cu、Pb、Zn等金属离子的盐溶液和亚铁氰化钾(钠)进行反应,得到亚铁氰化物纳米粒子。将该粒子在水体系中用硅溶胶固定或在有机溶剂中用聚合烷基硅氧烷固定,再加入适量无机酸、有机胺或氨水,得到杂化凝胶。将所得凝胶烘干、研磨、过筛,即得到高负载量的亚铁氰化物/二氧化硅杂化材料。该材料亚铁氰化物负载量高,对核素离子吸附能力强,此外材料强度可以满足填充床的要求,粒径可控,避免了单独使用亚铁氰化物导致的床层水阻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060021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065396.8
申请日:2007-04-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浓缩处理低放废水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两级连续电除盐装置浓缩处理低放废水,原水进入净化级连续电除盐装置,同时施加电压。净化级的淡水出水中放射性核素离子得到去除。净化级的浓水出水部分循环至净化级装置的浓水进水口,部分排放,同时通过原水补充与排放量相当的水量。浓缩级的淡水进水来自净化级的浓水出水。浓缩级的淡水出水返回到净化级装置的淡水进水口进行再处理。浓缩级的浓水出水部分循环至浓缩级的浓水进水口,部分排放,通过净化级的浓水出水补充与排放量相当的水量。浓缩级所排放的浓水出水为整个系统的浓缩废水。本发明最大的优点是放射性废水的浓缩比高,二次放射性废物产生量少,同时运行费用低,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986435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165585.8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饮用水中氟和有机物的处理方法及其电絮凝装置,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的工艺和装置。本发明利用电絮凝和微滤的组合工艺,即采用铝板或铁板为电极,电极板电解产生铝盐或者铁盐,结合水中的氟离子和有机物形成较大的絮体,所形成的絮体在后续的微滤膜组件中被过滤去除,从而达到从饮用水中去除氟和有机物的目的。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无需投加任何化学药剂、运行操作和管理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优点。本发明特别适合于在高氟区的机关、团体、学校、工地和集中居住地或者家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446755A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3109475.9
申请日:2003-04-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水处理技术中的一种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重金属方法。该方法是采用的不是传统的离子交换理论,而是以树脂胺基官能团上的氨原子和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配位化学理论为基础,将水通过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达到目的。该工艺有运行周期长,再生工艺简单、再生废液量小;去除重金属效果好等特点。解决了微量重金属污染天然水体的净化处理,同时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从而可以生产优质的饮用水。可应用于饮用水厂建造规模的处理装置;可针对一个单位、一个小区或家庭用户建造适当规模的净水间,用于生产瓶装水商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142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54427.7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载体担载型硅锆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载体担载型硅锆复合吸附剂为微晶态,其中所述载体担载型硅锆复合吸附剂的X射线衍射光谱中基本上没有尖锐的X射线衍射峰。优选地,所述载体担载型硅锆复合吸附剂的X射线衍射光谱中具有在15°至30°的范围内的半高峰宽,优选地具有在18°至29°的范围内的半高峰宽。根据本发明的吸附剂可以去除Sr2+、Ba2+、Co2+、铀酰离子(UO22+)、Nd3+、Mg2+、Ca2+、Mn2+、Cs+、Rb+、Fe2+、Fe3+、Ce3+、Am3+,而且可以同时吸附和去除多核素废液中的Sr2+、Co2+、Am3+和铀酰离子(UO22+),达到高效便捷处理放射性废液的目的。而且,上述吸附剂与铯吸附剂组成的吸附工艺可以直接应用于含有多核素的放射性废液,设备简单能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96383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0703173.5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该处理系统包括:酸处理系统,具备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和酸分离装置;反渗透系统,具备反渗透原水箱和反渗透装置;以及精处理系统,具备产水箱和精处理装置,酸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对酸分离装置施加电压,由此在酸分离装置中进行待处理液体的酸分离,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与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淡水循环、以及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与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浓水循环,当所得到的酸分离淡水符合规定条件时,通过控制系统,停止施加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396383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0704056.0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21F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该处理系统包括:多个酸处理系统,每一个酸处理系统具备酸分离淡水箱、酸分离浓水箱和酸分离装置;反渗透系统,具备反渗透原水箱和反渗透装置;以及精处理系统,具备产水箱和精处理装置,每一个酸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进行酸分离,并将在多个酸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酸处理系统中所产生的淡水的一部分返回到本级酸处理系统的淡水箱、另一部分流入到相连的下一级酸处理系统的酸分离淡水箱和酸分离浓水箱,将所产生的浓水的一部分返回到本级酸处理系统的浓水箱、另一部分流入到相连的上一级酸处理系统的酸分离浓水箱。
-
公开(公告)号:CN113963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010703173.5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该处理系统包括:酸处理系统,具备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和酸分离装置;反渗透系统,具备反渗透原水箱和反渗透装置;以及精处理系统,具备产水箱和精处理装置,酸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对酸分离装置施加电压,由此在酸分离装置中进行待处理液体的酸分离,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与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淡水循环、以及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与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浓水循环,当所得到的酸分离淡水符合规定条件时,通过控制系统,停止施加电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