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罐旁通式双通道电磁精炼与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618847U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20129621.7

    申请日:2010-0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电磁精炼加热装置,特别指一种中间罐旁通式双通道电磁精炼与加热装置。它包括中间罐、大包注入口和弧形通道,及环绕弧形通道安装的感应加热器,其中:弧形通道设置于大包注入口室的两侧,且连接大包注入室与中间罐浇注室,感应加热器铁芯环绕弧形通道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为中间罐提供外部热源,补偿连铸过程中的热损耗,实现连铸过程的低过热度恒温浇铸,同时对流过通道的钢液进行箍缩,将钢液中的夹杂物及氧等挤出,借此提高连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它具有通道长、加热功率大、内冷效率高、加热装置体积小,适合中间罐特别是现有中间罐的技术改造,该装置能整体拆装,维修方便。

    C形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05047Y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20302058.6

    申请日:2009-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形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本实用新型包括:将搅拌器机体设置为C形,即在圆形机体一侧设置一个缺口,使之圆形机体变为C形;所述的C形机体内设置铁芯、线圈和冷却水通道;所述的C形机体的下方设有安装底座,机体一侧设有出线盒。本实用新型成功地将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应用到方、板坯兼用的连铸机上,使很多这样的连铸机也能生产高附加值的钢种,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对企业的产品系列化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这种形式的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也可以替代原来的FEMS,解决了生产过程中需要及时移出设备的问题,成为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发展的方向。

    一种锂电材料粉末除磁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9406571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2250003.7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材料粉末除磁设备,包括筒体、分料装置、振动装置,筒体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磁极、第二磁极,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的中心连线平行于水平面,定义经过筒体轴线且与中心连线垂直的平面为第一平面,筒体内设置有至少两层磁性材料吸附层,每层磁性材料吸附层包括在水平方向上从第一磁极向第二磁极的方向依次设置的2k个第一金属条,2k个第一金属条以第一平面为对称平面对称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条之间具有令锂电材料粉末通过的间隙,第一金属条由金属磁性材料制成,第一金属条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各个第一金属条的第二侧面均朝向第一平面,且第一侧面均背向第一平面;第一磁极、第二磁极具有相反极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电磁搅拌装置的电子切换变频电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794714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98643.3

    申请日:2015-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搅拌装置的电子切换变频电源系统,包括主电源、控制电源、电源分配柜、N个变频电源柜、变频电源切换柜和系统工控柜;所述变频电源切换柜中设有多个晶闸管桥,所述晶闸管桥由两只晶闸管反向并联而成;主电源经电源分配柜为变频电源柜中的整流逆变模块供电;每个整流逆变模块的输出侧均通过变频电源切换柜中的晶闸管桥分别连接电磁搅拌装置;系统工控柜中设有断路器和PLC;控制电源经系统工控柜中的断路器为变频电源柜中的控制模块供电;变频电源柜中的控制模块与PLC通信连接;晶闸管桥的通断受控于PLC;其中N和M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N>M。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灵活方便,可靠性高。

    一种用于电磁搅拌装置的手动切换变频电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794324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98697.X

    申请日:2015-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搅拌装置的手动切换变频电源系统,包括主电源、控制电源、电源分配柜、N个常用变频电源柜、两个备用变频电源柜和变频电源切换柜;所述变频电源切换柜中设有N+1个双投刀闸;所述主电源经电源分配柜为变频电源柜中的整流逆变模块供电;N个常用变频电源柜的输出侧分别经N个双投刀闸为N个电磁搅拌装置供电;N个双投刀闸的一端分别接N个常用变频电源柜的输出侧,另一端均接第N+1个双投刀闸的中间端子;第N+1个双投刀闸的两端分别接两个备用变频电源柜的输出侧;所述控制电源为变频电源柜中的控制模块供电;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灵活方便,可靠性高。

    多模式板坯连铸电磁控流装置的专用电源

    公开(公告)号:CN204669234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383529.6

    申请日:2015-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模式板坯连铸电磁控流装置的专用电源,包括2N个电源控制模块;2N个电源控制模块分别为多模式板坯连铸电磁控流装置的2N个感应器供电;每个电源控制模块均包括整流电路、逆变电路、脉冲驱动电路和PWM脉冲发生器;每个电源控制模块还各包括一个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为2N个独立运行的电源控制模块提供同步信号。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多模式板坯连铸电磁控流装置中产生多模式电磁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中间包八字型通道感应加热与精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159860U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20419627.6

    申请日:2014-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间包八字型通道感应加热与精炼装置,包括复合冷却系统、两个钢水通道和至少一个感应加热器,钢水通道连接中间包的大包注入室和浇注室,所述的钢水通道呈八字形设置于大包注入室和浇注室之间,其中一个钢水通道周围环绕设置一个感应加热器,或者两个钢水通道周围各环绕设置一个感应加热器,感应加热器包括下端开口的门字形铁芯、线圈和轭铁,线圈8绕在门字形铁芯的侧边,轭铁设置于门字形铁芯的开口处,两者组成完整的磁回路,中间包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非磁保护套,铁芯的一侧设置在该保护套内。装置能整体拆装,维修方便,基本上不改动中间包的构形和大包注入室和各浇注口的相对位置,特别适合现在中间包的技术改造。

    用低压电源预充电的高压大功率变频器

    公开(公告)号:CN201523337U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20313795.6

    申请日:2009-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功率变频器,特别指一种用低压电源预充电的高压大功率变频器。本实用新型由整流移相变压器及高压绕组和高压接触器组成,其中整流移相变压器增设一组低压线圈,且低压线圈与串联限流元件和低压接触器组成预充电电路。本实用新型每次在变频器系统上电时先接通低压接触器为各功率单元进行预充电,等功率单元的滤波电容充电过程完成后断开低压接触器切除预充电回路,闭合高压开关,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此预充电电路可有效减少电网及变频器的上电冲击。由于使用的预充电电路工作在低压回路,不需要高压开关,简化了电源回路,调试时有低压电就能够进行,给调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亦简化了运行程序,使得其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经济性。

    板坯二冷区电磁搅拌辊的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211559Y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20125385.4

    申请日:2008-0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机的电磁搅拌装置,特别指一种板坯二冷区电磁搅拌辊的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电磁搅拌辊和设置在电磁搅拌辊两端的支架,其特点是:小直径长辊面的电磁搅拌辊的中部设有支撑装置,用于改善电磁搅拌辊的强度,其中电磁搅拌辊与支撑装置之间采用滚动接触结构。本实用新型支撑的增加减少电磁搅拌辊所受到的钢水静压力,改善电磁搅拌辊的受力情况,从而可以在既不增加搅拌辊直径又不将其分断的情况下满足机械强度要求。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保持原有电磁搅拌辊的直径不变,同时还可以将搅拌辊的壁厚减簿20%-30%。壁厚的减簿更利于磁场的穿透,经测试,工作面磁场强度增加了20%,搅拌辊的最大弯曲应力比原来减少50%,效果相当明显。

    余热回收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438608U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21113115.7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装置及系统。所述余热回收器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具有容腔的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上腔连通的出口,所述本体上设有分别与下腔连通的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外套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本体和隔板与所述上腔连通,所述外套管的另一端伸出本体的外侧,所述内套管套装于所述外套管中,所述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流道,且所述内套管的一端穿出所述外套管的外侧与下腔连通,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在外套管中与所述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大幅度加快了散热效率,缩短冷却周期,并将石墨化炉内的热量以高温蒸汽的形式收集,回收了热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