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管、换热器、以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5585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415724.3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和空调器,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管体的内侧壁上可使冷媒在其顶点处产生换热气泡的锥形槽,所述锥形槽上远离所述管体入口的一条边与所述管体的入口至出口方向垂直,以形成可方便所述气泡汇入所述冷媒中的斜坡面。旨在提高管体内气泡与管体之间的脱离的频率,提高气泡对周围流体的扰流效果。

    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60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36462.1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及空调机组。换热器还包括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设置于所述水室内,且所述隔板组件将所述水室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组件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能够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通过设置隔板组件将水室进行分隔成两个腔室(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并且可以控制两个腔室是否连通,从而控制换热器中的水侧的流程数,使得换热器可以根据进出水温差和/或水流量的变化进行流程数的调节,保证机组对进出水温测量更精准,保证机组高效、可靠运行。

    换热管及空调器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783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81089.0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及空调器。该换热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上的翅片。在翅片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第一切口的深度大于第二切口的深度,第一切口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翅片的周向方向呈正角度设置,第二切口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翅片的周向方向呈负角度设置。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弱翅片间液体“搭桥”现象,使更多的液体能够随着相邻翅片间的下滴冷凝液流动,从而进一步减小冷凝液滞留区,进一步减小滞留角,增加蒸汽与管体的传热面积,从而增强冷凝传热效率。

    空调换热器和空调器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0394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501268.9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换热器和空调器,空调换热器,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冷凝管,冷凝管包括:管体(1),具有流通与冷媒换热的介质的管腔;以及换热部(2),沿管体(1)的径向由管体(1)的外壁朝外延伸,换热部(2)包括位于管体(1)的上部的多个第一换热部件(21)和位于管体(1)的下部的多个第二换热部件(22),相邻两个第一换热部件(21)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第二换热部件(22)的间距。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管体的上部的第一换热部件的排布密度大于管体的下部第二换热部件的排布密度,有利于避免冷凝的冷媒粘着在第二换热部件之间,加速冷凝的冷媒的排出速度,减小液态冷媒在换热管表面堆积厚度。

    换热管、换热管清洗模块、换热装置及高温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617704U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21283265.2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管清洗模块、换热装置及高温热泵系统,该换热管包括第一管体和换热结构,第一管体的内部具有第一流体通道;多个换热结构沿第一管体的周向依次设置,每个换热结构与第一管体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换热结构上具有多个镂空部,镂空部与其对应的第二流体通道连通。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能通过多个换热结构与第一管体外壁围合形成多个较为封闭的第二流体通道,可以对第一管体向外散发的热量实现截留,增加热量及换热工质在第二流体通道中的时间,从而提升换热工质与第一管体外壁及换热结构的换热接触时间。在换热结构上设置镂空部,可以便于换热工质进出第二流体通道,与第一管体外壁及换热结构实现强化换热。

    一种换热管翅片、换热管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12567061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1038335.X

    申请日:2020-06-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管翅片、换热管及空调,属于换热管技术领域。换热管翅片包括弯曲形状的主翅片和副翅片,主翅片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副翅片;当主翅片的正面和背面设有副翅片时,主翅片两侧的副翅片交错设置;换热管包括管体和多个换热管翅片,主翅片与管体连接,多个换热管翅片均布于管体外壁上,沿管体轴向相邻的两个换热管翅片间形成空穴且该空穴通过副翅片分隔为在管体径向上连通的至少两个子空穴,上述空调则采用上述换热管。该换热管翅片有利于气泡的形成、生长以及逸出,且与制冷剂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换热效果更好,该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更高,该空调的能效更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换热器和制冷系统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301057U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20245072.7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和制冷系统。换热器包括:壳体,具有气态工质进口和液态工质出口;去过热组件,位于壳体内,包括分隔壁、折流板和第一换热管,分隔壁被配置为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去过热腔和通过分隔壁上的通气孔与去过热腔连通的冷凝腔,气态工质进口与去过热腔连通,液态工质出口与冷凝腔连通,折流板设置于去过热腔内,被配置为在去过热腔内形成折流流道,折流流道的入口端与气态工质进口连通,冷凝腔与折流流道的出口端连通,第一换热管包括位于去过热腔内以冷却去过热腔内的气态工质的去过热管段,至少部分去过热管段位于折流流道内;和第二换热管,位于冷凝腔内,被配置为将从去过热腔进入冷凝腔的气态工质冷凝为液态工质。

    一种换热翅片结构、换热管及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8723448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944184.X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翅片结构、换热管及换热器,涉及换热器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换热翅片的冷凝传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换热翅片结构包括主翅片以及形成于主翅片侧面的多重阶梯状副翅结构,多重阶梯状副翅结构能够在刺破冷凝液膜的同时增加冷凝液膜的表面张力,加速冷凝液向换热翅片的翅根方向流动。本实用新型通过主翅片侧面的多重阶梯状副翅结构的设计,对冷凝液膜的厚度进行多重减薄,多重的阶梯状设置实现了曲率半径的多重调整和改变,增加了冷凝液膜的表面张力,促进冷凝液膜的迅速排走,设置该换热翅片结构提高了换热管和换热器的冷凝传热效率。

    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723447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847884.7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换热管包括管体;至少两个螺旋肋片,所有所述螺旋肋片均设置于所述管体上,且相邻两个所述螺旋肋片之间形成第一螺旋流道;所述螺旋肋片上开设有多个凹槽,且相邻两个所述螺旋肋片中的凹槽对应连通形成第二螺旋流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利用第一螺旋流道和第二螺旋流道可以使流经管体的流体进行旋转流动,并且第一螺旋流道和第二螺旋流道的流动方向不同,部分流体通过凹槽进行串流,即发生扰流二次流,从而进一步增强紊流程度,可以有效的增加扰动、紊流程度,可以使流体进行多维度、全流场流动,边界层进一步得到全方位破坏、粉碎,使换热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冰水分离结构及动态制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911746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2331541.X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冰水分离结构及动态制冰装置,冰水分离结构包括水箱、以及设置于所述水箱上用于使过冷水转化为冰水混合物的制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制冰装置连接的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由过滤网构成的传送带,用于对所述制冰装置产生的冰水混合物进行冰水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能够有效地将冰水分离,防止冻管现象,无需频繁起停,运行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