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812598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180015567.0

    申请日:2011-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H01R4/20 H01R13/5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压接触头的电缆的连接结构,即使潮气存在于电缆连接单元上,它也通过防止潮气穿透直到电缆的导体,消除了电缆的导体中腐蚀的问题。在分别放置在压接端子(10)的导体压接区(14)和护套挤压区(15)中的电缆(W)末端处的导体部(Wa)和绝缘护套部(Wb)受到压接之前,从而覆盖区(30,40)覆盖和屏蔽电缆的末端的上表面,包括至少电缆(W)的导体(Wa)的可能暴露到外部的部分,该覆盖区由与导体(Wa)接触的内侧表面上形成有不透水层(32)的吸水树脂层(31)形成。导体压接凸缘(22)和护套压接凸缘(24)从上方压接,而导体(Wa)的暴露部分受到覆盖,并且从而保持覆盖区域(30,40)。

    连接器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83094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80061499.1

    申请日:2011-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使连接器小型化,并且在不引起构成部分的数量或制造过程的数量的增加的情况下,能够用等于或小于由杠杆连接器所需的插入力进行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配合连接。阳连接器壳体(10)具有:第一突起(14),当阳连接器壳体(10)安置在阳连接器壳体(10)开始配合到阴连接器壳体(20)中的位置处时,该第一突起(14)的前端向后突出到阴连接器壳体(20)的后端(20b)之外;以及第一凹部(15),该第一凹部(15)形成在第一突起(14)的前端(14a)中,使得另一杆形构件的顶端能够插入;其中,阴连接器壳体(20)具有:第二突起(23),该第二突起(23)设置成以便与第一突起(14)的前端(14a)相对;以及第一接触面(24),顶端插入到第一凹部(15)中的杆形构件的中间部分的外表面能够接触该第一接触面(24)。杆形构件用作用于使阳连接器壳体(10)和阴连接器壳体(20)进入配合连接的杠杆。

    压接端子及压接端子对电线的压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82306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80015568.5

    申请日:2011-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压接端子,通过防止湿气穿过电线的导体进入,即使在电线连接部分上存在湿气,它也能消除了电线的导体中的侵蚀问题。该压接端子(10)的电线连接部分(12)包括与电线连接部分(11)的前部区域的基板部分连续的下面板(14),和上面板(15),该上面板延伸超过下面板(14)的末端,并可通过在它们之间的连结部处向上和向前弯折而定位在下面板(14)上方。该上面板(15)和下面板(14)形成截面形态,使得当所述上面板(15)和下面板14)放置和结合在一起时,在其中形成内部空间,以容纳电线(W)的末端部分,并且还使得当通过从垂直方向接收压接力而压缩并密封该内部时,压接电线的末端部分。而且,电线插入孔(17)设置在下面板(14)和上面板(15)之间的连结部(16)中,以允许电线(W)的末端部分插入到所述下面板(14)和上面板(15)之间。

    电连接器的壳体
    35.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2825433S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30387425.9

    申请日:2013-08-13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电连接器的壳体。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作为与在安装于车辆的装置上所设置的阳连接器壳体相配合的阴连接器的壳体。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整体及局部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用于电连接器的壳体
    36.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2542630S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30060678.5

    申请日:2013-03-12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用于电连接器的壳体。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是阴连接器的壳体,用于与设置在车载装置上的阳连接器壳体相配合。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整体形状和构造。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立体图1。5.指定基本设计:设计1。

Patent Agency Ranking