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料装置、石墨化炉及装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4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91040.8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料装置、石墨化炉及装料方法。所述装料装置包括具有能在X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框架、及设于所述移动框架上的装填系统,所述装填系统包括安装于所述移动框架上的第一料仓、第二料仓和分区器,所述分区器上设有在Y方向上排布的多个能在Z方向上伸缩的出料管,每个所述出料管的底部形成一个出料口,所述第一料仓通过相应数量的第一管道与中部的出料管一一连通,所述第二料仓通过相应数量的第二管道与所有的出料管一一连通,所述X方向和Y方向在同一俯视投影面上互为垂直,所述Z方向垂直于上述的俯视投影面上。本发明克服了人工装填操作方式效率极低,人工作业强度大,封尘污染大,吨袋损坏大等造成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余热回收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装置、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19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32429.6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余热回收器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具有容腔的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上腔连通的出口,所述本体上设有分别与下腔连通的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外套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本体和隔板与所述上腔连通,所述外套管的另一端伸出本体的外侧,所述内套管套装于所述外套管中,所述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流道,且所述内套管的一端穿出所述外套管的外侧与下腔连通,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在外套管中与所述流道连通。本发明大幅度加快了散热效率,缩短冷却周期,并将石墨化炉内的热量以高温蒸汽的形式收集,回收了热量。

    一种管道对接装置及其对接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89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04473.9

    申请日:2025-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对接装置及其对接方法。所述管道对接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管道的对接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管道的固定部件及用于驱动所述对接部件位移以将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对接的移动设备,所述固定部件包括支座、能轴向伸缩的缓冲件及用于安装第二管道的下板,所述下板通过缓冲件连接于所述支座的上方;所述下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缓冲件的上端安装有位于所述安装孔中的调节杆,所述安装孔靠近缓冲件的一侧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孔;所述对接部件包括用于安装第一管道的上板,对接时,所述上板与下板贴合。本发明能够使下板适应偏斜工况下的管道对接,并结合缓冲件的轴向伸缩,实现自适应缓冲对接,保证管道的有效对接。

    一种石墨化用吸卸料天车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87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47506.X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化用吸卸料天车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石墨化用吸卸料天车包括沿X方向位移的第一桥架、设于所述第一桥架并沿Y方向位移的第二桥架、置于第一桥架旁侧的第一料仓、置于第二桥架上的第二料仓和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位于第二料仓的旁侧,所述第二料仓的X方向的两侧均连接有吸料管,所述除尘器的底部连接有卸料管,所述第二料仓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卸料管连通,所述卸料管与除尘器之间连接有收尘管,所述第一料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卸料管的底部与所述进料口适配。本发明集成X、Y方向的移动桥架,并在桥架上集成两个吸料管,使设备空间更加紧凑,减少作业所占空间。

    一种横拉机构、锂电负极材料生产线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6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71135.4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拉机构、锂电负极材料生产线及方法。所述横拉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上并能沿第一底座长度方向X伸缩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动力输出端上连接有伸缩框,所述伸缩框内铰接有一个挂钩,所述伸缩框远离伸缩件的一侧为挡板,所述挂钩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挡板适配的第一限位面,所述挂钩的另一侧设有横拉面,所述横拉面与第一限位面之间通过前移面连接,所述横拉面和前移面的上端伸出伸缩框的外侧。本发明的横拉机构集成于运载车上,无需额外设置横拉工位,节省厂房用地,可以减少30%以上的占地面积,避免了厂房浪费问题。

    一种揭放盖板装置、石墨化炉加工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17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15456.4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揭放盖板装置、石墨化炉加工系统及方法。所述揭放盖板装置包括放盖装置、第一输送线及揭盖装置;所述揭盖装置具有A端和B端,所述A端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B端上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放盖装置具有C端和D端,所述C端或C端和D端上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输送线将第二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相连;所述放盖装置和揭盖装置均包括有平台、抓取机构、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之间通过第一输送机相连,所述抓取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的旁侧。本发明能够实现高温盖板的自动化揭盖、运输、缓存、补料等工作,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了高温作业和物料氧化带来的风险。

    一种石墨化炉物料传热系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41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28910.5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化炉物料传热系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炉,所述测试炉内设有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填充炭黑,所述中层内设有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位于外筒内部,且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间隔形成用于放置待测物料的测温区;所述内筒内部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底部设有电极,所述电极穿出下层并位于测试炉的底部外侧;所述测试炉上呈圆周布设有一个通孔红外和多个测温热电偶和/或盲孔红外,所述通孔红外、多个测温热电偶和盲孔红外可拆卸安装在中层的同一个圆周上,所述通孔红外、多个测温热电偶和盲孔红外径向延伸至所述测温区中,且各自的延伸长度不同。本发明用于测试石墨化炉物料在0~2800℃的传热系数。

    一种石墨化用吸卸料天车

    公开(公告)号:CN222812173U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21495042.2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墨化用吸卸料天车。所述石墨化用吸卸料天车包括沿X方向位移的第一桥架、设于所述第一桥架并沿Y方向位移的第二桥架、置于第一桥架旁侧的第一料仓、置于第二桥架上的第二料仓和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位于第二料仓的旁侧,所述第二料仓的X方向的两侧均连接有吸料管,所述除尘器的底部连接有卸料管,所述第二料仓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卸料管连通,所述卸料管与除尘器之间连接有收尘管,所述第一料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卸料管的底部与所述进料口适配。本实用新型集成X、Y方向的移动桥架,并在桥架上集成两个吸料管,使设备空间更加紧凑,减少作业所占空间。

    一种石墨化炉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688802U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21463589.4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墨化炉。所述石墨化炉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内拼接的多个碳板,所述碳板的一端设有插头,另一端设有第一插槽,所述插头在碳板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形成燕尾槽,所述碳板形成所述第一插槽的两侧边为与所述燕尾槽适配的卡接边,两所述碳板的插头对接,该两碳板的同一侧的燕尾槽同时与另一个碳板的卡接边插接,每四个所述碳板围合形成菱形单元,多个所述菱形单元拼接形成料箱,每个所述菱形单元内部设有产品料。本实用新型多个料箱拼接后再石墨化炉内呈菱形状,使电流方向与料箱对角线方向垂直,热源集中且电流能流经所有侧板,能解决箱式炉内发热不均匀、产品品质低于坩埚炉的问题。

    一种横拉机构和锂电负极材料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222418617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1182439.6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拉机构和锂电负极材料生产线。所述横拉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上并能沿第一底座长度方向X伸缩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动力输出端上连接有伸缩框,所述伸缩框内铰接有一个挂钩,所述伸缩框远离伸缩件的一侧为挡板,所述挂钩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挡板适配的第一限位面,所述挂钩的另一侧设有横拉面,所述横拉面与第一限位面之间通过前移面连接,所述横拉面和前移面的上端伸出伸缩框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横拉机构集成于运载车上,无需额外设置横拉工位,节省厂房用地,可以减少30%以上的占地面积,避免了厂房浪费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