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89891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63360.4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轻载、低速锻钢齿轮断齿堆焊修复用特种焊条,其药皮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wt%):大理石50-55,白土子4-6,萤石25-30,石英1-3,中碳铬铁1-3,钛铁1-3,高碳锰铁1-3,硅铁1-3,三氧化二镧1-3,金属镍1-3。焊芯为H08A钢焊丝。本发明的焊条可以焊前免预热和焊后免热处理对轻载、低速锻钢齿轮进行堆焊修复,堆焊金属具有较高的抗开裂性能,现场使用非常方便。修复后的轻载、低速齿轮表面硬度范围为HBS200~280,且使用寿命是原齿轮的3倍。
-
公开(公告)号:CN102198574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135779.4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23K35/365 , B23K35/40
Abstract: 一种冷作模具堆焊修复及再制造用特种焊条,其药皮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wt%:钛白粉1-3,大理石25-35,萤石15-20,石英3-5,白土子2-4,高碳铬铁10-14,高碳锰铁2-4,硅铁2-4,钛铁6-9,钼铁2-4,铈氧化物4-8,金属镍2-4,钒铁2-4,石墨5-7;其焊芯为H08A钢焊丝。采用本发明的焊条可以对冷作模具进行堆焊修复及再制造,堆焊金属具有较高的抗开裂性能,现场使用非常方便。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冷作模具表面硬度范围为HRC58-62。修复后的冷作模具提高使用寿命是原冷作模具的3~4倍。
-
公开(公告)号:CN101077988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710062247.6
申请日:2007-06-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C10M125/02 , C09C1/46 , C09C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膨胀石墨润滑油添加剂的方法。其制备工艺是:(1)膨胀石墨蠕虫的制备;(2)膨胀石墨粉体的制备;(3)采用膨胀石墨粉体为原材料,在高能球磨机中进行非平衡研磨,球磨时的研磨体为GCr15轴承钢钢球,钢球与膨胀石墨的质量比为4∶1~10∶1,球磨机的转速为100~160转/分,球磨时间为30~100小时;为防止球磨期间膨胀石墨发生凝结,选用乙醇作为球磨介质;(4)润滑剂配制:在SJ 15W-40型昆仑润滑油中添加以质量分数计为2-7%的纳米膨胀石墨润滑添加剂粉体,调配成润滑剂。该添加剂材料添加在润滑油中,在较宽的温度范围表现出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能够有效延缓摩擦副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126124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83785.X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23P19/02
Abstract: 一种装配关节轴承的滚铆固定装置,其主要是:上部可与铆压机相连的铆压头下部设有两个相对的叉爪,在该叉爪下部的叉口内设有一根横轴,该横轴下面设有轴压盖,在上述两叉爪之间的横轴上分别套有两个与叉爪相邻的铆压滚,这两铆压滚的中心通孔与横轴之间设有滚针,这两铆压滚的工作面夹角与关节轴承外圈上的V型槽相关,在上述横轴上套有与铆压滚相邻的单向推力轴承,在两单向推力轴承之间的横轴上套有定位环,在上述两叉爪之外的横轴上设有螺母。另在工作台上设有与轴承座对应并与铆压头同轴的上开口槽孔。本发明既能保证关节轴承轴向固定并满足推出力要求,又能保证关节轴承启动力矩和游隙满足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118212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710062555.9
申请日:2007-08-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加速超硬涂层零件滚动接触疲劳失效的实验方法,其特征是:a.加速疲劳添加剂的制备;b.超硬涂层加速疲劳试件的制备;c.将超硬涂层加速疲劳试件置于超硬涂层滚动接触疲劳实验机中,使用纯净润滑油为润滑介质,进行常规疲劳实验,直至超硬涂层加速疲劳试件产生滚动接触疲劳失效。本发明利用超硬微粒在接触区表面制造原始微裂纹,并对相对滚滑表层材料缺陷产生诱发扩展作用,有效缩短了超硬涂层试件从无裂纹到裂纹萌生的时间,从而节省了评价超硬涂层试件滚动接触疲劳性能评价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363770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810079553.5
申请日:2008-10-0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M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升机主旋翼球铰轴承疲劳试验机,其特征是:中央立柱(16)上固联着第一滚动导轨(26)和第二滚动导轨(29),在第一滚动导轨(26)上固联第一支承套(25),在第二滚动导轨(29)上固联第二支承套(30),第一支承套(25)、第二支承套(30)共同支承旋翼主轴(3),主旋翼自动倾斜器球铰轴承内环(24)的内孔与旋翼主轴(3)的外圆柱面相配合;主旋翼自动倾斜器球铰轴承内环(24)与主旋翼自动倾斜器球铰轴承外环(23)套装在一起,两者之间构成一个球面副。该发明能准确模拟主旋翼自动倾斜器球铰轴承的温度、载荷等真实工况条件,能够准确模拟主旋翼自动倾斜器球铰轴承的速度、加速度等真实运动,同时具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操作维修方便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25284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10075041.6
申请日:2009-07-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轴承承受过载冲击后摩擦学性能的实验机,可在不同冲击惯量、不同转速、不同环境温度、不同润滑介质下检测轴承承受过载冲击后的摩擦学性能。该发明包括传动装置、加载装置、检测装置、实验腔装置和控制装置。传动装置由变频调速电机、大皮带轮、小皮带轮和传动轴组成。加载装置由液压系统、砝码和杠杆装置组成。检测装置由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数值模拟转换器和工控计算机组成。实验腔装置由实验腔、圆柱形扣合式高温炉、轴承试样、垫块和陪试轴承组成。通过调节变频调速电机的转速和圆柱形扣合式高温炉的温度来模拟不同的工况,通过加载装置对轴承进行过载冲击,通过检测装置测试轴承的摩擦学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363787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079552.0
申请日:2008-10-0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速重载纤维编织复合物自润滑衬垫性能试验机。其特征是:密闭箱体(14)箱体壁上通过轴承安装转轴(37),转轴(37)的中部固联一个带有内孔的外球体(35),与外球体(35)相配合的是第一纤维编织复合物自润滑衬垫(12)和第二纤维编织复合物自润滑衬垫(15),转轴(37)的轴端通过联轴器(28)与扭矩仪(29)连接,扭矩仪(29)通过联轴器(30)与减速器(31)连接,减速器(31)通过联轴器(32)与伺服电机(33)的输出轴连接。该发明能模拟低速重载纤维编织复合物自润滑衬垫的真实工况条件,进行低速重载纤维编织复合物自润滑衬垫的摩擦磨损机理试验、磨损疲劳试验和性能优化试验,能够实时监测纤维编织复合物自润滑衬垫的磨损状况和摩擦力的变化。同时还具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447550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10012442.3
申请日:2006-03-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升机旋翼自动倾斜器关节轴承外摆式疲劳试验机。其特征是:它有一个与机架(3)固定在一起的套筒(8),其上固联着自动倾斜器关节轴承的内圈(9),环形框架(11)与自动倾斜器关节轴承的外圈(10)固联,环形框架(11)通过四个球铰与四个加载液压缸(1,2,16,17)的活塞杆相连,加载液压缸(1,2,16,17)的缸体分别通过四个球铰与机架(3)相连;环形框架(11)通过三个球铰连接着三个连杆(4,15,18),三个连杆(4,15,18)分别通过三个球铰与三个带有滚珠螺母的滑块(5,14,19)相连,三个带有滚珠螺母的滑块(5,14,19)与固定在机架(3)上的三个伺服电机(7,12,21)相连接的三个滚珠丝杠(6,13,20)相啮合。本发明不仅能模拟自动倾斜器关节轴承在飞行过程中真实的受力与运动状况,代替疲劳试验中的直升机旋翼,而且能够大大地减少直升机旋翼自动倾斜器关节轴承疲劳试验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50042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1485784.6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钻削动力头,属于钻削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立柱、主轴箱、摆转机构、用于安装钻头的主轴、蜗轮、蜗杆、用于驱动主轴沿其轴线方向直线移动的主轴直线进给机构及用于驱动主轴旋转的主轴旋转驱动机构,主轴箱设置在立柱上方且通过旋转轴与立柱旋转连接;摆转机构用于驱动主轴箱绕旋转轴90度摆转并锁紧;蜗轮用于驱动主轴旋转进行钻进,蜗轮套设在主轴外侧且与固设在旋转轴上的蜗杆啮合,蜗杆与旋转轴共轴线,沿主轴的轴线方向,主轴与蜗轮滑动配合。本发明提供的双向钻削动力头,适用于武装战车内部狭小空间中钻削水平向和铅垂向两个方向定位销孔的需求,操作简单,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